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成性课程资源是课程实现中动态生成的、服务于课程的领域,具有动态生成性、主体依附性、价值内隐性等特点.探讨生成性课程资源,对于提升课程资源的品质、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促成课程的多元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一种德育课程,与智育、体育、美育等课程具有不同的建设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一种理论课程,与实践或活动课程具有不同的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公共必修课程,并且是一种国家课程,与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具有不同的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程定位要求按照课程规律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高职课程发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战后.按照课程取向的不同,国外高职课程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其间,涌现出的MEs课程、cBE课程、学习领域课程、工作本位课程等课程模式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理念,也逐步创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高职课程模式.比较国内外高职课程的发展现状,可以总结出经济发展阶段的引导性、课程理念的趋同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开放性等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4.
课程理论对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理论存在着西化、忽视课程政策的研究、远离课程实施者等问题,笔者认为应构建中国特色的课程理论;重视课程政策的研究;提升课程实施者的课程素质.  相似文献   

5.
德育课程由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组成.隐性德育课程具有情感陶冶、认识导向、行为规范等功能.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呈现出一种缺失的态势.高等学校构建隐性德育课程要从思想认识、物质环境、规章制度、精神文化和网络文化等方面入手,努力形成一个文化深厚、环境优美、关系融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6.
中世纪大学课程具有经典性、等级性、世俗性和形式性等特点.中世纪大学课程在价值取向、制度安排和课程教学方面为我国课程改革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双语教学对于培养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双语教学课程选择、课程规划、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采用等问题,并根据双语教学实践指出了双语课程学期安排、教学内容取舍、师生间交流、双语教师能力提高和责任感树立等对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课程资源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社区历史课程资源属于学生身边的历史,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课程资源,对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史兴趣的激发以及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形成具有特别的作用.社区历史课程资源可从博物馆、历史遗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和口传历史资料等方面进行开发并适时地进行教学应用.  相似文献   

9.
多元智力理论与研究型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桑青松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4):58-61,90
研究型课程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学力,注重提高学科研究能力.研究型课程具有探究性、创新性、自主性和综合性等特征,其基本目标包括能力、情意和知识等七个维度.多元智力理论倡导的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学习等内容引起教师角色、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赋予学校教育教学新的功能和价值取向.这些皆为研究型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汲取多元智力理论合理的内核,为研究型课程的设计和实施,特别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教学的形式和方法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改革方案是在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产生的,具有课程目标多元、螺旋型课程编制模式、课程实施与评价重视学生主动参与等特征,其中重视实践与学生创造性的开发和培养是课程改革方案的核心.对于我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体现在明确课程目标、丰富课程内涵、多元评价方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