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贵刊 2 0 0 1年第 6期初中教学园地栏目刊登许亮老师“巧用雪碧瓶做物理实验”一文 ,文中介绍了以废旧雪碧瓶为器材来演示初中物理中的 6个演示实验 .实验器材易得 ,实验现象明显 .教师可在课堂上演示 ,学生也可在课外亲手操作 .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消除物理难学的心理障碍 ,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但该文在介绍用雪碧瓶演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关系”时说 :“小孔的位置越靠近瓶底 (即小孔的位置越低 ) ,水柱喷得越远 ,这一现象有力说明了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学生也会对此…  相似文献   

2.
种用雪碧瓶替代玻璃容器,能自制量筒,自制验电器,模拟潜水艇,还能做有关液体压强的许多演示实验。我们在教学中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且收到了理想的效果。一、“空气有质量”演示用1.25升的雪碧瓶做装空气的容器,把自行车的气门嘴嵌进打孔的橡皮塞上,然后盖紧瓶口,再用瓶上的铝盖打洞后套过气门嘴旋紧在瓶颈上。实  相似文献   

3.
2.用同样的方法将B瓶中蓝色水换成蓝色酒精进行演示,前面两次B瓶液体深度相同的情况下,记下玻璃管的深度进行比较。 3.液体传递压强的条件与原作者的相同。3 实验结论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深度增加液体压强增加,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相似文献   

4.
“瓶瓶罐罐做实验,拼拼凑凑搞研究。”中学物理教学中经常要自制一些实验器材,会用到各种各样的物品,其中尤以无色透明的雪碧瓶、饮料瓶、洗手液瓶等备受青睐,现将笔者的些许体会整理如下:1取材方便,容易加工雪碧瓶质地柔软,可以随心所欲地用剪刀截取所需的部分。此外制作雪碧瓶的材料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遇热会收缩。利用这些特点可以很好地将两个雪碧瓶套在一起,笔者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装置:取两个相同的雪碧瓶从中央拦腰截断,找一个外径略比雪碧瓶小的玻璃瓶,往其中灌入热水,将其中一个雪碧瓶套在玻璃瓶外面,使其内径的不同部位沿着…  相似文献   

5.
每做一个实验,同学们可能会想:这个实验为什么这样做?不这样做为什么不行?怎样正确选择器材等问题.要想弄清这些问题,就必须了解实验的意图和设计思想这个核心.实验的设计包括器材的选择、操作步骤安排、数据的记录和处理等.“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是如何设计的呢?首先,我们观察如课本P119图10-9和图10-10所示的演示实验,知道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于是我们猜测: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总质量、种类(密度)及方向有关.从而确定了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液体的压强与上述因素是否…  相似文献   

6.
简易电视机     
材料:长方形盒子、雪碧瓶、旧图书等。方法:①将雪碧瓶横放,贴上从旧图书上剪下的图画。②在长方形盒子的一面挖出一个长方形的孔(大小与雪碧瓶上的画面匹配),做电视屏幕,再在盒子的一端挖一个小圆孔。③把雪碧瓶装入盒内,瓶口从小圆孔中露出。手拿瓶口转动,“电视屏幕”上便会出现有变化的图画。  相似文献   

7.
初二物理教材中,在讲液体压强的应用时,都是从如何防止液压对人类生产实践造成危害方面讲解。我在教学中补充了利用液体压强来打捞沉船的实验,从积极方面引导学生应用物理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液体压强公式p=pgh可知,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水中,当深度足够深时,液体产生的压强是很大的。如果将这个压强作用于某一面积上时,它将产生一个很大的压力:F=pS。根据这个道理,可以利用液体的压强来提升重物,例如用来打捞沉船。  相似文献   

8.
初二物理教科书第十章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是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传统做法需要用铁架台固定微小压强计,通过压强计金属盒方向和深度的改变来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密度及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的关系。该实验在操作上存在一些不便之处:首先是微小压强计需要用铁架  相似文献   

9.
初二学生在学习液体压强的知识时,对公式p=ρgh理解往往有困难,教学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计制作了两个土实验,效果较好。实验一这一实验主要说明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深度有关,而跟液体的重量和体积无关。它可以代替帕斯卡在1648年做过的木桶被水压裂的著名实验。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培养学生活动探究、分析归纳能力为基点,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习物理.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和探究式学习模式,首先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活中液体压强与固体压强的现象相类比,结合实验验证,使学生确信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再根据液体具有流动性的特点,结合游泳时的身体体验说明液体内部各个方向上都有压强;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明确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引导学生利用理想模型法推导出液体压强的公式;最后引导学生将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公式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活化了知识.  相似文献   

11.
1目标要求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认识液体内部有压强。(2)认识液体内部在同一深度上各方向压强的关系。(3)认识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自己动手实验,知道实验是研究问题的方法之一。(2)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的能力。(3)感受探究实验的思维程序和控制变量法的实验设计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实验。(2)激发学习兴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内容分析重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难点: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  相似文献   

