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文艺批评不能没有倾向,脂评也不例外。 脂评,应是指以脂砚斋为首的《红楼梦》首批评论者对该书的批评。甲戌本第二回有眉批说: 诸公之批,自是诸公眼界;脂斋之批,自有脂斋取乐处。可见,脂评者决非脂砚斋一人,而是一伙。脂评本既然有再评以至四评,则在时间上亦必有先后。评者既非一人,批评又有先后,因此,在全部脂评的思想倾向方面,就不可能是统一  相似文献   

2.
孙桐生与甲戌本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现存甲戌本(其底本为清乾隆十九年脂砚斋抄阅再评本)的一处抄重文字,考证出其原本的行款为每半页十一行,每行二十字。从而说明了甲戌本独有的僧道对话顽石变美玉的那四百二十九字为此本所原有;它本不存,是丙子年抄录时脱漏一页所致。因此,根据这四百余字的有无,给《红楼梦》的版本重新划分了派系,即甲戌、丙子两大系统,而子本一系又有四个支系。为此书的校勘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区分了甲戌本中孙桐生的批语和另外两种他人批语。  相似文献   

3.
戚蓼生序本《石头记》是现存十一种脂本中较为重要的本子,戚序本上有大量异于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的独有的回前回后评,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但红学界对这些独有评语的作者到底是谁,还没有明确论证。通过比较脂评和这些独有的回前回后评,基本可以认定这些独有评语的作者不是脂砚斋、畸笏叟等曹雪芹的至亲好友,而是另有其人。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的版本问题很复杂。有学者认为,脂砚斋"甲戌(1754年)抄阅再评"之后,于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6)又抄录了一个所谓的"丙子本"。对此,笔者甚为怀疑。一是在仅两年多的时间内抄出两部近百万言的著作,其抄写速度值得怀疑。一是"誊清"与"对清"是两个概念,不可混为一谈。一是"丙子本"并不存在,拿一个不存在的抄本与现存抄本进行比较研究,在科学上讲不通,甚至显得荒唐。  相似文献   

5.
浅谈《红楼梦》甲戌本的“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有关“凡例”的三个辩论点论及《红楼梦》甲戌本的“凡例”,便使人想起有关“凡例”的三个逐次深入的辩论点。第一个辩论点:“凡例”是真是伪?1980年6月,冯其庸先生在美国举办的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上提交了《论(脂视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凡例”》的论文,论证的中心意思为:《红楼梦》甲戌再评原本上并没有“凡例”,今存甲戌本上的这个“凡例”是后人伪造的。他的结论如下:“我认为甲戌本《石头记》的‘凡例’其前四条是后加的,其第五条是就脂现斋重评《石头记》第一回的回前评改窜的。‘凡例’伪造时代,最早大致不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甲戌本“脂评”三个方面特点,集中说明甲戌抄本是晚出的。它不仅晚于甲戌年(1754年),更晚于“已卯本”(1759年)、“庚辰本”(1760年)。  相似文献   

7.
脂砚斋是顺治的化名。贾政灯谜的谜底是砚台,而砚台是顺治被记成死人的日子和时辰的干支及其在卦气图中的爻位的隐语。迎春命名是根据《推背图》知识设计出来的顺治死日干支的隐语。"脂"、"脂研",是顺治死日和24岁生日的隐语。作品中的空空道人和僧道与脂砚斋是一个人即顺治。甲戌本中"甲戌"这个说法,其实是顺治出生的时辰甲戌时的隐语,是顺治其人的象征和指代符号。《红楼梦》中的许多批语都透漏了顺治其人的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脂评本自上世纪30年代胡适“发现”以来,一直被红学界认作研究《红楼梦》最有价值也是最为可信的本子。但对脂评在《红楼梦》问世后一百七十余年方始“出世”,其真实性究竞如何,后人还是有权利质疑的。欧阳健《还原脂砚斋》一书对脂砚斋及脂评本的存在提出了许多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奉脂评本为红学研究圭臬的人为保卫自己的“精神饭碗”和“研究成果”,必须作出有效的反应,否则己之研究成果当存在付诸东流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马陕 《文教资料》2010,(29):11-13
《凡例》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所独有的。由于内容独特,众多的红学学者和爱好者对它的认识不一,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见解。本文从分析《凡例》的内容入手,就《凡例》的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它是由曹雪芹和脂砚斋共同完成的。  相似文献   

10.
自从一九二八年胡适把《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介绍于世之后,红学界大都认为这位红学史上的第一个红学家寿命活得很长,因为该书第一回那条众所熟知的“甲午八日(月)泪笔”眉批,说明他在曹雪芹逝世十二年之后还在挥笔批书。待到一九七三  相似文献   

