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刘国平 《今日科苑》2010,(16):242-242
直觉思维是人脑对天然出现的新信息以及与其有关系的一种直接的本质和综合性判断,是组织和改造原有的知识,使之适合新问题,从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就要鼓励学生猜想和联想,就要在解题过程中提倡自己觉思维。  相似文献   

2.
在课堂教学中,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是情感教育下的产物之一,把知情融为一体,使认知和情感彼此促进,和谐发展,互相促进。敏锐的观察力是直觉思维的起步器‘;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联想习惯、科学美的鉴赏力是直觉思维的助跑器;强有利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直觉思维的载体。直觉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多方联想,学会从整体考察问题,注意挖掘问题内部的本质联系,借助对称、和谐等数学美感,养成解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等途径加以培养。一、注重整体洞察,培养学生的整体直觉思维和观察能力直觉思维不同于逻辑思维,直觉思维是综合的而不是分析的,它依赖于对…  相似文献   

3.
论直觉和灵感思维的自组织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直觉和灵感思维在科学认识和科学研究过程中日益显示其重要作用。直觉和灵感的产生有着深刻的自组织机理,本文认为,思维系统的开放是产生直觉和灵感的先决条件;远离平衡态是直觉和灵感产生的必要条件;非线性机制是直觉和灵感产生的内在根据;随机涨落是直觉和灵感产生的直接诱因。除此,直觉和灵感的产生还依赖于“知识加汗水”。  相似文献   

4.
一、直觉及直觉思维直觉就是直接的察觉,表现为对感知的事物做出的确定与评价。直觉思维就是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数学直觉是人脑对于数学对象中隐含的整体性、次序性、和谐性的某种迅速而直接的洞察和领悟。直觉思维是思维者在感知问题的基础上,凭借过去的经验以及对有关知识本质的认识和创造性的想像,对问题迅速做出反应,达到从整体上把握问题实质的目的。二、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是培养直觉思维的基础例1、两相交圆半径为1,四边形O O'B C为矩形,两阴…  相似文献   

5.
培养创造思维是创造教育的首要任务,创造思维由直觉思维、发散思维、集中思维、辩证思维等构成。从内容上要培养直觉思维、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和辩证思维等,从教学方式上要重视过程、重视知识呈现、重视认知调控和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6.
直觉思维是最便捷的思维之路。在科学家产生的创新“顿悟”中,在诗人、文学艺术家产生的“神来之笔”中,在军事指挥家产生的“奇谋”中,在思想战略家产生的“豁然贯通”中,都证明有直觉及其伴随产生的灵感在起作用。无论在何种领域,其创新思维中的直觉和灵感均具有共性,这正是科学家李政道与艺术家联手,多次举办科学与艺术展览的原因。直觉和灵感作为普遍存在的一种思维现象,已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扩大人们认识空间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直觉思维的特点及其产生的条件。直觉思维的特点直觉使人直接反映事物的本质。从…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树立创新意识;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两方面分析。首先教师要变以知识教育为本的教学观为以学生发展和创新为本的教学观,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其次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改变教学方式方法。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引导主动参与,激发创新意识,鼓励质疑问难,使学生敢于创新。  相似文献   

8.
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逻辑的分析而直接洞察事物本质的思维过程。直觉思维是创作性思维的一种形式。论述直觉思维的主要特点,直觉思维在科技期刊编辑中的重要性。指出应从加强编辑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拓展知识视野,培养编辑主体的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加强编辑自我心理调控等方面来培养编辑的的直觉思维。  相似文献   