12.
我采取下列措施 ,对钠与水反应实验进行了改进。1 在橡胶塞上打一个小孔 ,插一根尖嘴导管和一根大头针。用其塞紧装满液体的塑料瓶 ,倒置时 ,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 ,瓶中的液体不会流出。当橡胶塞上大头针扎有金属钠时 ,反应产生的气体可将瓶中液体压出。此法基本不存在生成的气体体积、压强与塑料瓶的容积、复原压强的估算矛盾 ,不需挤瘪塑料瓶 ,瓶子中液体的量可准确控制。将压出的液体直接注入量筒中 ,还可定量计算出氢气体积、金属钠的质量。图 12 瓶内尖嘴细导管伸出橡胶塞约 1cm。胶塞上固定的大头针伸出约 0 5cm ,使扎起的金属…  相似文献   

13.
初中《物理》第一册第107页图5-17所示的演示实验,若圆筒放置的高度不合适,则会出现上面开孔喷出的水反而比下孔喷的更远些(详见《天津教育》1983年第二期“怎样做好液体对侧壁压强的演示实验”一文),从而影响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规律的总结.为此,我对这一实验做了  相似文献   

14.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物理实验是学习、研究物理学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 ,通过实验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 ,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 ,教师如果始终用实验室内的规范器材进行实验 ,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实验依赖心理 ,即只有老师提供器材才能做实验 ,否则就不能做实验 ,使学生疏远了物理实验 ,降低了学习兴趣 ,产生了物理难学的心理障碍 .若在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用生活中常见、便宜的器材 (或废物 )做实验 ,研究物理问题 ,就会使学生倍感亲切 ,这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从而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生活中能用来做物理实验的材料很多 ,本文介绍几例巧用雪碧瓶做物理实验 .一、演示“静止的物体有惯性”取一只空雪碧瓶 ,截去上部并装入适量的水 ,然后盖上一块硬纸板 ,将鸡蛋放在硬纸板上 (如图 1所示 ) ,让一名学生用手指突然弹击硬纸板 ,在紧张的气氛中学生们观察到鸡蛋并没有随硬纸板一起飞去 ,而是安然的落入杯中 ,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静止的物体有惯性 .图 1        图 2 二、演示“压强与压力的关系”让学生向雪碧瓶中装入少量的水放在一块海绵上 ,立刻看到海绵凹陷...  相似文献   

15.
问题在演示液体的侧压强时,往往用如图1所示的圆柱形水筒,让水从距水面深度不同的三个小孔A、B、C喷出,用三条形状不同的水流说明深度与压强的关系.孔C处距水面深度最大,喷出的水流最急,说明压强最大;孔B处则次之,而孔A处则距水面深度最小,喷出的水流很快下落,说明压强最小.我们还看到,从深度不同的三个小孔中喷出的水,在水平方向的射程不同.深度大,喷得远;深度小,喷得近.那么侧压强的大小是否可以用喷射的远近来表示呢?  相似文献   

16.
考点复习·1 由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可知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只跟和有关 ,跟液体的重力和盛液体的容器形状.2 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于空气 (选填“适用”或“不适用”) .3 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 ,将压强计的放入水中 ,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是否出现便可判断水内部是否存在压强 ;如果压强越大 ,U形管两边液面的也越大 ;保持压强计的所在深度不变 ,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任何侧面 ,这样做的目的是            .4 三个容器的底面积之比是 1∶2∶3 ,容器里装有同种液体 ,如果各容器底面所受的压力相等 ,则容器内液体…  相似文献   

17.
张青岷 《物理教师》2005,26(11):7-37
在初二物理的“液体内部压强”教学中,使用液体内部压强演示器做好演示实验,对引入液体内部压强的概念,揭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进而导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测量液体的内部压强实验,也是初二学生分组实验之一.笔者认为,现在  相似文献   

18.
贵刊 2 0 0 1年第 6期“巧用雪碧瓶做物理实验”一文 ,介绍了用雪碧瓶演示“浮力产生的原因”这一传统实验 ,由于该实验取材方便 ,简单易做 ,因此长期在初中物理教学和小学自然教学中广为应用 .该实验的方法与常见分析是 :“取一个瓶口内径略小于乒乓球直径的雪碧瓶 ,去掉其底部 ,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处 ,然后向瓶里注水 ,会发现水从瓶口流出 ,乒乓球不上浮 ,这是由于乒乓球与瓶口接触不严密 ,并且因为乒乓球直径略大于瓶口的内径 ,所以乒乓球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 ,而下表面基本没有受到水的压力 ,因而乒乓球不上浮图 1(如图 1甲所示 ) ;…  相似文献   

19.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中某一点的压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p液=ρ液gh,是密度为ρ液、深度为h的液体产生的压强;后者是液体表面所受的压强与液体产生的压强之和.在"液体的压强"和"浮力"的教学中,我发现有的教学参考书对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20.
用量筒和自制的长柄铁皮托板、变向探头盒、简易压强计组装而成的液体内部压强实验装置,可代替2113液体内部压强实验器、2114微小压强计或2185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实验器做初中物理“液体内部的压强”内容的三个实验。能降低实验成本、节省经费,还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对本装置的制作、组装和使用方法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