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多年的声乐学习和声乐教学中,笔者发现声乐其实是一门“中庸”艺术.所谓“中庸”就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声乐学习中“度”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无过而无不及”,要恰到好处地把握.常见的许多声乐问题都是“度”的把握不好引起的.本文就声乐学习中的呼吸、打开喉咙、歌唱共鸣等方面来探讨声乐学习的“中庸之道”. 一、声乐学习中的气息问题.  相似文献   

2.
“导”与“学”是现代远程教育中最为关键的两大行为因素,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是“导”:即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媒体和学习手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引导、辅导和服务.学生的行为表现为“学”:具有自我选择和极大的灵活性.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学要求以及方便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来设计数学课程导学;运用远程教育技术实现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有效互动;在交互方式上采取灵活适宜的方式,在交互环境上建立平等和谐的氛围;建立严格制度对“导”和“学”的行为进行有效监控.这些都是实现“导”与“学”有效互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E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和创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E学习”具有三大优势:拓展性、自主性、交互性.E学习的研究,是基于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方式,探究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的深度融合.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应做到三点:开发丰富多样的“E学习”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创设开放自主的“E学习”平台,实施分层教学;实施多元化的“E学习”评价,关注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已成为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与教学质量的关健.因此,如何让“自主”与“合作”走进课堂成为我们共同探讨的课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我要学”的同时还要“我能学”;发挥集体优势,强调“独立学习”的同时注重“合作学习”:教师适时指导,最终达到“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5.
随着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的“要我学”变成现在的“我要学”,学习目标由过去的“学会”变成现在的“会学”,因为只有“会学”了,我们才能“学会”。1.会预习。预习是学习的开始。课前能否做好预习是能否听好课的先决条件。预习做好了,同学们就能带着问题和信心去听课,上课时就能主动听讲,认真思考,很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2.会听课。听课是学习过程“三大环节”中的中心环节,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听课。听课时,思路要始终跟着老师走,我们…  相似文献   

6.
1.设计理念.“教是为了不教”,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生本教育理论的核心理念是教学要为学生好学而设计,以生为本,就是依靠学生自学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的引导和组织的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易懂易学.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师课前的“点拨“引导”和学生课中的“合作”“交流”有效结合.如何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的学会学习呢?在  相似文献   

7.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模式应是以学生学习为主的学习模式,并以学生的学习活动模式主导课堂教与学的活动.“三线五环节”课堂教学活动模式,就是以学习活动模式为主进行课堂教与学活动的模式.它是指课堂学习过程中,教线、学线和问题线三条线同时进行.三线中“学线”是主线,“问题线”是核心,而“教线”是通过“问题线”作用于学生的“学线”,为“学线”服务的.其中的学线为:进入问题情境———自主探索研究———提炼交流发表———变式应用巩固———反思总结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些知识点非常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质的变化,笔者将这些知识点归纳为“学习拐点”.准确把握和处理“学习拐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突破点.在不同的知识模块中“学习拐点”的数量是不唯一的,其中“第一学习拐点”最值得讨论.小学四年级数学的知识体系可以大致分作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统计、数学广角四个模块.笔者就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这两个知识模块中的第一学习拐点内容及其产生原因,教学过程中解决第一学习拐点的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一方面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另一方面是教师教给学生求得这些知识的方法,使学生逐渐摆脱教师的搀扶,自己走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新课改也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构建一个有生机、有活力的开放的语文课堂,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了解“问题”的基本特点,了解“问题”和“课题”的联系和差别,学会准确地陈述课题。教学要求:1.分析“自读练习”中学习的问题,从中发现可作为典型的事例。2.阅读“研究性学习”的有关文章及其示范课题,收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若干实例,备用。3.印发讲课提纲:制作POW  相似文献   

11.
“教什么”和“怎么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问题.“教什么”指学生学习内容的确定,“怎么教”指用何种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学得好.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这两点展开.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学习是难点亦是重点,学习文言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高尚的品格.学好文言文要做到:扫清障碍,打牢基础,注重吟诵,增添情趣,提高兴趣,培养习惯,“文”“言”并重.让学生读懂“言”,理解“文”,体味“言”中中国文字的精髓,掌握“文”中深厚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学了英语单词及短语后 ,在运用过程中却感到很困难 ,现举例如下 :一、learn ,learnfrom ,learn……这三个词都与“学习”有关。Learn往往指通过学习、练习或由别人教授以获得知识或技能 ,侧重学习的成果 ,有“学会” ,“学到”的意思。在学习做具体的事情时也要用learn。如 :ThechildrenarelearningtospeakEnglish .这些孩子的正在学说英语。Thatbayislearningtojump .那个男孩正在学跳高。Somestudentsarelearningcomputers .一些学生正在学电脑。learnfrom意为“学习” ,“向……学习”。如 :WemustlearnfromcomradeLeiFeng .我…  相似文献   

14.
词语之间的辨析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汉语情态动词中,“能”和“会”表现得最为活跃,因而备受关注.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到“会”和“能”的时候,学生总是很容易混淆,老师也为将二者讲解清楚而大费脑筋.笔者结合所查资料及教学实际,对“会”与“能”做浅显的对比分析,希望能对学生学习汉语及教师教学起到一点儿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推行民众教育时,陶行知先生提出:民众教育的根本主义就是把知识扩散给大众.要把教育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荡涤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都得呼吸.把知识变成空气最好的办法就是运用“小先生制”.他还说:“小孩子是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可见,学生也可以做老师,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知识信息的交流.“小先生制”是陶行知普及教育方法的一个重大发展.推行“小先生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团结互助、“即知即传人”的思想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在“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不正需要“小先生”吗?可是又该如何具体实施呢?  相似文献   

16.
学习江泽民同志“7.1”讲话,一个常用词是“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思想和各项工作都要不断改变和进步.数学教育自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7.
“读”.这是学习书本知识的起码要求。首先要学会扫清阅读的文字障碍;其次,要学会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分析出课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掌握课文中的主要事实和原理。“思”。要学会科学地思维,掌握思维的结构、思维规律(包括辩证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如:三段论式、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归纳和演绎等.“问”.指讨论问题(包括问、议、争)。这是学习的一种方法,也是学习的一种良好习惯,它的基础是学习责任感。学问就是要问,要问个水落石出,以至“议论”“争论”达到弄清学问的目的.“练”.正确的认识路线是知行结合.在书本学习中“行”主要是指练习。学科不同,练习要求也不同:理科有运用基本原理、基本公式推理和运算练习;语文和外语有“听、说”练习;生物、地  相似文献   

18.
思维与方法是学习上的一对翅膀,方法科学,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碳和碳的化合物”这一单元内容杂散、零乱,如果学习方法不对头,则很容易步入“死记硬背”的泥潭.下面的“五抓”学习方法供同学们在学习本单元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微课”制作的几个方面,一是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制作“微课”.二是将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微课”教学中,突破难点.三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运用“微课”学习的效率. 当网络成为教学和学习的平台后,“微课”走进教学过程,我也将“微课”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实践证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是可以进行辅助教学的,并且可以让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与工作任务中解脱出来,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我将微课运用于学生的预习过程,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探索,我认为,“微课”运用在预习过程中有两大功效,一是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二是有利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微课”的制作和运用过程中,我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20.
殷钰 《华章》2012,(21)
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实践育人环节上却重视不够.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学生是学习实践、创造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该以“语文实践”取代“语文训练”,并强化“实践”和“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