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国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俗话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可是中国广大农村里的家长对家庭教育几乎没什么概念.长期以来,农村家长的观念就是让孩子吃饱穿暖,供孩子上学就行了,根本不知道家庭教育为何物,认为孩子在学校受教育就行了,自己都没读什么书,拿什么教孩子啊.我的父母对我们是如此,我们的祖辈对我们的父辈也是如此,可以说世世代代都是这种观念.  相似文献   

2.
在孩子眼里,太阳放射出的是七色光芒,孩子可以画出红太阳、绿太阳、黄太阳、紫太阳……孩子在画出太阳的时候,也画出了自己。可在大人眼里,太阳放射出的只是白色光芒。“你怎么能画出个绿太阳?”我们仿佛听到父母严肃的质问。从此绿太阳在孩子的心中消失了。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每个父母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完美无缺的人,都按照理想模式来教育着孩子。然而,每个孩子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用同一  相似文献   

3.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父母应该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家庭教育中,沉默教育也是一种积极的沟通方式和良好的教育方式。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面对孩子所犯的错误以及面对亲子之间的冲突时,都可以适当地运用沉默来教育孩子,可以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从具体的家庭教育中,可以窥视我们这个社会以及各个家庭所面临的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失败的方方面面。有资料显示,青少年大约70%左右的心理问题源于家庭教育。这些家庭教育的心理问题往往表现为冷漠、自私、偏执、多疑等,其背后是人格不健全、扭曲以及人格障碍。心理学家提醒家长:家庭教育急需补充心理养分。家庭教育不当造成的心理问题有很多。就像现在有很多成年人都感到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被认可,通常这一类人幼年遇到困难找父母解决时,父母一般都是直接给出答案,导致孩子进入社会后不能独立解决问题。还有一些成年人的婚姻出了问题,追究到底,也跟他们小时候的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教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方面组成的。在家庭中,孩子是受教育者,父母、家庭当然是教育者。在学校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仅起着主导作用,而且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父母的心理面貌,心理水平和教育能力等都会在孩子的品德行为,心理水平上有所反映。因此,家庭教育质量高低对于子女的成才,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6.
清明节到了,这次我们想谈谈如何与孩子沟通死亡这个话题。既然面对死亡无法避免,提前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可以帮孩子做一些准备,让孩子更加懂得珍惜,更坚强地面对生活。《家教有方》栏目介绍本栏目由《父母必读》杂志与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合办。旨在帮助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父母提供家庭教育的新知、良方.  相似文献   

7.
珍爱生命     
宗尧 《家教指南》2004,(5):21-21
本期报道的芦卫、周晓旭——两个鲜活生命的悲剧结局,再次暴露了国人在教育下一代的问题上,存在太多的缺失、太多的遗憾!它也需要我们呼吁——要珍爱生命!!客观地说,两个孩子的家长都渴望孩子成人和成材,但他们却都忽略了孩子是个人——是个有个性、有人格、有思维、有生命的独立的人,而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也不是实现父母愿望的替身,更不是听命于父母的机器人。父母的任何愿望都应该以维护孩子的生命为前提,当他们的生命不在时,无论我们在他身上寄托多少美好的愿望,他们也将如暴风雨中吹落的花朵,只能落地成泥,不能再结果实。现实生活,给我…  相似文献   

8.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更为重要。尤其是现在的家庭,物质上丰富了,独生子女增多了,家庭教育更不能忽视。当今的父母在物质上给孩子的太多,在精神上给孩子的却又太少,要知道给他金钱让他挥霍、留下遗产让他继承,都不能足以让孩子幸福一生,让自己晚年快乐。所以,与其把财产留给孩子,还不如把孩子首先培养成人,最终培养成才。  相似文献   

9.
钟凤华 《教师》2013,(3):31-31
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老师。幼儿最早从父母那里受到启蒙教育。幼儿入园后,一方面接受幼儿园的教育,另一方面接受家庭教育,且家庭教育对幼儿起着幼儿园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一、家庭教育与环境教育的相关作用父母与幼儿相处的时间最长,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清晰地印在幼儿的头脑中,幼儿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与父母的启蒙和引导密切相关。父母作为家长,不仅要用丰富的环境知识教育孩子,还要教给孩子获得环境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寒羽 《家长》2012,(Z1):62
青春期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最令父母头疼。面对青春期的孩子,许多父母都不能正确引导、教育并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阶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罗杰.麦克因特里的力作《与孩子一起成长:青春期家庭教育10步法》为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提供了可借鉴和可操作的办法,使父母能够有的放矢、卓有成效地教育处于青春期的子女。  相似文献   

