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作能力是语言学习的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对蒙古族地区蒙语授课学生而言,运用汉语写作是一项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蒙语授课学生只有掌握汉语的字、词、语法、修辞并将它们转化成规范的书面写作的能力,汉语学习才是成功的。因此,重视蒙古族学生汉语写作训练,提高汉语书面表达能力,一方面是可以帮助学生在蒙古族汉考中拿到高分,另一方面能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工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就蒙古族地区蒙语授课学生汉语写作的现状、成因以及解决途径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双语教学计划及其成效 自从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根据蒙古族聚居程度和学生掌握本族语的水平不同,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中小学主要采用两种双语教学计划:一种是保持型,当地称作"蒙语授课,加授汉语",即在蒙古族聚居地区,按照民族成分的不同,中小学校分为蒙古族学校和汉族学校.在蒙古族中小学,懂得蒙古语的学生的各门课程都用蒙古语讲授,汉语只是作为一门课程,从小学一二年级开始教授,一直教到中学毕业.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地区的日语专业按照民族特性分为蒙古族班和汉族班,有的大学会分别采取蒙古语授课与汉语授课,有的大学一律采取汉语授课.无论哪儿种语言授课,在教学过程中,蒙古族学生和汉族学生表现出了不同的学习特点.本文以赤峰学院日语专业学生为对象,分为蒙古语为母语和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分别进行日语语音测试,来考察蒙古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对日语发音上存在的差异,主要从"发音的正确性"、"节奏的正确性"、"整体的印象"等三个方面做出整体评价.  相似文献   

4.
笔者通过调查,试图了解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学生在21世纪初汉语已经成为自己的第一语言,整个地区即将不存在实质上使用蒙古语言文字的人的情况下,对蒙古族文化教育所持的态度倾向.调查结果显示,蒙古族学校应加强加授蒙语文教育,以及蒙古族文化课程的设置.  相似文献   

5.
双语教学计划及其成效自从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根据蒙古族聚居程度和学生掌握本族语的水平不同,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中小学主要采用两种双语教学计划:一种是保持型,当地称作“蒙语授课,加授汉语”,即在蒙古族聚居地区,按照民族成分的不同,中小学校分为蒙古族学校和汉族学校。在蒙古族中小学,懂得蒙古语的学生的各门课程都用蒙古语讲授,汉语只是作为一门课程,从小学一二年级开始教授,一直教到中学毕业。如果牧区的蒙古族小学,不具备开设蒙汉两种语言的条件,那么,就只开设蒙古语,不开设汉语课。另外,能够开设外语的蒙古族中学约占全部中…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蒙古族学生学习汉语言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当前教改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笔在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以蒙古族为主)与当地小学的师生共同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可以使蒙语授课的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知识,并以实验数据证明了在汉语的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获得了明显的收效。  相似文献   

7.
为了考察性格对语文学业成绩的影响程度,本研究采用《学生性格量表》对蒙古族学校的750名被试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蒙古族初中学生的蒙语文学业成绩与学生的性格特征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格特质对蒙语文学业成绩的影响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从总体上看,高成绩者和低成绩者在性格特质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在蒙语文学科成绩上,男女生的性格差异均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8.
新疆民族地区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如汉族地区主要是语言问题.哈维“实验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是:初中阶段直接用汉语讲授数学课,由于数学教师汉语水平低,哈维学生汉语基础弱,导致数学水平低于民族班.高中阶段用汉语教授数学课效果很好.实验班数学课程的模式应为:小学用母语授课及汉语为第二语言,初中阶段用汉语授课、民语解释,高中阶段用纯汉语直接授课.  相似文献   

9.
加强蒙古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发展我区民族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蒙古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蒙语授课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着种种问题,还需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来共同解决.  相似文献   

10.
新疆喀什地区中小学民考汉学生学业成绩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喀什地区中小学民考汉学生学业成绩的调查表明:学生家长的职业、受教育背景、对子女的期望及家庭语言背景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为了使子女更高效地获取知识信息,未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家长为子女选择汉语学校学习是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坐落在呼市新城区,是一所完全用蒙语授课的、对外开放的内蒙古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两级重点民  相似文献   