11.
脂砚斋新解     
曹雪芹于乾隆二十五年回北京后,脂砚斋协其整理《红楼梦》书稿,并加评语,故名“脂评”,现存脂评《石头记》主要有北京大学藏本七十八回,清刘铨福原藏本十六回,清怡亲王府抄本四十一回又两个残回,清蒙古王府抄本前八十回等。“脂砚斋”是谁?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甚至有人认为“脂砚斋”即史湘云。“余(脂砚斋)尝哭芹,泪亦待尽!”“脂砚斋”究何所指?此乃红楼公案之一。  相似文献   

12.
北师大藏《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北师大藏《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具备北大藏庚辰本的基本特征 ,但与北大本相比 ,又存在许多异文。查考其版本来源 ,我们发现 ,师大本不仅与庚辰本有关 ,而且与己卯本、甲戌本、戚序本、程甲本 (或甲辰本 )的内容 ,都有联系。初步推断 ,师大本是以庚辰本为底本 ,参考甲戌、己卯、戚序、程甲或甲辰等本 ,校补整理而成的 ,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我院教师孙逊的新著《红楼梦脂评初探》一书,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见于《红楼梦》早期抄本上的脂砚斋等人的批语,是最早评论这部不朽巨著的珍贵资料。系统地探讨脂评,对研究《红楼梦》及其作者曹雪芹,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孙逊的这本著作就是他在这方面作出努力所取得的成果。该书分“引言”“脂本、脂评和评者概述”“脂评价值浅探”“脂评糟粕批判”“脂评历史地位试论”等五个部分,这本25万字的专著  相似文献   

14.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中,对小说正文或指评所作的径改、校改、添补及标点等,有数十处可以商榷,本文分类列举,说明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经过我们8个多月的查访,初步断定:北师大藏<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以下简称师大本),整理者为收藏并校补己卯本的陶洙(心如)先生,师大本上的一些朱笔批语为周绍良先生补录.师大本的整理时间,通过两个参照点(即周汝昌先生1949至1952年间将甲戌本的录副本借给陶洙;另据周绍良先生回忆,陶洙1952或1953年时,将自己整理的庚辰本卖给了现在的中国书店)可以推断为1949至1953年之间.  相似文献   

16.
关于这个论题的意义和价值,这里我就不说了,只谈谈基本结论,作一简要论证.我是在六二年因受周汝昌先生《红楼梦新证》的影响而走上研红探曹之路的.在前人思想成果的启发下,逐步弄清了《红楼梦》原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一书的作者和评者(批者)即曹雪芹和孔梅溪的生平及《脂砚重评石头记》的缘起内幕与写作及评注过程的.具体结论如下:1、《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记者石头,《情僧录》的录者情僧,空空道人,即是书中说的“增删披阅者”曹雪芹;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评者脂砚斋,“脂砚先生”,“畸笏叟”,  相似文献   

17.
从甲戌本“凡例”和正中提到的五个书名入手,结合脂批和曹家史料,认为脂砚斋即是曹雪芹之叔曹Zhao,曹雪芹在自己旧作《风月宝鉴》和曹Zhao自述经历之述本的基础上,融合曹家两代人的兴衰,艺术性地创作了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正底本”和“断其立说之是非”两个方面,对《红楼梦》真本进行了新的鉴别。胡适当年有意隐瞒了脂本来历的真相,掐断了追查版本来历的线索,疑点很多。脂本“窜行脱文”现象非常突出,对比两种版本的异文,证明程本的文字是本源、正确的,脂本的文字则是派生、错误的,二者之间的递嬗次第,是不可逆转的。脂砚斋承认他对贾宝玉并不熟悉,从庚辰本指赵嬷嬷为“文忠公之嬷”的侧批,证明脂现斋不是曹雪芹同时代人。支撑脂砚斋权威资格的两条“证据”:裕瑞的《枣窗闲笔》和刘铨福在甲戌本后所写的跋,都是出于后人的伪造。  相似文献   

19.
有正本《红楼梦》,诞生于民国元年,是有正书局老板狄葆贤一手炮制的,是《红楼梦》伪本的始作俑者,戚蓼生的序很可能是伪托。它的批语为当时"著名小说家"所加。《石头记》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多抄自有正本批语,而署上"脂砚""脂研"等名号。有正本对程甲本《红楼梦》大肆篡改,狄葆贤眉批为其篡改张目,有意欺人。  相似文献   

20.
结合桐花凤阁批校的程乙本《红楼梦》主事者陈其泰生平时代,首次考辨桐花凤阁批本凡二十回抄文底本乃为本于嘉庆庚辰藤花榭版《绣像红楼梦》,并参以异文比勘证明陈氏旁添文则为参照张新之妙本,佐证陈氏抄补之后二十回文本及其校勘,当系东观阁本俗本一系。附带考订2006年发现的补拙斋抄本之底本当源于三家评本,辨析所谓补拙斋抄本底本有脂砚斋本特征说法之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