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科知识》2014,(1):F0002-F0002
正猫眼星云是位于天龙座的一个行星状星云,是已知的拥有最复杂结构的星云之一。它的中心是一颗明亮、炽热的恒星,约1000年前这颗恒星失去了它的外层结构,从而产生了猫眼星云。这个看似"上帝之眼"的螺旋星云位于宝瓶座,是由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在生命末期所产生的。它距地球约650光年,是最接近地球的行星状星云之一。施皮策太空望远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遥远星系的中央,有一个特大质量的黑洞,它正在吞吃旁边的一颗恒星。  相似文献   

3.
科苑 《金秋科苑》2008,(23):47-48
科学家第一次拿出了环绕一颗并非太阳的恒星的多个行星的图像。在相关的新闻中,另外一个研究团队已经直接探查到了一颗环绕恒星Fomalhaut轨道运行的行星,而Fomalhaut是天空中最亮的星球之一,它距离地球仅25光年。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第一次拿出了环绕一颗并非太阳的恒星的多个行星的图像。在相关的新闻中,另外一个研究团队已经直接探查到了一颗环绕恒星Fomalhaut轨道运行的行星,而Fomalhaut是天空中最亮的星球之一,它距离地球仅25光年。  相似文献   

5.
找到外星人一直是人类的梦想。现在,这个梦想朝着成为现实的方向又迈出了一步。美国天文学家最近宣布,他们已确定了一份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星系名单,将在今后对它们实施重点观测。名单上的恒星包括:飞马座第51号星,1995年瑞士天文学家在这颗恒星附近发现了太阳系以外的第一颗行星;天蝎座第18号星,距离地球仅46光年,非常类似我们的太阳;印第安座ε星,它的亮度只有太阳的十分之一;人马座阿尔法B星,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之一。银河系有4000亿颗恒星,显然天文学家不能观察每一颗恒星。所以,入选的每一颗恒星都被认为可能有含有液态水的行星围绕它…  相似文献   

6.
正几千年来,北极星就像路标,给人们指明方向。在我们的知识库中,北极星是靠近北天极的一颗明亮恒星,但是事实上,北极星不只有1颗恒星。1780年,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爵士(恒星天文学之父)发现,在北极星的位置可以观察到两颗看起来离得很近的恒星,被命名为北极星A的恒星比太阳大6倍,亮度比太阳亮2000倍,而它的伴星北极星B则比它小。也就是说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北极星其实是两颗恒星。但是由于与地  相似文献   

7.
超新星是某些恒星演化上的一种激烈结局,是恒星临死的“阵痛”,是最壮观的天象。一颗爆发的超新星能够发出比一个由数十亿颗恒星组成的整个星系还亮的光,它在几个月内能散发出太阳在10亿年期间所发射的那样多的光。此外,光和其他形式的电磁辐射也仅代表超新星全部能量的一小部分,爆发物质的动能还要比之大10倍。恒星壳层  相似文献   

8.
<正>几年前,一颗离地球大约有1.6万光年的青白色恒星吸引了美国物理学家约翰·莱纳德的注意。这颗恒星叫做KIC 5520878,它是一颗变星,也就是说它的发光强度会不停地发生变化。莱纳德觉得这个闪烁的背后似乎有智慧生命在搞鬼。他认为超级发达的地外文明可以通过控制恒星的闪烁来发送消息,类似发电报一样来发送消息。描述这颗变星的闪烁,需要两  相似文献   

9.
《大科技.科学之谜》2006,(7):I0002-I0002
这是艺术家描绘的一颗脉冲星和它周围的景象。利用美国太空总署的太空望远镜,人们在它的周围发现了碎石盘。这颗脉冲星曾经是一颗巨大的恒星,但是在10万年前,它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发生了超新星爆发,解体后灰尘残骸分散到太空。其中一些灰尘再次被死亡的星体吸引,围绕着残存的恒星核即脉冲星运动。超新星是宇宙中铁、氮和其他“重金属”元素的一个来源。星体喷射出这些元素,灰尘凝集,形成尘埃云,成为新的恒星和行星的诞生地。这个新发现的脉冲星给了人们启示,不仅新诞生的恒星周围可能形成行星,超新星也可以利用重金属元素形成自己的行星。脉…  相似文献   

10.
行星胎儿     
2002年,美国韦斯里阳大学的天学家发现了一颗恒星,它的名字叫做KH15D。这颗恒星有些特别,它有时暗淡,有时明亮,被天学家们称为会眨眼睛的恒星。在天学中,这种情况意味着它在发生食变,按理来说,这应该是一对双星。  相似文献   

11.
正太阳是一颗恒星,围绕它转动的行星有八颗。其中,地球上有人类。以太阳为核心,加上八大行星,以及其他众多小星体和宇宙尘埃,组成了太阳系。那么,在太阳系之外还有没有类似的星系呢?当然有喽,并且还不少。另一个"太阳系"——开普勒90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带着观测太阳系之外10亿颗恒星的任务,于2009年被发射到太空,避开地球环境的影响,专心致志地观测太阳系外的恒星,至今已经走过近十年的光景。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功勋卓著,它在遥远的宇宙发  相似文献   

