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许珂 《小学语文》2014,(6):28-29
童话,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体裁之一,它是以幻想、夸张、拟人为手段来编写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虚构故事。根据童话的特点,我们在童话教学中尝试让学生以童话的方式学习童话。  相似文献   

2.
童话是学生特别喜欢的一种文学样式。统编语文教材对童话教学特别重视,在篇目上较以往版本明显增多。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倾听、欣赏、传播等方面进行构想与设计,引导学生深入感受童话的特点和魅力。这样教学,能更好地凸显童话这一文体的特点,提升童话教学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童话具有语言生动形象,故事曲折离奇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顺应儿童的心理爱好等特点,采取读、讲、演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快乐学习童话,以提升童话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4.
童话是一种以儿童为主要阅读对象的文学体裁,因其故事情节丰富多彩、生动离奇、引人入胜,契合了儿童的认知特点、思维方式,而备受儿童欢迎。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实施高效化教学策略,实现童话教学的目标,使学生在童话所给予的美好熏陶中,语言能力得到提升,想象力更加丰富,善恶标准更加分明,思维更加开阔。  相似文献   

5.
董敏 《考试周刊》2014,(51):40-40
童话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体。在小学语文的童话教学中,要突出其文体特点,对学生实施教育。创设童话情境,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减少道德训诫,可以更加突出童话的审美功能。在进行童话教学时,可以通过故事表演和续编童话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培养其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童话具有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要利用童话的这个特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想象人物行为,推测情节发展,结合环境想象即时情境,这能促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提升,更好地感受童话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童话是学生特别喜欢的一种文学样式。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童话故事。教学童话类文本,教师要基于童话的特点,从情节、人物和情境三方面入手,着力引导学生理解童话的趣味性、言语特点和真实性,让学生走进童话故事,体会文本角色特点,领会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小学第一学段童话教学需要关注其文体特点,创设情境展开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启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可以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语境中学习字词。情境的创设主要表现在创设情境阅读童话,在童话语境中认识字词,在故事情境中写生字。可以通过讲故事,游戏,角色体验等形式创设童话情境。  相似文献   

9.
本次口语交际是根据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童话”为主题的单元阅读学习之后,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学习活动,此时学生对童话的内容、特点有了基本的了解,对童话故事有了一定的兴趣。通过本次——讲童话故事比赛这一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童话的特点,培养学生读童话、讲童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乐于表达,易于表达;感受童话的魅力及讲童话故事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正>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占很大比重,这些童话富有情趣,深得童心,它是一种完全虚拟的文学,所涵盖的知识面很广。童话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知识童话,向学生介绍动物、植物、生理及天文知识等,如《小壁虎借尾巴》;一种是教育童话,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如《小猴子下山》;一种是神奇童话,表现追求幸福、勇敢斗争的奇人奇事,如《齐天大圣》。有丰富的幻想是童话最突出的特点,教学时要根据童话课文的特点,合  相似文献   

11.
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蕴含的道理,感受童话的特点,尤其是童话奇异荒诞的魅力、人物的形象设计、故事情节的离奇,是《去年的树》一文的教学重难点。我们可从文体角度引领学生品味童话语言,感受童话内涵,体会童话特点。  相似文献   

12.
童话具有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内容形象塑造,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情节曲折性的特点。所以在小学语文的发展过程中,童话教学逐渐被引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含有大量的童话内容,并且通过对童话教学的实际运用,发现童话教学中还存在几点需要反思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童话是一种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体裁,因其内容丰富多彩、情节离奇,更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所以受到儿童的广泛欢迎。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符合儿童的特点,收纳了很多童话体裁的课文。教师在童话授课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课文的内容,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率和目标,使学生沉醉在童话世界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本文主要对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应用策略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的想象极富于现实性。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童话体裁的文章占了很大的比重。我在近几年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也经常在探讨:如何根据童话作品的特点来进行童话教学.呢?根据童话作品独特的表现形式,必须教法因文而异。我在童话作品的教学中采用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我就童话作品的特点及教学方法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故事幻想性童话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幻想性。童话虽然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但其本身是通过作者丰富的想象虚构出来的。因此,学生在学童话时,他们的思维活动必然会很自然地被作品内容带入一个幻想世界中。如《狐狸和乌鸦》讲一只狡猾的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一片肉的故事。学生在学时一定会醉心于一连串的想象中:真有那么狡猾的狐狸吗?真有那么爱听奉承的乌鸦吗?……教学时,教师可让小朋友想想:狐狸为什么要对乌鸦说那么多好听的话  相似文献   

15.
“童话引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张玉梅兴趣是学习的先导,“童话引路”是利用童话的生动、具体、形象,符合儿童的心理及生活等特点,将语文知识中的童话寓于数学教学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及其具体特点,创设情境,适时适当地利用“童话引路”培养学生广泛...  相似文献   

16.
阅读童话同阅读其他体裁课文一样,也有字词句篇的共性要求。但是童话因其自身的文体特点,指导学生读童话,除指导把握共性之外,重点应放在其文体个性上。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丰富儿童文学素养,加强对童话的阅读体验,对童话文体的鲜明特征有清晰而全面的掌握,能根据童话文体特征,结合课程目标,制定能反映童话文体特征的语文教学目标,并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童话作为一种特别的文学体裁深受大多数儿童的喜爱,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小学生。《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外国童话故事书享誉世界,因为其中故事所表达的积极正面能量且故事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和美感价值,童话已经成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该内容在语文课本中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小学生对语文课文的阅读兴趣,教师就要以此为契机利用各式教学方式积极展开丰富的童话教学活动。本文就童话的特点和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对童话教学策略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犤教学设想犦安徒生的这篇童话,语言文字浅显易懂,故事内容荒诞有趣,但是童话所蕴涵的深刻的思想性却往往被忽视。这篇教学设计的侧重点是培养学生赏析童话的能力,通过朗读、讨论、品味、表演、写作等,引导学生理解童话的创作手法、深刻内涵以及创作意义。犤教学流程犦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请大家说说自己读过的童话。《白雪公主》《灰姑娘》《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一定会勾起大家许多美好的回忆。我们喜欢童话,是因为我们在童话里找到了理想。引导学生认识童话这种体裁,思考童话的特点。从童话转到童话作家,引导学生从生平、作品…  相似文献   

19.
童话是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往由于没有去全力理解儿童,忽视了从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出发,使童话教学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功利化和表演化两种倾向.语文教学功利化的主要表现一是受语文工具观的影响,将童话教学作为语文知识技能训练的手段;二是过于强调道德教化和思想教育的使命.表演化就是不根据童话的具体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而是为形式而形式,为表演而表演.  相似文献   

20.
童话是一种相对特殊的文体,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描述,十分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从精心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角色扮演、带领学生品味鉴赏、强化教学内在连接、引导学生创作童话、开展童话游戏活动六个方面来开展童话教学,引领学生感知童话人物形象、提炼童话价值取向、体悟童话文学意蕴,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