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前景化"修辞是莫言小说的一大特色。"前景化"是指通过变异将所要表达的语言从常规背景中"突出"出来,包括"偏离"和"平行"两种手段,"偏离"即打破语言规范,集中表现在对语义、语法常规的反叛。同时莫言具有很强的感觉意识,极力追求语言上的超验感知,善于结合语境制造出新奇陌生的感觉描写。笔者从"偏离"手段出发,探讨莫言代表作之一《蛙》词语层面与视听感觉描写层面的"偏离"及其"前景化"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2.
莫言是新时期著名先锋作家,是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敢想敢写,其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汪洋恣肆、绚丽多姿的"前景化"语言,成就了大量的语言前景化现象。本文通过葛浩文先生翻译的《生死疲劳》,展现译文中如何体现莫言的前景化语言平行原则。  相似文献   

3.
莫言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大胆的语言活用,形成了大量的语言前景化现象。通过举例分析其小说《生死疲劳》中的词汇前景化、语义前景化、语域前景化和方言前景化现象以及葛浩文先生如何再现莫言的前景化语言的,并认为对于前景化语言,译者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确切地传达其意义,并尽量保留原文中的前景化语言特色和风格,让异域读者能体会到其中的美感。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先锋小说语言的"前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体学中的"前景化"是指人们通过语言的变异,将一部分语言从"背景"中凸显出来."前景化"理论解释文学语言何以具有美学魅力,以及文学语言构成与运作的复杂机制.新时期先锋小说语言的"前景化"包括了"偏离"和"平行"两种形式.在"偏离"中,作家通过对常规语义和语法的违背来凸显语言效果;或者通过使用俗语或方言、文言等语体词实现对书面语传统的反叛;也有的作家通过语言的杂色化(使用粗粝、丑陋的语言)达到颠覆传统文体的目的."前景化"中的"平行"则是指文学语言中对等原则的使用.新时期先锋作家大量使用了重复、排比、语义呼应、在结构与音律上的对等、照应等手段.总之,本文从"前景化"理论出发,探讨了新时期先锋作家的修辞策略,同时也揭示了先锋文学语言构成和运作的复杂机理.  相似文献   

5.
徐伟 《海外英语》2011,(15):204-206
该文研究前景化理论在分析小说文体特征方面的应用。通过对于詹姆斯·瑟伯小说《华尔特·密蒂的隐秘生活》这一文本进行分析,综合从质的偏离和量的偏离综合分析小说文本中的前景化现象;同时通过分析证明小说中的前景化使用达到了以下三方面功能:虚实对照,巧妙结合梦境与现实,夸张幽默效果的实现。可见,瑟伯借助前景化的语言手段有效地表达和深化了主题,勾画出一个游走在英雄与懦夫,绚丽的梦幻与沉闷的现实之间的形象。  相似文献   

6.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店名研究已成为社会语言学的重要课题。"前景化"是近年研究文学语言的一个新的视野与角度,店铺命名本质上是一种语言艺术,"前景化"修辞同样适用对社会语言的阐释。徐州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商贾云集,店名棋布。笔者实地考察了徐州市区主干道商业街并用笔和相机忠实记录了600余店铺名称,梳理其中的文字信息,从"前景化"角度探讨其修辞特点、效果、动因及语用策略。"前景化"策略具体有"偏离"和"平行"两种形式:命名者一是通过字型、语音、语义的偏离颠覆传统;二是运用对等原则,在语音、词语、书写三个层面使用"平行"手段。徐州店铺名称"前景化"修辞运作动因主要有语用动因、认知动因及语义动因。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语言偏离常规,造成语言前景的角度分析《卖花女》中语言前景的辨识和翻译,指出翻译是否保留前景化主要取决于语言前景是否关系文章主题及译入语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8.
儿童文学作品通常使用诸多前景化语言来增添趣味性、丰富角色形象和吸引儿童读者的阅读兴趣,儿童文学翻译应达到等值效果。本文基于数量前景化和质量前景化,从词汇重复、句式排比、风格偏离和语义偏离四个角度,对比分析了儿童文学作品《夏洛的网》康馨译本和任溶溶译本如何处理前景化语言,实现等值效果。  相似文献   