12.
杨洋 《百科知识》2011,(11):28-29
人们一年中用肉眼所能看见的恒星总数仅6000颗左右,使用望远镜可以看见几亿颗恒星。科学家估算,宇宙里的恒星总数有3×10^2^3颗,比地球上的所有海滩和沙漠里的沙粒总数还多。银河系是一个庞大的恒星系统,其中的恒星超过2000亿颗。那么,浩瀚宇宙中,除我们的家园地球外,还可能有地外文明存在吗?这是许多科学家努力探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科苑鲜果     
100摄氏度的太阳恒星并不都是炽热无比的天体,也有一类恒星温度很低,发出的光亮也很微弱,它们就是褐矮星。褐矮星的温度可以低到什么程度呢?最近,美国一所大学的天文学家观察到了距离地球75光年远的一颗褐矮星,它的表面温度据估计竟然只有100摄氏度!这个温度只是地球上水沸腾的温度而已,它的质量也只有木星质量的6到15倍。它能算是一颗恒星吗?原来,褐矮星都是一些质量严重不足的恒星,它们在  相似文献   

14.
一个生命的开始在一颗绕着不知名的恒星轨道运转的彗星肚子里,一个只在显微镜下才看得到的外星人静静地躺卧着,正在安稳地休眠。在这片茫茫宇宙的某处,或许是一个像地球一样的地方——一个更大的目的地正在等待着这个微生物。它或许会变成线虫,或许变成一朵玫瑰,也没准儿会变成一位少年。生命毕竟还是顽强的,而且就靠着变化来保持活力。经过一段时间,引力发生了一些似乎是积极的,但又偏离常规的巧妙作用。于是,这颗彗星从它的恒星轨道里,就像弹弓上的石头一样被弹射了出来。在长达一亿多年的时间里,它静静地从恒星之间的漆黑而广漠的宇宙空…  相似文献   

15.
地球在自转,恒星也在自转,我们的太阳的自转速度是每秒2千米。如今,天文学家在大麦哲伦星系的蜘蛛星云中发现了一颗恒星,它的转速竟然达到了每秒600千米,是太阳的300倍!和这颗恒星相比,我们的太阳实在是慢吞吞。  相似文献   

16.
从字面理解,人们也许会认为超新星是出现于宇宙中的一颗新的星体。其实不然,超新星是某些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时经历的一种剧烈爆炸。超新星爆发之际,正是恒星毁灭之时。一颗古老恒星,做出一次最闪亮耀眼的“谢幕”,百万年后的今天,天文学家们仍能还原出它昔日的“辉煌”。  相似文献   

17.
<正>天文学家首次在一颗恒星的宜居带中发现了一颗与地球大小类似的系外行星。这颗被命名为"开普勒-186F"的系外行星,是迄今为止最接近科学家梦寐以求的宜居带天体的行星,即体积与地球接近,且环绕恒星的距离恰好适合液态水的存在。但是由于这颗系外行星所环绕的恒星是一颗寒冷而昏暗的红矮星,而非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因此天文学家认为,这颗系外行星更类似于地球的一个"堂兄弟",而不是"双胞胎"。这颗行星的直径只比地球大10%,围绕母星的公转周期为130天。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9):I0019-I0020
艺术示意图:恒星Gliese667c周围运行的“超级地球”。Gliese667c是一颗红矮星,它还有另外两颗小质量伴星。在这张图像里可以在远处看得到它们新浪环球地理讯北京时间6月27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天文学家们相信他们已经找到一个独特的系外行星系统,这个新“太阳系”可能拥有创纪录的3颗宜居行星。对恒星Gliese667C进行的最新观测显示,这颗质量约为太阳1/3的恒星拥有5~7颗行星,其中有3颗可以被归入“超级地球”行列。所谓“超级地球”比地球要大,但是相比海王星或天王星则要小得多。  相似文献   

19.
<正>双星系统在宇宙中很常见,这个很多人都知道,"三体"也有不少人听说过,那么5颗恒星组成的系统呢?最近,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250光年的大熊座发现了一个由5颗恒星形成的系统——人类发现的第2个5恒星系统。在这个5恒星系统中,其中四颗形成两个双星系统,这两个双星系统围绕着一个引力中心运转。更奇特的是,其中一个双星系统中还是"相接双星"——两颗恒星的轨道非  相似文献   

20.
谢懿 《百科知识》2010,(5):19-20
恒星就像普通人一样,有生老病死。当人质量的恒星走到其生命终点的时候,会以剧烈爆炸——超新星——的形式结束它“光辉”的一生。爆炸之后它会留下遗骸:一颗中子星或者一个黑洞。但如果这个遗骸比上质量太小无法成为黑洞,比下质量太火无法形成中子星,又会怎么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