9.
直觉、灵感与顿悟是思维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觉、灵感与顿悟行为是人类在发明创造活动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智能行为。有的创造行为学或认知心理学研究者认为直觉、灵感与顿悟行为属于人类的创造性思维行为范畴,并相应命名为直觉思维、灵感思维与顿悟思维,我们认为这样的归类和命名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性思维是指以大脑中已有的信息材料,通过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借助了想象与联想、直觉与灵感,以突发式或渐进性形式对头脑中现有物理知识重新安排、组合,创造出新的知识,新观念、新设想的过程.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正人人皆知: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问,来不得半点儿虚假。它需要的是严密的理性思维,但理性思维通常是建立在一定的直觉思维的基础上。所谓"直觉",《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是指未经充分逻辑推理的直观,是以已经获得的知识积累的经验为依据的,而不像唯心主义者所说的那样,是不依靠实践、不依靠意识的逻辑活动的一种天赋的认识能力。直觉思维就是在这种"直觉"的基础上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必须在改革课堂和单元结构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发现思维能力,把它贯穿到日常的各个环节中去,使学生的发现性思维和整理性思维均衡和谐地发展。对于每一章节都要注重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然后重新组合材料进行归类,并延伸和扩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丰富的类比和想象,能够抓住发现的中心线索,掌握知识的整体,不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不仅需要整理性的思维,而且也需要发现性的思维,在许多情况下两者是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但是,知识结构的特点,常常掩盖着发现思维的存在及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廖云 《科教文汇》2009,(15):45-45
在教学中,必须在改革课堂和单元结构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发现思维能力,把它贯穿到日常的各个环节中去,使学生的发现性思维和整理性思维均衡和谐地发展。对于每一章节都要注重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然后重新组合材料进行归类,并延伸和扩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丰富的类比和想象,能够抓住发现的中心线索,掌握知识的整体,不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不仅需要整理性的思维,而且也需要发现性的思维,在许多情况下两者是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但是,知识结构的特点,常常掩盖着发现思维的存在及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知识交互的规律和机理,本文对知识工作者的知识交互行为的内导因素进行了剖析。全文从人的本能需要、知识交互的激励作用和理性定位三个层面展开了定性分析。认为:求知与社交是人性的基本需要,两者融合发展表现为更高层次的知识交互需要;知识交互有多层次的经济性和社会性效用,这些效用激励着知识交互不断深化、不断扩展;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互补性和资本性得到了更深切的认同,从而奠定了个人知识交互的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15.
邢忠虎 《科教文汇》2007,(9S):37-37
中学生数学教学中以学生思维活动而开展的,而思维活动又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然而,当课堂中创设的问题过于容易,可能无法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如果问题太难,会使学生无从下手,甚至产生厌倦、畏惧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接受知识心理作出正确判断,关注学生学习心理状态,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数学教学中以学生思维活动而开展的,而思维活动又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然而,当课堂中创设的问题过于容易,可能无法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如果问题太难,会使学生无从下手,甚至产生厌倦、畏惧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接受知识心理作出正确判断,关注学生学习心理状态,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7.
论直觉在认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觉在认识中具有重要作用直觉使人直接反映事物的本质;直觉使人的认识出现了创造性;直觉使人扩大了认识的空间。直觉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坚实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实践基础,是人类认识活动中的一种普遍思维现象。随着直觉在认识中作用秘密的揭开,整个人类的思维水平将大大地深化。  相似文献   

18.
吴鸿雅 《科学学研究》2007,25(5):801-805
 在人类求知的长河中,从无知到知之,知之积累为知识,知识转化为力量,进而拥有智慧的辩证过程中,科学既是智慧的基础,又构成了通往智慧的环节.科学最有价值的意义就在于获得智慧,这种智慧不仅是人们安身立命之根本,更是人种永存的重要机制.最原初的"爱智慧"构成科学理想中最深奥、最灿烂的伟大哲思.科学的三向度:力量、知识和智慧事实上是三位一体的关系.科学的理想是力量、知识和智慧的完满结合.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18)
在当前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大学生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词,创业精神与创业文化越来越受到当代大学生的追捧。但是,当前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往往只是有一个创业目标与梦想的支撑,缺乏实际创业过程中的科学性知识指导,也缺乏实践经验的积累。所以在当前进行大学生创业的教育培养,形成科学的创业思维,对当代大学生创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朱芳兰 《知识窗》2011,(6X):60-60
<正>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是要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去探索、认识客观世界,所以教学过程必须遵循这一真理。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首先在于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