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高鹏 《传媒》2015,(23):31-32
2001年,《足球周刊》正式创刊,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发行量最大的体育杂志.作为体坛周报社旗下的品牌杂志,《足球周刊》不仅是国内体育杂志中的佼佼者,而且在国际体育杂志中也具有一定影响.目前,《足球周刊》已经成为"欧洲体育杂志联盟"成员之一,具有金球奖、欧洲金靴奖、欧洲最佳阵容的投票资格,同时与多家国际知名体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2.
《足球报》和《体坛周报》是我国著名的专业体育报纸。两报的欧洲冠军联赛报道各具特色。本文以两报2011年2月16日至2011年6月3日的欧洲冠军联赛报道为研究对象,从报道内容和版面设计的角度对比分析两报的欧洲冠军联赛报道。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各类体育报刊也因势快速发展起来.将《体坛周报》引入到高校体育教育中来,能为体育教育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阐述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和《体坛周报》发展的状况,进而论述了《体坛周报》给高校体育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各类体育报刊也因势快速发展起来.将《体坛周报》引入到高校体育教育中来,能为体育教育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阐述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和《体坛周报》发展的状况,进而论述了《体坛周报》给高校体育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牟柳  周愿 《青年记者》2017,(26):79-80
《体坛周报》是我国发行量最大的体育类专业报纸之一,在体育报刊中有较大的影响力.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新闻标题、新闻文本、新闻体裁三个方面分析《体坛周报》的头版报道特色,以期为其他媒体的体育报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体坛周报》2004年到2010年对F1赛事中国站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体坛周报》F1赛事上海站报道的特点。认为:《体坛周报》作为国内领先的体育类专业报纸,具有良好的团队优势,利用其全球化资源,广泛地交换和利用信息,对F1的报道更加独家化和深度化。  相似文献   

7.
媒体脸谱     
创刊中信文化出品的《文汇百花周刊》创刊南方体育报创办《竞赛画报》体坛周报创办《全体育》号外  相似文献   

8.
作为2014年巴西世界杯国际足联中国区唯一合作平面媒体,《体坛周报》在深入开发人才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布局六大资源矩阵,顺应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趋势,追赶移动互联网媒体潮流,在坚守传统报纸阵地的同时,整合新媒体资源,并逐步发力体育营销。在这个被宣称"巴西世界杯是属于视频和移动互联网的世界杯"的时代,体育媒体的领头羊——《体坛周报》用探索创新的经营方式,摘得世界杯播报的丰硕果实,交出一份体育营销领域的满意答卷。凭借期发量最大的体育报,《体坛周报》是如何利用自身特点在新旧媒体融合时期借力世界杯精耕细作,穿上媒体转型的嫁衣呢?体坛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体坛周报总编辑李烨晖为我们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9.
2001年12月19日,由《新周刊》、阳光卫视和新浪网联手推出的“中国年度新锐榜”,将最“重”的年度传媒奖项授予了《体坛周报》。理由是:《体坛周报》在体育传媒成功走向市场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它定期公布发行量,衍生《足球周刊》、《玫瑰周刊》等子品牌,天价促成传媒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体育媒体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体坛周报》 长处 一是严谨与规范。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罗伯特·巴乔的译名。《体坛周报》是最早将其命名为“巴乔”的媒体,可笑的是,许多年后,还有一些体育专业报在使用早被大众弃置的“巴吉奥”。  相似文献   

11.
《南方体育》:突围中的迷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0年3月创刊, 《南方体育》仅用一年时间,便挤进中国体育报刊三强之列,引起业界瞩目。但随后一年,《南方体育》左冲右突,似乎总是摆脱不了中国体育报业老大《体坛周报》的阻击。是什么原因导致其总是突破不了《体坛周刊》的包围?  相似文献   

12.
内页链接之一》声音《体坛周报》对读者的忠诚可谓久经考验,而读者对《体坛》的关爱之情更是无以复加。这关爱中有抑制不住的赞颂,也有毫不客气的批评。对于表扬,《体坛周报》多年来冷静地接受,对于批评,他们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同样谦逊地接受。《体坛周报》绝对是中国体育报纸的泰山北斗。它门类齐全,配套完整,兼收并蓄,无所不包,价钱便宜,量又足,一份报纸可以看好几天。广告不多这一点我尤其满意。——xiaxiao xx  相似文献   

13.
张予 《青年记者》2007,(20):44-45
《足球周刊》诞生于2001年,是目前国内发行量最大的体育杂志。它隶属于《体坛周报》,是其近年来重点打造的精英品牌。短短几年时间里《足球周刊》不仅在国内体育杂志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体育杂志中更是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择武汉地区发行的《体坛周报》、《足球》、《体育周报》等8家体育报纸为样本,采用问卷方式对其受众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媒介消费动机、消费行为等方面的问题作了随机调查与分析、提出了应对举措,以期给体育报纸的办报和发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体坛周报》从创刊之日发展至今,作为报纸的总编辑瞿优远始终坚持在平稳中寻求创新,他的团队之道为:专业专注,实行细致的分工,团队成员大多专注于一个领域。他们在自己专注的领域,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及时做出选择,不必时时事事汇报。《体坛周报》有足球、篮球、同棋、综合体育四大块。围棋和综合体育版面少,没有细分;篮球又细分为NBA和CBA;  相似文献   

16.
2005年的夏天,对于中国体育报纸来说也许是一个寒冬。9月15日,虽然《体坛周报》旗下的《高尔夫大师》杂志创刊,但就在两个星期以前,一直被称为中国大陆体育报纸三足之一的《南方体育》宣布休刊,其旗下杂志《竞赛画报》也在此前因故停刊。在更早的七月,为球迷最早熟知的体育报纸之一、有着17年历史的《球报》也宣布关门。  相似文献   

17.
从一份周发行量5000份的地方小报,跃为周发行量300万份以上的全国最大的体育报纸,《体坛周报》的崛起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个正式编制仅12人的小报社,2007年创收近亿元,利润达5000多万元。在绝大多数媒体把广告收入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背景下,《体坛周报》始终坚持靠发行盈利的路线,向受众提供高质量的新闻产  相似文献   

18.
从一份周发行量5000份的地方小报,跃为周发行量300万份以上的全国最大的体育报纸,《体坛周报》的崛起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个正式编制仅12人的小报社,2007年创收近亿元,利润达5000多万元。在绝大多数媒体把广告收入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背景下,《体坛周报》始终坚持靠发行盈利的路线,向受众提供高质量的新闻产  相似文献   

19.
先进的理念《体坛周报》创刊于1988年7月,它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时期:1988-1991年是创业期。1992—1997年是高速成长期。1998至今是稳定成熟期。1998年开始,《体坛周报》真正成了全国体育报业的“老大”。1999年3月5日,由周刊改为一周双刊,增加了一个周五刊。周五刊的出现可谓是“一箭双雕”,既解决了时效问题,又加快了《体坛周报》的扩大再生产。更重要的是主动参与了与同类报纸的竞争。事实证明,周五刊的策划一举成功.3月5日一宣布,4月2日两刊便双双过百万。目前两刊每周稳定在260万份以上。  相似文献   

20.
当前,都市报的赫然崛起,财经类报刊的横空出世,生活服务类报刊纷纷出版,新生代报纸的繁荣,说明了我国报业市场有广大的发展空间。在报业市场中,传统的体育类报纸想扩大自己的份额,竞争空前激烈。史无前例的体育新闻人才300万元"转会费"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现在,《体坛周报》、《南方体育》、《21世纪体育》、《足球》、《中国足球报》、《中国体育报》等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