11.
蒙自福 《甘肃教育》2008,(11):14-15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境,也是孩子从童年到成年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则是人生中一切教育的基础。从一个人接受家庭教育的过程来看.家庭教育是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学前时期,在父母的直接教育下成长.小学和中学时期,是在父母的关心和呵护下成长。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子女都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哈里森说过:“孩子记录在大脑中的‘父母意识’,即同父母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所提供的外部经验,  相似文献   

12.
马卡连柯家庭教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马卡连柯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他认为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满,同时也关系到祖国的未来;父母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子女树立榜样;对孩子教育要尊重与要求相结合,并进行适当的奖励和惩罚,但不能娇惯、体罚孩子;学校应发挥其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另外对子女的性教育问题也提出了许多建议。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但他断言独生子女很难教育是没有根据的。总之,他关于家庭教育的很多思想现在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鄂玉祥 《教书育人》2004,(11):56-57
一、家庭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社会、学校、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和影响孩子的三条基本途径。任何一个人的成长和发育都是这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们就像一座“综合加工厂”,缺少哪一道工序都不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有政府职能部门去约束和管理,唯独家庭教育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人们应该给予家庭教育足够的重视,因为它是受教育者的启蒙教育。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父母的教育起着比较关键的作用,我们家长万万不可忽视。一滴水可以折射出整个太阳的光辉。而我们每一个家庭也可以折射出整个社会,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14.
聂永忠  聂桥 《中学生电脑》2010,(8):70-71,73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生活环境和家长的言传身教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因此,家庭教育十分关键和重要.它对入的一生发展起着奠基作用。一个人良好的品德、习惯、兴趣都来自家庭及家长的影响和熏陶,是学业、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基础,可以说,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母不母,则子不子。”(卢梭《爱弥儿》)虽然说这句话有些过于看重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否认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想成功地教育好一个孩子,应是家庭、社会、学校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少的家长把孩子是否成才的责任推给了学校。他们认为孩子学习的好坏、思想品德的优劣、人生观正确与否都是教师在校教育所为,与自己毫无相干,因此他们视孩子旷课为偶然现象,完不成作业也属正常。笔者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一名一年级的学生拿了教师的钱包(也许是偶然行为)…  相似文献   

16.
当谈到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的时候,很多人自然而然就会说:“小时候,爸爸妈妈就是这样教育我……”也正是每个人都有接受家庭教育的生活经历,当自己做父母的时候,几乎不用培训,都会对怎样做父母的知识和技能略知一二。这就是说,当一个人还是个顽皮孩子的时候,就观察和习得了做父母的奥秘,并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用于20多年以后自己做父母的教育实践中,可见,做父母的观念和方法是可以“遗传”的。家庭教育经历成为孩子的一个“基因”未成年子女在组成自己的小家庭之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这一时期,我们称之为前家庭期。从孩子出生到法定结婚年龄长…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2005,(10):30-30
我一直记得一位家长的话——“为人父母是一门艺术”。他说当父母的要学习家庭教育知识,要创造良好的育儿环境,要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说了很多,我的感触也很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给我们的教育和影响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的性格品行和思维方式总体上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因此。为人父母与家庭教育的艺术行为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说到底就是父母教育,或曰教育父母。孩子无辜,父母有责。中国人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三字经》要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教,父之过",还有"上梁不正下梁歪"。在学校教育被应试牢牢盘踞、社会教育沦落为课外补习或特长训练的今天,我们做父母的能够拯救孩子的就只有家庭教育或者说教育自己了。事情明摆着——前两者都不是我们所  相似文献   

19.
家庭教育领域中有两类难题一直困扰着学者和父母,一个是施教角色哪个重要的问题,比如,母亲重要还是父亲重要?父母重要还是老师重要?另一个是诸多接近对立的教育理念哪个正确的问题,比如,孩子圈养还是散养?好孩子是称赞出来的还是打骂出来的?这不仅让父母在选择上不知所措,无法合理分配教育资源,而且还不断引起学者之间的争论。当我们尝试借鉴营养学"分解"这一哲学方法,把家庭教育角色和理念背后的家庭教育要素分离出来之后,上述两类难题便迎刃而解了——针对前者,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孩子是否获得了成长必需的教育要素而不是谁在教育孩子,针对后者,我们要看到的是那些看似对立的教育理念所代表的两个教育要素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2014中国城乡家庭教育现状白皮书》近日发布。白皮书显示,37.82%的家长不知道教育方法,没时间教育孩子的占26.19%。这意味着家庭教育已成为中国父母最大的"短板"。(2014年12月29日中国教育报)根据《2014中国城乡家庭教育现状白皮书》的数据,我们完全可以这样理解,有超过六成的孩子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些孩子的父母要么不懂得教育方法,要么腾不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