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93年,杰克·史邦德出生于一个贫寒之家。为了生存,18岁的杰克来到了一家大家具厂做技工,待遇不错。他干得很卖力,加上祖传的木工手艺,不到2年的时间便升为领班,不久又升任为家具厂的厂长。然而,1929年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却让杰克的工厂倒闭了,他在工厂的投资不但全部告吹,而且成了一个失业者。“我现在是跌倒了。”他默默地告诫自己,“但这正是需要我拿出勇气的时候,一切从头开始吧!”杰克决定重新开创自己的事业。1931年,经济大恐慌的形势似乎好转了一点,但在这个时候开设一家新公司,在很多人看来,还不是时机,尤其开设家具公司,更不合时宜…  相似文献   

2.
受伤的蜂鸟     
<正>妻子玛丽安很爱鸟,她可以在阳台上一待就是几个小时,只为等候一只蜂鸟的到访。我家订有《鸟语花香》杂志,还买来里面推荐的喂鸟器,只是鼓捣半天,才引来一只小鸟。等候小鸟前来安家的过程很漫长,一旦等到令人格外兴奋,就像等待唐·梅里尔的作品。我在他的网站上下了单,只为给妻子一个惊喜。唐是手工吹制玻璃的大师,不知道今天送到我手上的是一件什么样的作品,我满怀期待,想象着妻子惊喜的模样。待我小心翼翼地打开纸盒,拨开填充在内的泡沫塑料,发现里面还有一个小盒子,像圣诞节睁大眼睛到处寻宝的孩子,我的心跳越来越快,等待着宝贝璀璨登场的那一刻。  相似文献   

3.
从三藩市驱车北行,过金门大桥上37号高速公路东行,约1个小时便抵达索诺马县城,这是加州一个颇具历史意义的地方——美国独立前墨西哥人统治时的首府。索诺马县城距杰克·伦敦故居约15公里,经过索诺马山的一个缓坡,便到了杰克·伦敦故居——杰克·伦敦纪念博物馆。这里林木葱郁,流水潺潺,十分幽静。杰克·伦敦说:“我之所以来到这里,是我厌倦了城市生活。我要在这块美丽而原始的土地上定居。”自然,由于这里“幽深的峡谷,茂密的森林和终年不断的泉水溪流”,深深地吸引了他:“我需要的,是在乡间有一幽静处写作;在自然中生活并得到我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4.
他于1876年1月14日诞生于旧金山。假若在他襁褓时他的生父不去世的话,他可能姓钱尼,由于他姓了继父的姓氏,因此世人都知道他叫杰克·伦敦。他的继父约翰·伦敦是来自美国东部地区的一个流浪汉,曾做过木匠、建筑工人、缝纫机代理人,开过膳宿公寓,当过菜农、小商店主。他的母亲弗洛拉是俄亥俄州马西隆城名门威尔曼家族的一个不肖后裔,是个占星  相似文献   

5.
坚守梦想     
我朋友蒙提在圣思多罗有个养马场。我常借用他的房子举办募款活动,为危机青年项目募集资金。上次活动时,他在介绍我时说:"我想告诉大家为什么让杰克借用我的房子。这故事跟一位年轻人有关,他的父亲是位驯马师,他从小就必须跟着父亲东奔西跑,从一个马厩到另一个马厩、从一个赛马场到另一个赛马场、从一个农场到另一个农场、从一个养马场到另一个养马场,结果,男孩的高中学习时断时续。一次,老师让他写一篇作文,题目是长大后的愿望。"  相似文献   

6.
2003年10月,伦敦大学语言学院教授杰克·哈德森收到了一份电子邮件。信的作者姗姗来迟地回应了哈德森几年前在因特网语言论坛上提出的一个问题:在通晓多种语言的人当中谁在语种数量方面创造了世界纪录?而作者回答他:很可能是我的祖父。信的作者现在生活在美国并要求在媒体或者因特网上隐去其姓名。他告知,他的祖父是意大利人。20世纪初头一个10年他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移居美国。从来没有在学校里学习过,但是非常轻松地掌握了多种外语。到告别人世时为止,一个目不识丁的西西里人已经会说世界上70种语言,其中有56种会读写。当这个非凡的人20岁…  相似文献   