9.
语言变异是指语言偏离语言常规的语言形式.在文学作品中恰当地使用变异,可以增强表达效果.本文从词语的超常用法、超常改装和奇妙的词语组合三方面来分析莫言的小说<红高粱>中的语言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国内首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成功当中不可忽视的是译者葛浩文的翻译。前景化来源于俄国形式主义思潮,与图形背景理论中的突显性原则相似。Leech提出了语言常规中的偏离,并对其进行了分类。《生死疲劳》是葛浩文的翻译代表作之一,前景化现象表现在译者以"异化"为主的翻译手法上。  相似文献   

11.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文坛上著名的意识流作家之一,为意识流小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前景化是指通过对标准常规的系统违反来达到独特艺术效果,从而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提到前景位置以引人注目的表现手法。意识流小说往往描写人物混乱流动的意识,因此在语篇上常常表现为词汇组合、句法结构、语篇结构、叙述模式等多层面上偏离常规的前景化特征。本文拟从前景化的角度分析《丘园记事》这部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体现出传统小说向现代小说过渡的特征的小说中人物的对话与主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莫言结局     
莫言在他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里,对传统叙事、意义、审美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甚至颠覆.在终结这些的同时,莫言用自己的方式重塑了自己的独特的叙事原则、意义、立场和审美原则.狂欢化和戏谑化的语言使整部小说笼罩在彻底的反讽和张力之中.这部有着新颖独特视角的小说彰显了莫言小说创作所能达到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13.
海明威把偏离和重复的手段巧妙地运用在了"白象似的山峦"中。他模糊了戏剧与小说的界限,赋予了对话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词汇和句子的大胆重复在帮助刻画人物的同时,更是有力地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解读小说的这两个前景化特征就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透视小说的主旨与魅力。  相似文献   

14.
“前景化”是诗歌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亦是诗歌文体的独特性所在。诗歌语言的前景化主要是通过语音偏离、词汇偏离、句法偏离和书法偏离的形式得以实现的,“前景化”的诗歌语言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前景化理论为理解诗歌提供了依据,能帮助读者更好地鉴赏诗歌,发现诗歌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文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前景化是诗歌语言的显著特征。在诗歌赏析和理解的过程中,前景化在诗歌创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秋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精品之作,语言精妙,秋日在济慈的笔下显得尤为鲜活灵动。文章从语言变异的角度探讨诗歌《秋颂》中前景化的特征,聚焦诗歌语言中的偏离常规的变异现象,旨在深入领会诗歌内涵。  相似文献   

16.
《许三观卖血记》中的人物对话是一种很特殊的对话方式,反映了余华小说精湛的前景化语言技巧.而基于达尔文进化论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模因论为研究余华语言的前景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小说中,主人公的很多对话都体现了语言模因的特点.以模因论为视角,从语言模因的复制与传播为出发点,从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两方面来分析小说前景化语言.  相似文献   

17.
莫言独特而丰富的人生经历赋予了其小说独特的语言特色。莫言小说生动形象、幽默讽刺、陌生新奇的语言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对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本文探讨莫言小说的移就修辞并分析归纳移就修辞在莫言小说中的使用特色。  相似文献   

18.
《生死疲劳》是莫言新近力作,作者力图通过这本书实现小说语言表达上的另辟蹊径,通过对该小说从熟语、句式、辞格等角度分析其既传统规范又创新变异、恣肆狂放的文风以及恢弘厚重的语言表达效果,可见此小说的语言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19.
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具有巴赫金所分析的狂欢化文学的各种特征。这部小说在魔幻现实主义之外,从巴赫金的"复调""狂欢化"等理论中汲取养分,创造了一个"狂欢化"的世界,构筑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狂欢化"小说空间。小说中的叙事结构、叙事语言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等等,无一不流露出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20.
莫言小说的创作基础是历史观。历史观不仅决定了莫言的英雄崇拜情结,而且使莫言小说的历史叙事传奇化、人物塑造英雄化。莫言小说的英雄主义给新时期文学注入了强者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