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闻长风刹了数年,刹而不止,近几年又有回升之势。长通讯洋洋数万言,三、四千字的会议消息屡见不鲜,五、六十字的长句习以为常。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新闻的宣传效果。快节奏的当代人无暇、也不愿拜读这些长篇大论。去年11月份,李瑞环同志在全国省、市、区党报总编辑新闻工作研讨班上讲话中指出:新闻报道“要增加报纸上的信息量,就必须多报道短新闻。我们的新闻要短些、短些、再短些,改变目前报纸上大块文章,长篇讲话过多,专版过多,会议报道、领导  相似文献   

2.
1996年12月29日,新华社发布了一条简短的新闻,颇为引人注意。兹将这一条消息引述如下: 美国目前有一张颇为流行的“快餐式”报纸,这张报纸的特点是消息报道简明扼要,三言两语道出读者最关心的事情,最长的消息不超过300字,有的只有标题和副题。这种报纸适应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 这条消息给了我们以什么启示呢?它告诉人们:新闻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必须向“短些,短些,再短  相似文献   

3.
报纸是新闻纸,报纸的个性是新闻性,报纸应以发表新闻为主,新闻应以短新闻为主。短小精练,是各种新闻文体共同的写作规律。列宁把新闻称为“电报文体”、“电讯体裁”,认为“不要重复,只须用几行”。报纸是办给读者看的,稿件长了,读者就会把视线移开,去寻找那些简短而生动的文章看。因此,你动笔时就要想到读者,写得短些、短些、再短些! 短,并非易事,把新闻写得短而好,需要有真本  相似文献   

4.
北京晚报上有一种“一分钟小说”,人们站着一口气就看完了。由此,我联想到报纸上经常发表的人物通讯。同样是写人,小说可以短到“一分钟”能让人看完,人物通讯能不能也写得短一些呢? 现在一提到人物通讯,人们总把它和“大块大块”联系起来,通常万字左右,一版转二版。要说用三、五百字写一个人物,那就只能算“人物新闻”。似乎人物通讯与人物新闻的区别,就在一个比较长,一个比较短,人物通讯  相似文献   

5.
短新闻系统研究课题的提出提倡短新闻,这在我国新闻界可以说是由来已久的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新闻实践的发展,又是一个亟需加强系统研究的新课题。纵观历史,早在40年代中期,经过延安整风的解放区新闻界,已把提倡短新闻摆到重要日程上来。当时《解放日报》相继发表了胡乔木同志的两篇文章——《短些,短些,再短些》、《人人要学会写新闻》。其中已明确提出:为了使新闻宣传适应广大群众的需要,报纸上应有五分之四的版面登载三五百字的短新闻。新闻不但篇幅要短,而且要言之有物,要写得活,“色香声味,呼之欲出,人  相似文献   

6.
短,是新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胡乔木同志1946年提出“短些,再短些”,这一号召时,要求新闻五分之四是五百字左右的,目前各家报纸也一直大力提倡写短新闻,那么,怎样才能将新闻写短,写好呢?笔认为,采写一篇好的短消息,当然在认识事物,提炼主题,取舍,结构谋篇等方面都是很有考究的,但语言的运用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本便从这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华日报》在今年第一季度发起短新闻竞赛活动,从奖励写短新闻入手,大力改革新闻报道,这是值得称道的。早在三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就要求我们“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列宁把新闻称作“电报文体”、“电讯体裁”,并且毫不掩饰地说:“写长了我根本不看,一定不看。”胡乔木同志在一九四六年曾建议。报纸上的新闻要有五分之四是五百字左右的。《新华日报》举  相似文献   

8.
《新民晚报》早期提出新闻要“广些广些再广些,短些短些再短些,软些软些再软些。”这与当前强调的新闻三贴近要求,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似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新闻题材来看,报纸不仅要有“硬新闻”,即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还要有“软新闻”,即人情味较浓的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服务性新闻等)。  相似文献   

9.
林钢同志要我来讲讲新闻写作。这个题目很大,我想集中讨论一个“短”的问题。新闻文字或者说报纸文字为什么必须短?为什么短不了?怎么样才能短些?抛砖引玉,请同志们指教。为什么必须短? 新闻文字或者说报纸文字都应该短,我以为是报纸的特性决定的。报纸上各种类型的文字,包括社论、新闻、通讯以及理论文章,都  相似文献   

