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问: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隆重推出了“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成功计划”,请问成功计划是什么?答:“成功计划”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人人能成功。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必须坚决克服用‘一个模子’来培养人才的倾向。”朱镕基总理也强调:“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成功计划”正是突破以高分升学为单一的成功标准,在实践中探索适合当代青少年的多种成功模式,让广大青少年都在健康成长中取得符合自己实际的成功。问:为什么要搞“成功计划”?答: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  相似文献   

2.
《纲要》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这一理念无疑使中小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各校只有破除传统观念,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才能使基础教育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3.
探索新方法,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遵循自身的教书育人的规律,才能具有实效性。本文探讨了“以知识教育为依托实现科学价值观教育”、“以能力培养促进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德育各环节相互配合、补充和促进的系统运作”、“‘两个课堂’和‘两个队伍’相结合”、“教书育人过程中德育主客体交替与互动”、“鼓励个人多样性价值取向与坚持主导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等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人们正在从各个不同角度研究新世纪的教育问题。一条重要的思路是:从21世纪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及劳动者素质要求的变化入手,研究并提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策。本大试图沿着另一条思路探讨“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21世纪教育”的问题,即从高技术发展可能引发未来“教育形态”的“根本性变革”入手,研究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效对策。本文提出了五点思考。其一,“未来的大学图书馆将是什么形式或状态?应当如何建设”?其二,“未来的大学实验室将是什么形式或状态?应当如何建设”?其三,“未来的大学,‘班级集体授课’形式还存在吗”?其四,“未来的大学会不会变成集‘教学指导中心’、‘学习研讨中心’、‘教学实验中心’、‘科学研究中心’和‘考试中心’等使命于一身的‘高等教育中心’”?其五,“能否借鉴‘生产一代,开发一代,研究一代’的经营战略,在执行高教‘九五’计划,完善2010年远景规划的同时,着眼于更长远的目标,开展一点构建‘新教育形态’的探索性工作”?通过以上五点思考,旨在为优化配置未来的教育资源,为确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迎头赶超”战略,提供某些可供参考或比较之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李琼 《湖北教育》2010,(6):46-46
如何让电子备课有效发挥作用?首先要“从转变观念做起”,备课方式的改革意味着评价和检查的制度也要随之更新;“给电子备课解‘锁’”,才能使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激活点;加强监控和管理,才能“变‘方便面’为‘营养餐’”;当然,还可通过做“加减法让电子备课成精品”。  相似文献   

6.
《中国德育》2013,(17):F0002-F0002
潍坊广文中学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重视教育教学创新发展,不断探索素质教育具体实施模式,走出了一条适合学校特色、教师特点、学生特长的“适才教育”之路。适才教育,即“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包括两个基本要义:“因材施教”,全力提供适合每个学生成长的教育:“因需而教”,全面奠定适应各类人才发展的基础。具体开展有五条途径:学生适学,教师适教,全员适位,家庭适导,学校适所。  相似文献   

7.
有位学生向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卖炭翁’中的‘翁’字是什么意思?”“老头呀。”古代人称多大年纪为‘翁’?”“六十岁以上吧。”“六十岁以上男子只能称‘翁’吗?”“不,还有‘叟’,‘父(甫)’,‘花甲’,‘古稀’,等等。”“不能称‘公’吗?”“不能,‘公’是对中年男子的敬称。青少年男子一般敬称为‘郎’,老年男子一般敬称为‘翁’。”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时代正在到来。大学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场所,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美国著名学者卞斯特斯指出:“如果说知识信息是新的世界经济中的‘电流’,那么大学就是产生这种电流的‘发动机’之一。”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教育成为社会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满足产业结构升级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日益增长的关键。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这是适应和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所在,也是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那么,大学如何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9.
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而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所以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因此,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研究学生,探究学生的内心世界、情感世界。其次,要研究教师自身,要探究自己是否适应学生、如何适应学生,能否赢得学生的爱?再次,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探究新教材,不断地补充更新自己大脑中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教师、教材”进行‘三位一体’综合探究。下面我就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薄见。  相似文献   

