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海教育》2005,(4):4
国家实行“两免一补”制度,是党和国家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切实减轻农牧民负担,促进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国家对我省农村牧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两免一补”的投入不断增加,为做好这项工作,省上成立了农牧区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工作办公室,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青海省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两免一补”暂行办法的通知》,实施“两免一补”的范围上,  相似文献   

2.
"两免一补"的教育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免一补”是国家为促进农村落后地区义务教育发展而提出的一项政策,它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农村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必然选择,然而目前这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多方面问题和挑战,因此,促进“两免一补”政策顺利实施和稳定发展就要从资金投入、教育立法和行政监督、资金的筹集和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在农村的全面实施,城市也开始对本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但是,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却未能纳入“两免一补”政策的享受范围。免费义务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政府有义务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公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由于现行义务教育投入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义务教育法也没有明确规定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的承担主体,大多数农民工随迁子女被排斥在城市公办学校和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范围之外。建立由中央政府、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三方按比例共同分担机制。将农民工随迁子女纳入“两免一补”政策的享受范围,是保障农民工子女教育平等权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末,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宏伟目标,从根本上保障了广大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组织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实行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的“两免一补”政策,有力地促进着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各地也积极采取措施。努力缩小义务教育发展中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然而,笔者所在的区域内有的学校在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时,却没有按照国家规定认真执行,而是采用了按人情关系的方式发放到人。本应享受“两免一补”的贫困学生因没有人情关系而与国家这项优惠政策无缘。  相似文献   

6.
从2006年春季开始,神农架林区对全区农村中小学实行全免费义务教育。农村中小学学生全部免交杂费、书本费,在初中、小学就读的城镇低保家庭子女继续实施“两免”。此举标志着林区实现了真正意望上的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此外,林区还继续对农村中小学贫困住宿生实行生活补助,并进一步扩大补助范围。从2004年秋季起,神农架林区就在全省率先实行“两免一定补”,  相似文献   

7.
标题信息     
目前辽宁已建立了从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程助学体系。 在义务教育阶段,辽宁从2003年就启动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2006年这一政策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面铺开,当年即有260万学生受益,全省投入资金3.8亿元。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实行《甘肃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工作实施暂行办法》使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受益学生达到150多万,基本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但是,仍存在流动儿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难的情况。本文从两方面探讨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2005年春季起,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我省的农村中小学校积极地实施了这一政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云南教育》2008,(8):29-30
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两免一补”。玉溪市在全面落实中央“两免一补”政策的同时,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率先实施“三免一补”。这一政策的实施,给众多家庭经济困难、面临失学的山区少数民族学子带来福音,给控辍保学工作带来了强大的支撑力,确保了一代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末,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宏伟目标,从根本上保障了广大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组织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实行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的“两免一补”政策,有力地促进着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各地也积极采取措施,努力缩小义务教育发展中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2003年3月,人大代表周洪宇在“两会”期间提出重头议案《关于“十一五”期间全国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的建议》.催生了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的出台。之后,周洪宇一直为义务教育全免费而奋力疾呼。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对农村家庭贫困生实行“两免一补”。2004年。我国开始在西部农村学校实施“两免一补”后,周洪宇进一步提出要尽快推广到整个农村地区。2005年,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实现义务教育公平的必要条件,而实现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必须依赖于国家制定合理、有效的宏观教育政策。为此,建议将义务教育教师纳入公务员系列,制定国家教育公务员政策,实行“以省为主”的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保障政策以及调整义务教育教师人事调配政策。  相似文献   

14.
写在前面的话: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组织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行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的“两免一补”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各地也积极采取措施,努力缩小义务教育发展中的差距。早在1994年,天津市就实施了大规模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程,5年内撤并了所有房屋破旧、布局散乱的农村学校,  相似文献   

15.
我国逐步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向农村儿童提供“两免一补”资助政策,减轻了农村家庭所承担的义务教育支出负担。本文将采用西北师范大学承担的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农村贫困学生就学资助制度研究”课题数据,分析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在减轻家庭教育成本负担上的作用和影响,并对进一步完善“两免一补”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两免一补”,是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家庭学生实行的优惠政策,即免书本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它的实施也给我们的农村义务教育带来了新负荷,对此我们应该正确的分析问题并努力减轻负荷,采取措施以保证这一优惠政策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7.
余力 《宁夏教育》2005,(3):24-24
2月25日,记者在自治区财政厅、教育厅联合召开的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了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确保“两基”攻坚任务顺利完成,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认真准备,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两免一补”、“新机制”等一系列教育政策的实施,减轻了农民家庭的经济负担,使学生个人教育成本大大降低。但贫困家庭学生的个人教育成本依旧偏高,且存在着民族差异、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国家应对贫困家庭实施优惠政策,对贫困学生进行有效的资助,使更多的贫困学生顺利完成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春季中国开始对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并将分年度、分地区逐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然而这项惠民政策在具体实施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最有争议的就是没有把西部民办中小学校的农村学生纳入补贴范围。笔者从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价值追求的公正诉求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出路之一在于给2006年上学期末仍在西部民办中小学校上学的农村学生发放相当于西部公办中小学校农村学生所享受的“两免一补”补贴面值的教育券,让这些学生及其家长决定以后是继续在民办中小学校上学,还是回到公办中小学校同等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熊延海 《湖南教育》2014,(10):42-43
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免课本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助政策的实施,对于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等,无疑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农村义务教育收费政策的不断完善,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政策体系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两免一补"政策,特别是"一补"政策所实施的环境和条件已经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