10.
现场短新闻的存在,并非自今日始,早已有之。但,把现场短新闻同新闻改革联系起来,加以倡导,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以研讨,却是近两年的事情。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过后,新闻界端正了舆论导向,寻求继续推进新闻改革的途径。党和人民要求记者深入实际,改进文风,希望报纸的文章短些,信息量大些,可读性强些。在这种情况下,1989年10月,现场短新闻被提了出来,很快成为各报纸编辑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1.
新闻行文要简洁明快,这是一个老话题。早在1946年,胡乔木曾提出新闻要"短些,再短些!"当时他向延安解放日报建议:新闻要五分之四是100字到400字的,通讯和副刊稿件五分之四是400字到1000字的。①在新媒体时代,把新闻写短仍然值得大力提倡。新闻就是要直截了当,"短而精"的评价标准总体适合各类体裁。  相似文献   

12.
“新闻传播》一九八六年秋季号载文说,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报纸和一些杂志出现了互相融化的现象。报纸成版成版地摘编杂志上的材料,大块大块地’刊载只宜在杂志上发表的知识性文章}而杂志又化整为零,把文章、故事、传奇之类混迹于新闻之中,印成散页摊售叫卖。有的还提出了“报纸杂志化”、“杂志报纸化”的口号,以为这是新闻和出版改革的方向。应该指出,这不是一个好势头。一般说来,报纸与杂志有如下一些不同的地方:从出版周期看,报纸的刊期短,杂志的刊期长。报纸主要刊载新闻,便于实现其时效性;杂志则主要用来  相似文献   

13.
孙根荣 《新闻三昧》2006,(11):21-21
近读一些省市级工人报,我发现,长篇文章与日俱增了,尤其是“周末版”。这使我想起一些新闻界老前辈的“呼号”。如胡乔木曾呼喊:短些,再短些!赵超构也曾呼喊:短些,短些,再短些!有的省市级工人报所以喜欢上了长篇文章,细究起来,原因有三:一是报纸跟风扩版,但没有这么多新闻充填版面,只得将原来本可以写成几百字的东西,拉长成二三千字的大块头;二是报纸走休闲化之道了,误以为让读者休闲,就得用长篇文章来供读者消磨时光;三是有的记者没有写短文的基本功,只有写长篇的“裹足布功”,当然也有的记者认为,能写长篇文章,才显记者的真功夫。然而,不…  相似文献   

14.
40年前,胡乔木同志就发出呼吁:“短些,再短些!”时至今日,我们的报纸虽然有很大的进步,出现了一批短新闻。但是长风仍然不止,长文仍占媒体的统治地位。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曾说,短新闻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第一种境界的短新闻是短而空、短而轻、短而淡、短而干瘪、短而琐碎、短  相似文献   

15.
40年前,胡乔木同志就发出呼吁:"短些,再短些!"时至今日,我们的报纸虽然有很大的进步,出现了一批短新闻.但是长风仍然不止,长文仍占媒体的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报纸长风颇盛的情况下,《河南日报》着意提倡短新闻,这对提高报纸质量,更多传播信息、更加贴近读者是一个有力的促进。从1988年9月至11月,共评出获奖短新闻54篇。短新闻篇幅短,文字少(消息高限500字,通讯高限900字),要写得丰富多彩,是要下一番功夫的。从已评选受奖的短新闻看,有这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要将同题新闻做得足些足些再足些。新闻的传统法则是“短些、短些、再短些”,在报纸只有四个版的“薄报时代”,这是没错的。但在版面空间扩张了无数倍的“厚报时代”的今天,对那些读者关注、主题重大、新闻价值含量高的新闻,则需要做得足些、足些、再足些。这既是满足读者新闻欲、知情权的需要,也是同题竞争之必需。要将新闻做得不留空档、不留死角,做得读者想知道什么,我这里就有什么,  相似文献   

18.
现场短新闻的存在,并非自今日始,早已有之。但,把现场短新闻同新闻改革联系起来,加以倡导,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以研讨,却是近两年的事情。 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过后,新闻界端正了舆论导向,寻求继续推进新闻改革的途径。党和人民要求记者深入实际,改进文风,希望报纸的文章短些,信息量大些,可读性强些。在这种情况下,1989  相似文献   

19.
写活一些     
小伊同志: 来信中谈到的“新闻不但要写短,而且要写活”的问题,的确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正如你所指出的,最近报纸开展的关于“短些,再短些”的讨论,对改进报纸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写短,不容易;写活更不容易。  相似文献   

20.
目前,报纸工作者的议论中心之一是“短”。我也以“短”为题,小议几句。短--精人们常说:短而精,与此相对,就是长而冗了。当然,短了不一定就能精,长了也可以并不冗。但是,同样一条新闻或一篇文章,删得短些往往近乎精,拉得长些往往近乎冗,这大概会是事实。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善删者字去而意留,善敷者词殊而意显。”在我们报纸上,自然有不少“词殊而意显”的“善敷”的文字,可是,也确有不少“词殊而意复”甚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