10.
<正>顾润生:“‘为公益民’价值引领下的‘小红帽’行动”项目的实施背景是什么?尤吉:江苏省无锡市育红小学已有百年办学历史,学校始终把培养具有“自治、互助、有担当”精神的学生作为育人愿景。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育系统关于新时代学习弘扬雷锋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施方案》等文件中多次指出,要“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要“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干部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崇高理想追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最早提出“创新教育”的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该所于1998年开始筹备了一个有20个单位参加的全国性的课题研究,把该课题取名为“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后来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创新教育”就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了。关于什么是创新教育,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阎立钦提出:“目前我们对‘创新教育’下的定义是: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认真做好‘普及’工作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  相似文献   

12.
科创教育作为被赋予人类科技创新活动内容与特征的教育过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认识、理解科学技术并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创新创造的能力,是从小培养科创人才的重要途径“。创中学”是青少年科创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吸收杜威的“做中学”思想、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后迭代演进而来,倡导在创造中学会学习、在创造中学会创造,强调学习过程、实践过程和创新创造过程的统一。本文基于青少年科创教育“创中学”的概念及特征分析,借鉴国际创造力教育的典型经验和研究成果,尝试通过构建“创中学”综合课程设计的“双螺旋模型”“、创中学”学习过程的“飞轮模型”和基于“创中学”学习共同体的评价模型,创新科创教育的本土实践方式,助力党和国家科创人才早期培养。  相似文献   

13.
3月15日 晴 如果有人对你说:“生活中,没有所谓的‘犯错’,只有‘经验’,成长是一个‘错了再、戚’的过程。‘失败’的经验和‘成功’的经验一样可贵。”你会感到惊讶吗?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最好的教育’就是培养创新人才。”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下面,就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1.质疑问难中培养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促使他们把在学习中遇到的不懂问题和不同见解提出来,学会“问”,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如在教“梯形认识与面积计算”时,先出示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教学中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才能让孩子得到全面发展。如何营造创新型教师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相似文献   

16.
《教育》2009,(3):27-27
观点速货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创新型教师和其他专业的创新型人才一样,需要具备创造性的思维品质、人格特征、价值取向和价值理想,是以创新精神来从事教育实践工作的人。创新型教师又是培养其他类型创新型人才的专业工作者,需要认识和掌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明了和应对创新型人才成长过程中所碰到的各种困难、阻碍和挑战,科学而有序地选择提高青少年创造性素质的模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关于创新型人才选拔与评价,我重点围绕四个问题来报告个人的思考与实践:第一,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后,是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创新教育?第二,什么是创新教育?其本质是什么?第三,创新教育适合每个人吗?是人人成长的最好教育吗?第四,创新教育如何才能颠覆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18.
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对于“创新人才”的概念,不宜复杂化,笔者倾向“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个表述。如何表述并不十分重要,关键要搞清楚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以便于有针对性地施于教育进行培养。这些基本素质应包括: 1.要有积累、运用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经验的能力。创造不是凭空臆造,只有在综合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发现新问题,作出新判断,产生新思想。 2.要学会学习并养成不断学习、猎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习惯。学习化社会必须敏锐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振兴国家的关键,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工程。当今世界,信息时代知识的爆炸和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达到“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目的,育人往往需要遵循人才自身的成长规律,而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也就是按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再以形成的理论知识能动地指导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和丰富新的理论的认识路线去学习和锻炼,以不断提高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这个认识路线对如何培养新世纪人才起到了强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教育微语录     
主持人:如今,虽然大学录取率不断提高,但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师生们并没有感到越来越轻松,浮躁的心态、功利的追求早已传染到教育领域,各种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伪教育”现象也层出不穷。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您,认为究竟什么才是教育的“真”?当前教育中又存在着哪些“伪”?如何“去伪存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