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美素养是儿童基本素养的核心构成部分。英语儿童文学具有丰富审美内涵,其教学是儿童审美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儿童文学的审美多元化与丰富性,儿童文学作品的独特审美过程决定了英语儿童文学教学在儿童审美素养培养中的独特性。其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措施让学生参与审美实践,唤起审美期待,提升审美境界,从而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大众传媒时代的儿童文学进行了考察和分析。一方面,儿童文学面临着大众传媒对儿童和文学的双重消解。另一方面,社会生活方式,儿童审美趣味和心理特征,以及阅读媒介的种种改变,也为儿童文学的发展和提升造就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3.
游戏精神:儿童文学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天性喜爱游戏,游戏精神与儿童文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游戏精神作为儿童文学的一项重要审美内容,是形成儿童审美态度的一个重要来源。快乐欢愉、自由恣意、趣味幻想是游戏精神的突出表现,它们相互融合,尽展着儿童文学独特的艺术魅力。探讨游戏精神的审美特征,对于培养儿童的审美趣味与审美情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儿童文学是根据儿童心理以及智力的发展,为提高儿童心理特征以及审美需要而专门编写的为儿童所接受且适合他们阅读的一种文学作品。以儿童的角度来看,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文学作品能提高他们的想象力,而想象力丰富在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儿童为什么要阅读儿童文学?首先,它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文学”。儿童文学是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理解能力和审美需要而创作的文学。儿童文学独立于成人文学之外,从本质上是因为它将儿童当作首要的读者对象,对儿童文学的儿童中心、儿童本位立场,儿童文学作家们都有明确的认同并反映于  相似文献   

6.
儿童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对特定时代儿童世界的展现去反映无法穷尽的现实儿童世界的本质,儿童的共时性、超时代性、无限性就在具体的时代性、有限性之中得以实现。作家对儿童世界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描写受到儿童感性世界的无限性、作家创作的理性规范以及多样统一的艺术手法的制约。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必须在儿童世界的有限与无限二者的交叉点上发射象征性儿童生存方式的光彩,才能显现儿童文学特有的美,才能提升儿童读者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灵活多样。儿童文学作为儿童阅读的主要精神食粮,它与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有着天然的联系。首先,掌握儿童文学的语言符号,可提升儿童认知分析能力;其次,感受儿童文学的文学形象,可提高儿童的审美鉴赏能力;再次,把握儿童文学的文学蕴含,可发展儿童的联想扩展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灵活多样。儿童文学作为儿童阅读的主要精神食粮,它与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有着天然的联系。首先,掌握儿童文学的语言符号,可提升儿童认知分析能力;其次,感受儿童文学的文学形象,可提高儿童的审美鉴赏能力;再次,把握儿童文学的文学蕴含,可发展儿童的联想扩展能力。  相似文献   

9.
图画书以其简洁的文字和明快的画面成为儿童喜爱的读物.经典的绘本以其独到的眼光从儿童的日常生活中选取材料,遵循儿童文学特有的美学原则,为我们展现出一个充满智慧、幽默和诗意的世界.从审美的高度解读经典图画书,体味图画书中隽永而悠长的魅力,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从而完善学生个体审美框架.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灵活多样。儿童文学作为儿童阅读的主要精神食粮,它与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有着天然的联系。首先,掌握儿童文学的语言符号,可提升儿童认知分析能力;其次,感受儿童文学的文学形象,可提高儿童的审美鉴赏能力;再次,把握儿童文学的文学蕴含,可发展儿童的联想扩展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将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割裂开来,这种思想是极其错误的。其实,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联系。儿童文学一般指为儿童创作的,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审美要求和阅读欣赏水平,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文  相似文献   

12.
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儿童文学的读者是儿童,译者要考虑儿童的心理、认知、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特点。接受美学重视读者,把读者的接受放在首要地位。文章根据儿童文学的特点和要求,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儿童文学翻译的方法和技巧,以期引起广大翻译者的关注,从而促进儿童文学翻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儿童本位论"是周作人儿童文学理论的核心,也是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所拥有的共同内核。圣·埃克苏佩利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小王子》,从成人与儿童关系的角度审视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和创作观,从感性体验的标准重新评估儿童审美能力,在成人的世界呼唤儿童精神的回归,是一部真正立于儿童生命空间的儿童文学,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普遍欢迎和广泛赞叹。  相似文献   

14.
论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儿童文学发现与发生的源头高度,提出“以善为美”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深入论证儿童文学审美创造形态的基本构成,以及儿童文学艺术真实的特殊性与实践个性,强调21世纪儿童文学坚守“以善为美”的美学品质的普世价值与当代意义。与成人文学的艺术真实强调作家的主观认识和客观真实世界的一致性不同,儿童文学的艺术真实强调的是作家的主观认识与儿童世界的一致性,即作家所创造出来的具体人物的关系和行动是否与儿童的思维特征、心理图式相一致,追求一种儿童幻想世界的艺术真实。  相似文献   

15.
在文学艺术领域,最为儿童所喜闻乐见,富有儿童情趣.能培养儿童语言与思维发展,适应儿童审美与创造需要,丰富儿童精神世界的文体,就是儿童文学.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当代儿童文学的翻译具有指导意义,尤其是在处理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因素时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儿童文学和儿童教育密不可分,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利于儿童,也有利于帮助教师理解儿童心理,更新教育观念,得到有力的教育方法。儿童文学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需求编写的,专门为了儿童,为他们编写和创作属于他们的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作品所对应的读者是8——14岁的儿童,小学教育阶段的儿童也是8——14岁的儿童,他们所对应的人群是一样的,所以儿童文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儿童文学在儿童素质教育中能够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儿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心理,表达儿童的情感和愿望,具有儿童乐于体验、能够接受的审美情趣;儿童文学有较强的阶段性和针对性,能激发儿童的兴趣,满足不同年龄儿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儿童文学的张力,反映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儿童文学的重要功能性特征,是作品的审美与情感的来源与载体,是检验作品优劣的尺度。  相似文献   

19.
从儿童文学发现与发生的源头高度,提出“以善为美”是儿童文学的基拳美学特征,深入论证儿童文学审美创造形态的基本构成,以及儿童文学艺术真实的特殊性与实践个性,强调21世纪儿童文学坚守“以善为美”的美学品质的普世价值与当代意义。与成人文学的艺术真实强调作家的主观认识和客观真实世界的一致性不同,儿童文学的艺术真实强调的是作家的主观认识与儿童世界的一致性,即作家所创造出来的具体人物的关系和行动是否与儿童的思维特征、心理图式相一致,追求一种儿童幻想世界的艺术真实。  相似文献   

20.
儿童文学翻译的目标读者是儿童,译者应该用有别于成人心理的童心去鉴赏和体会原作,然后根据儿童心理、认知和审美等特点以及儿童读者的期待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