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北京时间六月三日清晨)从肯尼迪航天中心顺利升空。一台由中美等国家合作但关键部件是由中国科学家设计制造的宇宙探测器——阿尔法磁谱仪AMS也随之进入太空。 “发现号”航天飞机此次飞行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一系列  相似文献   

2.
科技信息     
阿尔法磁谱仪探测暗物质取得阶段性突破中国科学家贡献突出中国科技网讯放置在国际空间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AMS)立功了。美国媒体2月20日报道,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丁肇中透露,AMS首批数据的分析报告将在几周内发表。根据普遍预期,该成果将有助于理解暗物质  相似文献   

3.
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4月3日晚公布了其主持的大型粒子物理实验——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的首批研究成果,使人类对宇宙中暗物质的认识更进了一步。中国科学家参与了这项国际重大科学工程,并在其中作出  相似文献   

4.
反物质、暗物质之谜是悬浮在物理天穹之上的四朵“乌云”之一。所谓四朵“乌云”,是指物理学最前沿的研究课题,也是困扰全世界物理学家的物理学难解之谜,其中还包括类星体的超高能量、寻找自由夸克、超引力和超对称。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科学家与各国科学家一起,正在携手解读这朵“乌云”。阿尔法磁谱仪——人类第一次太空物理实验阿尔法磁谱仪是以探索空间反物质、暗物质和载人探空过程中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为主要目的的大型国际合作科学实验项目,是人类送入宇宙空间的第一个大型物理探测仪器。目前,阿尔法磁谱仪实验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5.
1998年6月2日是令人激动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里人类首次把重达3吨多的“阿尔法磁谱仪”(AMS即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用航天飞机送上了太空,开创了人类探测反物质的新纪元。根据目前公认的大爆炸学说,宇宙是在大约150亿年至20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中形成的,宇宙间的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6):I0001-I0001
中国科学家贡献突出 中国科技网讯放置在国际空间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AMS)立功了。关国媒体2月20日报道,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丁肇中透露,AMS首批数据的分析报告将在几周内发表根据普遍预期,该成果将有助于理解暗物质的构成。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I0007-I0008
中国科技网讯目前中科院高能所的科学家正在做有关阿尔法磁谱仪(AMS)两个能谱的研究,一是测量电子的能谱,另一个是能同时测量电子和正电子的能谱,  相似文献   

8.
山东大学给阿尔法磁谱仪特制"保温服"中国科技网讯"在太空运行的第一年,AMS(阿尔法磁谱仪)已经采集了160亿个宇宙射线数据,这远远超过了在20世纪收集到的宇宙射线数据的总和"。在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由丁肇中教授发起的阿尔法磁谱仪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以下简称AMS)的国际合作的发展历程和中国科学家所做的贡献,并探讨AMS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天文学界和物理学界,有一个困扰现代物理学发展的重大难题,它就是被科学家称为"世纪之谜"的暗物质。4月3日,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在日内瓦欧洲核子中心,首次公布其领导的阿尔法磁谱仪(以下简称AMS)项目在历时18年后的第一个实验结果:AMS已发现超过40万个正电子,这些正电子有可能来自于脉冲星或者人类一直寻找的暗物质。据了解,这是目前世界首次在太空中直接观测、分析到的高能量反物质粒子,让人类首次打开了一扇从太空观测宇宙射线的大门,人类对暗物质的理解和检测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