7.
闻名世界的美国作家杰克·伦敦(Jack London,1876—1916),有一次偶然与美国司法部门发生了冲突,在一场他认为必胜无疑的官司中彻底败诉。  相似文献   

8.
四条使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的良策胡利奥·伊格莱西亚斯是马德里的一名专业足球运动员,但一次车祸结束了他的足球生涯,使他瘫痪达一年之久。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护士送给伊格莱西亚斯一把吉他,帮他消磨病榻上的时光。尽管以前他并不渴望搞音乐工作,但后来他却在流行音乐领域取得巨大成功。伊格莱西亚斯的车祸事故是他生活上的分水  相似文献   

9.
邓笛 《世界文化》2004,(2):13-13
上大三的时候,我选修了《市场营销》这门课,执教的是一个脾气古怪的老教授。在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上,他首先作了自我介绍。他说,他的名字很好记———杰克·威克(JackWickert)也就是柳条椅上坐了一个鬼(因为英语有一个表示鬼的词是jack-o'-lantern,而Wickert的读音与意为柳条的词Wicker相近);然后他对我们提出了要求。他说,他会围绕课本和大纲授课,但是他不会照本宣科,他课上用的实例都将是从别的途径搜集到的,至于课本上的实例由于大家都能看得懂,他就不再介绍了,但大家课后必须自己阅读,因为这些实例对学好这门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他的确…  相似文献   

10.
梅里尔冻得脸色灰白。她正在扮演影片《斑鸠菊属植物》中一个冻死在一家低级客栈里的衣衫褴楼、被社会遗弃的人。在拊这个镜头半个多小时以前,她一直极度痛苦地抱着一大袋冰块以体验变成一具尸体的感受。杰克·尼科尔森扮演这位被社会遗弃的妇女的情人。他正号啕大哭,同时,摇着她的身躯。可是,一个又一个镜头拍完之后——甚至在两个镜头之间——梅里尔就象冻结的鲐鱼一样,只是躺在地上。摄影组的一名成员惊慌地低声问导演赫克托·巴本科,“出什么事了?她停止呼吸  相似文献   

11.
你一了解他的各种各样的冒险生涯,就会知道为什么他的长篇小说叫《荒野的呼唤》。街道顽童——罐头厂童工——蚝贼——水手——流浪汉——淘金者——社会主义的鼓动者——随军记者——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虽然只活了40岁,可是他的冒险经历却十分丰富,甚至比我们活140岁所经历的风险还要多得多。关于他的故事,他都写进自己的作品里,如果想知道,只要读一下他的小说就行了。杰克·伦敦的冒险经历有许多实际上并不如说的那样有趣。他小时候名叫约翰·格里菲思·  相似文献   

12.
2月的欧洲仍旧春寒料峭,但科隆这座美丽的小城早已挤满了各处赶来的人,身着奇装异服,加入狂欢节的队列。眼前的一切,使德国与"严谨"、"稳重"再无关联,就连科隆大教堂也不得不微笑着俯瞰这一年一度的恣意欢谑。在荷兰交流学习的我,早在年前便做好了参加这次盛会的准备。这种渴望的强烈让仅两个小时的旅程变得格外漫长。不过从走下火车那一刻起,我便知道,一切的准备和等待都是值得的。  相似文献   

13.
魔术师的爱     
有一天,小镇上来了一位先生.他变了一个魔术,在人们心中烙下了一个深深的印记. 天刚刚亮,朦胧的雾气笼罩着大地,笼罩着小镇的房屋.偶尔有几声叫卖声.隐隐约约中一个中年男人,他挑着担子,迈着轻捷的脚步,正走在小镇唯一的繁华路口.显然,他的担子并不重.他找了块干净的地方,放下担子坐了下来,巴嗒巴嗒地抽起烟,等待着雾气的散去.  相似文献   

