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远山的大学     
1991年.我高三应届毕业.高考落榜。远山也是。1992年.我“高四”毕业,高考落榜。远山也是。  相似文献   

2.
弯路也是路     
读高中时,我的数学和英语成绩不好,第一年高考我落榜了。我去复读了。这一年,我在数学和英语科目上下的功夫很大。第二年考大学我又落榜了,不过这次我的数学成绩还不错,是英语又拖了后腿。  相似文献   

3.
山雾     
今年的高考,我又落榜了。第一次的失败可以说是失误,但在我更加努力、更加用心地学习了一年之后.我又一次失败了,成绩比第一次高考时还差……我不知如何是好,整个人都浸没在失败与绝望的深渊里,人生之路迷失在雾中,我再也无法看清未来的影像。我日复一日地把自己关在房里,对着满桌的书本发呆。我无视家人的  相似文献   

4.
18岁那年,我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痛彻心肺的失败:高考落榜。看到分数的那一刻,我竟不敢相信那是真的。我呆呆地沿着校园里一条长长的甬道走着,漫无目的毫无知觉地走着,只希望就这么一直走下去,这条路没有尽头。  相似文献   

5.
咨询平台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刚参加完高考的应届毕业生,成绩不是太好,很可能在这次高考中落榜。高考完后,如何选择自己的路让我一筹莫展。请问像我这样的学生高考落榜后有哪些路可走?  相似文献   

6.
那一年高考,我落榜了。在那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中我失败了,一时间我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当时的我只觉得万念俱灰,连续十多天都把自己关在房子里,我学会了抽烟。爸爸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们经常用好话来安慰我,可是我就是听不进去。爸爸说:"没有考上大  相似文献   

7.
人生的路     
卓玛:我已不再是高中生,但对卓玛信箱仍记忆犹新。我有小儿麻痹后遗症,曾两度参加高考,可一再落榜,无奈最后选择了专科就读。校园里人才荟萃,我更显得渺小,我学的是临床医学专业,  相似文献   

8.
我的选择     
我的选择黑龙江省崔秀艳几分之差,我高考落榜。如果重读一年是满有把握考上大学的,但望着白发苍苍已是古稀之年的父田,我不忍心了,我参加了工作。在家乡一个偏僻的林场教书。然而,求学深造的念头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一天,我从报上上看到了有关自学考试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十七岁那年秋天,我高中毕业。我和父亲站在一块儿,我的个头儿差不多和父亲一般高了。可是因为高考落榜,我整天和村里的几个小青年厮混在一块儿,白天和他们一起游手好闲东转西逛,夜晚就聚在村里的电影场里吊儿郎当地打闹或躲在小饭馆里无所事事地抽烟喝酒。  相似文献   

10.
亲爱的塔卡     
《中学生电脑》2005,(12):25-26
我叫童小远,射手座,身高163,两年前高考落榜,死党们叫我塔卡,开始时仅限于一种玩笑,后来慢慢积累成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高考,我由于过度紧张,三天里几乎彻夜未眠,以致在考场上精神萎靡,其结果可想而知:班上52名同学,考取了42名,仅有10人落榜,其中就包括我。看着同学们都相继领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兴高采烈地准备着奔赴大学校园,我的心里如同刀扎。那年8月的盛夏,对于我来说是灰色的。  相似文献   

12.
曾经渴望帮助,但往往总是尝尽弧独的滋味。初考的落榜、中考的失意,我不知道将来的高考,等着我的又是什么。我像一只灰色的小老鼠那样,在疲惫的教育里打转。我迷路了,失去了朋友,狭路相逢竟没有一句普通的问候。是因为我没有参加他们的生日party吗?还是因为在考场上我没有顾及他们的利益?我不知道是不是要放弃自我,去和他们一起疯狂。  相似文献   

13.
那一年,我十八岁。十八岁,正是读书的年龄。我和同龄人漫过一级级书山阶梯,跨过最后的高考冲刺。我期待那张入学通知书的到来,然而传到我耳朵里的却是落榜的消息。仅仅二分之差,我被挡在高等学府的门槛之外。我想去复习,父亲无奈地说:"闺女,别去了,咱家吃饭的多,干活的少,就这么点工分,也供养不起你啊。"落榜的心情实在叫人难受。我三天没走出家门,躺在炕上,有时苦闷地望着房上的檀条发呆,有时抱着书本大哭一场。"看,白巴结了吧,这闺女家根本不是上大学的料......"歪嘴婆娘的冷言冷语传到母亲的耳朵里,母亲整天耷拉着睑,…  相似文献   

14.
记得高考过后有一段忧郁的日子。那些天,因为落榜,我心里极为烦恼,整天无精打采足不出户,躺在床上面对着屋顶发呆。想到许多同学将陆陆续续接到通知书进入理想的大学,而父亲这些年披星戴月付出的心血即将白费,我就羞愧不已,独自一个人呆在自己的小屋里流泪。父亲看着自己心爱的儿子日渐消瘦,形销骨立,极为心痛,但并没有表露出来。  相似文献   

15.
高分考生魏赫两次踏入了“同一条河流”,在他熟悉的中学里“复”读。 2006年高考624分、2007年高考618分、少数民族地区考生、2006年高考时为省级三好学生,这一切,让魏赫在高考的竞争中很有优势,而落榜、复读却偏偏两次“眷顾”他。  相似文献   

16.
技能高考为广大在中考中落榜的学生提供了另一种圆梦升大学的机会,然而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底子薄,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要想在高考中考出较高的分数,那也是非常不容易。因此高三一年的复习突显得特别重要,根据我的经验,我是从这些方面组织学生复习的。  相似文献   

17.
这个失败的夏天,我逃开了塞满耳朵的惋惜,躲到了这个山村来。远房姑妈对我的落榜付之一笑,可我还是难过,非常非常地难过。谢并州已经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夏天的尾声里就要去西安;而我,却深陷在高考失败的泥沼里,不能自拔。我总算了解什么叫食不知味夜不成寐,静静的山村之夜,我总能听见自己心里的声音,一遍遍说着:可耻。真可耻。天刚亮我就跑了出来,沿着河岸慢慢地走,多想让心里的烦闷也一起流走。  相似文献   

18.
问题一:高考两超600分,为何复读再复读? 例如:高分考生魏赫两次踏入了"同一条河流",在他熟悉的中学里"复"读. 2006年高考624分、2007年高考618分、少数民族地区考生、2006年高考时为省级三好学生,这一切,让魏赫在高考的竞争中很有优势,而落榜、复读却偏偏两次"眷顾"他.  相似文献   

19.
每年高考过后都有中榜者和落榜者。中榜者自然兴高采烈,而一些落榜者面对考场失意心灰意冷,甚至感到“无颜见江东父老”。其实,落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悲观颓废、丧失斗志。落榜只是一次失败,它并不意味着一生的失败。  相似文献   

20.
1980年夏天,我参加了第一次高考,毫无意外地,我落榜了——化学和物理都没有超过40分。母亲决意让我去当木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