12.
从2001年秋开始,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八省区的蒙古族学生,将从小学三年级提前到二年级学习《汉语文》课,汉语文同蒙语一样,成为蒙古族学生同人们交往的语言工具。因此,对于蒙古族学生来说,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一开始就要抓住其规律、要领,否则就会事倍功半。为了帮助蒙古族学生学好《汉语文》,我们编制了与《汉语文》配套的录音教材。并在编制录音教材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了二度创作。下面谈一下创作体会。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对内蒙古S旗中学生的问卷调查,从家庭背景、蒙汉语言能力、语言使用态度等方面对蒙汉语授课取向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受汉语能力的限制,选择汉语授课的蒙古族虽不多,但从语言使用的态度上可以看出强劲的汉语授课取向。S旗蒙语授课生源的减少,反映了蒙语授课基础教育的衰退趋势。  相似文献   

14.
青梅 《林区教学》2011,(5):52-55
蒙语授课大学生是以蒙古语言接受教育、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高等院校学生。针对蒙语授课大学生思想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采取形势教育法、历史教育法、文化涵育法、社会考察法、深入浅出法和以情感动法,从而促进蒙语授课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成为对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五省市20所学校共9867名小学生对象,通过多层线性模型分析小学生家庭经济背景与语文和数学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试图考察家庭经济背景对于不同学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数学相比,小学阶段学生家庭经济背景的每一要素对语文学业成绩有较强的预测效应,而处境不利的学生仍旧有机会获得较好的数学成绩,却无法在语文学习上达到与家庭背景优秀的学生同等的成绩。而随着学生就学年限的增长,这种家庭经济背景对于学生语文和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呈现出递增的的态势,低年段的学生更加容易受到家庭财富水平的影响,但是高年段的学生受到父母文化资本累积影响较多。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蒙古族知识分子大力兴办学校、编辑教材,试图“教育兴民”.该文对民国时期蒙古地区小学蒙语文教科书的编著者、编著目的、种类及使用范围等进行了梳理.据不完全统计,民国时期蒙古地区小学蒙语文教科书共有十多种,教科书种类有本土自编教材、国家统一教材及辅助教材三类,小学蒙语文教科书的编著工作主要由蒙古族早期知识分子、政界人士和蒙古族文化团体、民国政府教育部和伪满洲政府民生部等个人、团体或机构完成.  相似文献   

17.
关于寄宿制学校,学界存在着许多争议.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对小学生的影响更令人关注.在考察小学四年级寄宿生与四年级学生总体的学业成绩与学校适应性的差异后,发现小学四年级寄宿生的数学成绩好于四年级学生总体,语文成绩、学校适应性没有显著差异,但寄宿生对学校的喜爱度低于四年级学生总体.通过两水平线性模型发现学校间投入差异对寄宿生发展情况影响较大,学校投入,尤其是学校寄宿条件、教师具有任职资格比例对寄宿学生语文成绩、数学成绩、学校适应性和对学校喜爱程度的影响显著;寄宿生的某些个人因素,如父母是否外出务工、所属民族、师生关系等对其数学成绩、语文成绩、学校适应性和对学校喜爱度有不同程度影响.可见,学校因素、寄宿生家庭状况对学生成绩、学校适应性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学校寄宿条件对此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学校的投入对寄宿生发展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促进学生发展,不仅对留守儿童的发展应给予足够重视,而且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保障校舍卫生安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在蒙古族散居地区,由于蒙语环境匮乏、蒙语学生生源少和蒙生民族自豪感的降低,使当前农村小学蒙语文教学工作一度出现徘徊。作为蒙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设法培养蒙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蒙语文学习和使用过程中进一步传承和发扬蒙古族语言文化。  相似文献   

19.
学生学业成绩与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西部五省农村地区15周岁初三学生为样本,通过回归分析可知,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家庭社会经济背景(SES)之间呈正向影响趋势,即SES指数越高,学生就越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数学成绩或语文成绩.  相似文献   

20.
徐黎明 《考试周刊》2013,(48):33-34
<正>一、现状分析中国政协新闻网2013年2月5日报道了这样一条题目为"重视蒙古语言文字学习使用"的消息。消息称:针对近年来蒙古族学生不会说蒙语、不学习蒙文的现象越来越多,蒙古族学生接受蒙语授课人数逐年减少的现状,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刘剑夔呼吁,要高度重视蒙古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刘剑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