14.
挽棉  甄春亮 《世界文化》2006,(12):30-32
他们在繁华背后转身,终于看见寂寞之中的温暖。他们今生只能擦肩而过,等待下一个五百年的轮回。他抽Camel牌的香烟,姿势淡定而又模糊。有微蹙的眉头和一身利落的黑。常常隐在地铁站昏暗的角落中,不看人亦不看风景。烟雾包围住他那张棱角分明的脸,像是隔了一世的恩怨情仇。她每天买一纸杯纯牛奶,一口气喝完,像是一头缺水的小兽。银耳环在酒红的头发间忽隐忽现,如同她年轻而躁动的灵魂。一只泰迪熊被挂在书包后面,跟随她走过了无数的城市。漂泊,继续漂泊。他习惯了如此的生活,周而复始,等待地铁以及生命中的惊喜。偶尔去跳一夜的舞,喝少许的…  相似文献   

15.
与一般美国人乐观、豁达的性格相反,杰克·伦敦的作品总透露出痛彻肌骨的孤寂、悲凉,直通生命的意义和人性的本质。这可能与他颠沛流离的生活历程有关。《一块牛排》是杰克·伦敦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之一。其开篇向我们展示的就是一幕阴郁的场面:职业拳击手汤姆·金曾经显赫一时,然而荣誉的光环会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黯淡。留下的只是难愈的病痛和醒目的疤痕。人到中年的他,面对的不仅是精神上的沉重打击──体力衰减造成一系列比赛的败绩;物质上也遇到了灭顶之灾,他由往日的奢靡陷入困顿。傲气与激情被生活的旋涡吞噬殆尽,他惶惑自…  相似文献   

16.
最平易近人的美国民族英雄,勇武精神长存的“冠军”。1971年,在纽约麦迪逊广场公园的拳击馆内,穆罕默德·阿里对乔·弗雷泽的首次拳击赛开始前,著名的拳击家们正被一一介绍给观众。不知怎地,前排一张久已为人们所熟悉的面孔被看漏了。但观众们知道他在场,拳迷们齐声呼道:"我们要见见登普西l我们要见见登普西!"当杰克·登普西终于跨上拳击台时,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大有撼动拳击馆之势。对于无数美国人说来,杰克·  相似文献   

17.
正他是一个科学怪才,一生嗜赌成性,行为怪异,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学者。他精通医术,还在数学、物理、占星学等诸多领域造诣颇深,被誉为和达·芬奇齐名的百科全书式学者。他就是吉罗拉莫·卡尔达诺,其人生经历堪称传奇。作为占星学大师,他曾经推算出自己的死亡日期,然而当那一天来临之际,他却毫无死亡征兆,于是他便做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吉罗拉莫·卡尔达诺(Jirolamo  相似文献   

18.
木子 《世界文化》2005,(8):12-13
西班牙名画家毕加索于1973年逝世,享年91岁。他的最后一幅自画像是在他去世前9个月完成的。在这幅蜡笔画中,毕加索创造了一个令人畏惧的形象:一双似乎因惶恐而睁大的眼睛,紧闭的双唇,憔悴的脸庞衬着鲜明凸出的颧骨——完全不同于他那实际上看起来像个保龄球的脸。这是毕加索对其内心的刻画,那是一个凝视着死亡深渊并带着悔恨思考自己生活的男人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20年前,7月的一个闷热深夜,我的丈夫马克去世了。那时他24岁,风趣、机敏、一头浓密的棕色头发向额后梳理着,非常潇洒。他爱我,对此我深信不疑。在我保存的照片上,他总是一副诙谐的神态,仿佛刚同谁开过玩笑似的。他去了,在我们结婚九个半月后他永远地去了。就在看到他死亡证明的那一时刻,我一下子懵了。我没有丝毫的心理准备。任何人也不会有这样的准备,因为不幸并非有计划的旅行,它是无尽的寂寞与孤独。人们问我,“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吗?”“谢谢了。”我回答说。我不知道说些什么来感谢他们。但无论怎样,谁都无法阻止死亡…  相似文献   

20.
《世界文化》2014,(5):1-1
<正>她为我而来,甚至在我到达人世之前,她就已经准备好了,爱我,就是她生命的主题。"她是新生儿能收到的最好礼物了。"我的爸爸把白褐相间的小毛球捧在手心里,任小猎狗在他的掌心里扭动着柔软的身躯。爸爸的动作是那样轻,就像捧着一个珍贵的水晶花瓶。他们俩互相感知着对方的体温。很快小狗就跟爸爸熟悉起来,安心地趴在他的掌心里不再动弹。从那一刻起,爸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