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贴近性与主流化,是都市报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主题词.“贴近性”是都市报与生俱来的一个重要特性,“主流化”则是都市报发展与创新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追求.都市报跳跃式发展的起点与落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都市报诞生之初,就带有鲜明的贴近性特点.“贴近性”之所以成为都市报与生俱来的特性,可以归纳为以下原因:一是都市报为市民而生,理所当然需要贴近市民生活.1995年1月1日,被称为“都市报鼻祖”的华西都市报创刊,发刊词即以《做市民的忠实公仆》为题.该报明确定位于“市民生活报”,并声称读者是否喜欢与需要是衡量办报好坏的标准.①“以市民的眼光透视都市生活,用老百姓的语言写老百姓关心的事情”,从而开创了有别于传统报纸的“都市新闻观”.  相似文献   

2.
目前新闻的竞争愈演愈烈,电视新闻节目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打好贴近性、时效性、参与性这三张牌。首先要打好贴近性这张牌。要在内容上贴近。要真正关心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需求。要真正把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报道好,要真正反映他们的生活,要不怕鸡毛蒜皮,不怕家长里短。《新北方》是辽宁电视台2005年开始精心打造的一档新闻节目,每一条新闻都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条条围绕老百姓的生活做文章,“张家长李家短”都在屏幕上得以展现,如此贴近百姓的新闻,老百姓想不看都难。节目推出一年多来,“致力民生、新闻力量”的口号深入…  相似文献   

3.
11月9日《人民日报》第二版一则消息《昆明8家宾馆被公开谴责》,在副标题中提到“两个月”,而在文中又写成“2个月”。前者是对的,后者用错了。类似这种不统一、混用、乱用现象,在新闻媒体上比较普遍。实际上,“二”、“两”、“2”、“俩”的用法是有分别的。《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4.
报载:中央电视台每天晚上7点播出的《新闻联播》节目,是最受观众欢迎,收看率最高的节目.《新闻联播》节目包括“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两部分。我们大家知道,“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这两个概念是“新闻联播”的种概念。“新闻联播”这一概念是“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的属概念。可是,笔者发现,当播音员介绍完《新闻联播》节目的  相似文献   

5.
程晓梅 《视听纵横》2003,(4):103-104
节目是一家电视台的主要“构件”,没有节目的电视台是无法想像的,节目是电视台生存、发展的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节目必须面向市场,这个“市场”的概念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无形市场,即电视台每天以节目播出形式面对的受众市场;二是有形市场,即通过以货币形式进行交易的节目市场。前是“消费环节”,后是是“流通环节”。  相似文献   

6.
报载:中央电视台每天晚上7点播出的《新闻联播》节目,是最受观众欢迎,收看率最高的节目。《新闻联播》节目包括“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两部分。我们大家知道,“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这两个概念是“新闻联播”的种概念。“新闻联播”这一概念是“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的属概念。可是,笔者发现,当播音员介绍完《新闻联播》节目的主要内容后,播放“国内新闻”时,电视屏幕上有时  相似文献   

7.
几年来,电视财经节目的进步是显著的。当前,观众对财经节目的意见、建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说教性强,枯燥说教,既赶不上书本实用,看起来也不赏心悦目。专业性强,专业的数据、专业的语言,普通人听起来比较费解。可视性差,节目整体风格偏于严肃,缺少轻松的气氛。显然,这些都是贴近性不足的表现。针对这种情况,有人提出,“办镜头向下的财经节目”,贴近群众,用轻松、愉快的形式,把群众真正需要的财经新闻告诉他们,帮助群众积累财经知识,在  相似文献   

8.
如何把看来与普通市民没有直接关系的重大新闻题材,写成与千家万户密切相关的、具有贴近性的热点新闻报道?我认为须把握两点:一是“硬”题材从“软”处着手报道;二是大题材从“小”处切入采写。  相似文献   

9.
首先谈谈对河北电台农村广播的印象。通过收听近两年来的节目,觉得农村广播所办节目具有很强的新闻性、时效性、服务性、贴近性,充分地满足了听众的多种需求。节目定位高屋建瓴,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比如,《直播“三农”》、《“三农”今日谈》栏目,每当中央和省里出台重大涉农政策时,栏目总是以第一时间向农民送上最权威的信息,并连线权威专家为农民朋友进行准确的政策解读,很好地体现了节目的新闻性和服务性。《供求双通道》、  相似文献   

