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今日科苑》2010,(1):37-40
一、关于回归祖国 我是中国人,我到美国来是学习科学技术的。我的祖国需要我。因此,我总有一天要回到中国去的。我从来也没有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不属于人类。  相似文献   

2.
我想,对于您,我的名字是不重要的.大学毕业之后我去美国读商学硕士.现在,我正在作我的博士论文.离开祖国五年,怎么也忘不了河南省的山山水水.这五年之中,我一直在做一件事--认识美国那些最有实力的投资人.  相似文献   

3.
每当我们听到国歌奏响,看到国旗升起的时候,心里都会涌起一种自豪感。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对祖国的爱是各国公民的一种很朴素的感情,美国人也不例外,美国国歌的名字就是《星条旗永不落》。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对祖国怀有深爱的美国老百姓,居然频频干出焚烧美国国旗的惊人举动。他们烧国旗难道不犯法吗?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科学》杂志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篇文章说,华罗庚在中国人民的地位,有如爱因斯坦之在美国,我想这并不是说华罗庚的科学成就堪与爱因斯坦相比。但是在美国大多数人民并不知道相对论是什么东西,他也不清楚,但是他们为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所感动,中国的广大人民也一样,他们为华罗庚拖着病残之躯,走遍中国,到工厂,矿山、油田、农村,深入群众,为的是祖国建设尽自己的  相似文献   

5.
1986年7月7日,我访问了在美国赫斯特街口“老年人活动中心”的海外侨胞肖承祥先生。他是“人力专家”,我们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问题作过交谈,现将他的若干见解介绍于后。把十亿人力都开发出来就是国力的表现肖先生是江西人,对祖国、家乡和亲人有着眷念之情。他是技术专家,尤其关心祖国的现代化经济建设。他毕业于前中央大学物理系,研究电化冶金。四十年代来美国留学,现已年迈七旬。十五年前退休后侨居美国。退休前曾在联合国国际劳工局任职,职衔是“人力专家”。他曾帮助台湾和菲律宾制定过发展计划,着重是人力开发与训练计划。我  相似文献   

6.
1955年,我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刚成立的力学研究所。科学院当时已经定下由刚刚从美国返回祖国的钱学森先生来当所长,受组织委派,朱兆祥同志到深圳把钱学森先生接回祖国。那是国家早期的"海归派",当时前后相继有很多很有名的科学家从海外归来。力学所刚成立的时候,  相似文献   

7.
随着汽车逐渐普及到千家万户,中国汽车行业也迎来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而汽车设计方面的人才也越来越供不应求,严重束缚了行业的发展。为了民族汽车企业的振兴,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许春铁博士,毅然回国,受聘于长安汽车研究总院,加入到为祖国建设的新征程。福特精英情归"长安"许春铁于1988年留学美国,取得密歇根理工大学博士学位之后,进入美国福特公司工作。他不断积累经验,学习最先进的分析方法和技术,迅速成长为汽车减噪减震方面的领军人物。"虽然身在异国他乡,有着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但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始终没有忘记生我养我的伟  相似文献   

8.
有件事一直使我终生难忘。一次在美国因业务需要,想买一辆轿车,可骄横的美国人连产品说明书都不让看,从美国人那种轻蔑的目光中,我看到了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中的地位。一股强烈的爱国热潮涌上心头,我想了许多许多,中国人要想不被别人看不起,就要发展中国经济;中国经济的发展,要靠科技;科技的发展要靠教育。此后,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投资祖国的经济发展项目,一定要把中国的教育搞上去。  相似文献   

9.
一、情系 中华 1998年7月17日,一位年逾 花甲的科学家从美国来到北京。这里是她 魂牵梦绕的祖国,是她深情眷恋的祖国。她曾常 回到自己的祖国,努力为祖国做着自己的贡献,但这一 次却与以往不同,她要在祖国开展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她就是世界著名艾滋病研究权威曹韵贞教授。此时此刻,她的心情非常激动。  相似文献   

10.
王景  陈道隆 《科学中国人》2009,(2):F0002-F0002
香港人在北京,让人联想到北京人在纽约的句式。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家建设百业待兴。内地的改革吸引了一批香港人士来到北京“淘金”,他们带着对北京的憧憬来到了这片土地。本文的主人公也是一位香港人,也是千里迢迢地从美国回到香港.再由香港回归到了祖国的首都——北京。所不同的是.他不是”淘金”而来.而是为了“追梦”。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为实现自己的情感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