10.
2010年3月15日,韩国有线电视台tvN播出了“LoveSwitch”。该节目与2010年1月15日中国江苏卫视推出的情感类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类似。“LoveSwitch”与“非诚勿扰”的母版节目都是英国的“TakeMeOut”,舞台场景相似、人物设置相似、节目环节相似。但因为韩中两国的媒体环境不同引起两个节目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出现很多差别。本文将通过引进模式、节目形式、节目内容等方面分析两个节目本土化过程当中出现的异同以及各自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1.
许厚今 《新闻世界》2004,(12):38-39
江泽民新闻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关于新闻“贴近性”思想,深刻而具体。学习实践江泽民新闻“贴近性”思想,对于当前遵循“三贴近”要求,进一步密切新闻舆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和改进舆论引导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播》2011,(6):I0002-I0003
为充分反映汶川地震3周年后灾区重建的巨大成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成都人民广播电台、甘肃人民广播电台2011年5月12日联合推出“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特别直播节目,展示恢复重建的巨大成就,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为了突出节目的贴近性、鲜活,陛和现场感,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分别在汶川映秀、成都都江堰及北京三地进行了三场现场直播一“涅檠重生”、“温暖记忆”和“祝福明天”,并将其与全天的新闻轮盘、板块节目巧妙结合,既突出了当天直播的节目主题,又不失中国之声固有的新闻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报道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地方电台的节目构架中,联办节目是一大特色。但现在一些地方的联办节目都存在着“廉办”的倾向,这种“廉办”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创收少,二是质量不高,造成了广播资源的极大浪费。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联办节目的优质运作进行了探讨,提出只要思想重视,认真策划,用心经营,联办节目一样可以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4.
当前广播界特别是经济广播节目普遍存在着选题雷同、节目克隆、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等问题,为此,全国经济广播电台协会在2005年会上,首次开展“2005全国经济广播创新节目大赛”评选活动,意在发现、鼓励并推广在经济广播贴近性、实用性、服务性方面,在节目内容和节目形态方面作出新探索、新  相似文献   

15.
民生类节目的选题具有平民性、大众性和贴近性,这决定了编辑记者的视角必须放低。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种各样的民生类节目让观众应接不暇,但真正给人印象深刻的却寥寥无几。这就提出了一个节目的立足点问题,因为节目的立足点直接决定着节目的导向和制作方式,找准立足点是节目的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现代社会是信息化时代,读者每天要面对着海量的新闻,不可能都阅读,标题是读者筛选新闻的主要办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标题决定着读者对新闻的选择。在新形势下,晚报新闻标题也应与时俱进,使其更具有时代感、贴近性和感染力。晚报如何进一步做准、做好、做活新闻标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7.
许多电视观众都看过中央电视台每晚7:40左右,在《新闻联播》节目之后的黄金时间里:推出的《广而告之》节目,北京的观众也多看过北京电视台的《广角镜》节目。这两个节目的内容,说起来都算是“社会公德广告”,受到许多观众的喜爱。然而,这类节目却不是中国“特产”。在国外,也有类似的“《广而告之》”节目,只不过不叫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各市电台纷纷开办“广播热线”节目。这种听众即时参与。广播即时回应的互动。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听众的心理需求,较好地解决了广播节目的贴近性、主动性和可听性。  相似文献   

19.
体会之一:少儿节目的播音,语调要做到活泼、清脆,力求贴近性。所谓贴近,就是指贴近少儿的生活,贴近少儿的思想,贴近少儿的感情。而这些,不仅是文稿内容,而作为少儿节目语调特点必须具有少儿特点,即语调要带“娃娃腔”,得有“孩子气”。  相似文献   

20.
胡瑞庭、严萍英、斯民娅在《以“三农”新需求为指向推进对农节目转型升级》一文中分析了浙江省广播电视对农节目供需现状,认为:1、经费困难是欠发达地区县台开办电视对农节目的最大难题,2、县级台有限的自办节目能力限制了对农节目数量的增加,3、必要的扶持与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的缺乏限制了各级台办好对农节目的积极性,4、采编人员知识结构和工作作风的现状影响了对农节目的贴近性与可听可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