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瞿雪雷 《下一代》2012,(11):34-35
我是来自江苏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仁宝中队"的瞿雪雷。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将延安精神传承到底》。离开繁华富庶的家乡,来到千里之外的革命老区;离开舒适自在的温室,来到陌生辛劳的夏令营。我们来延安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来延安干什么?回想几天来:从延安革命纪念馆到凤凰山、杨家岭、王家坪、枣园、鲁艺、抗大、  相似文献   

2.
从秦朝走来     
来到兵马俑博物馆时,已是下午5点左右,微暮的天空飘着小雨,仿佛在洗刷着历史的浮嚣。 眼神一接触到兵马俑,我便惊呆了。历史的宏大充溢着脑海,突然间我抑制住了所有对于历史的想象,历史从文字中解脱出采,灵动于一群俑像当中,在这里变成一片黑压压的军阵。当然只能是一片,不能是一个,单独的一个兵马俑,无力承载历史。  相似文献   

3.
想象一壶茶     
我在冥思,我在想象。在脑海中烧一壶开水,泡一壶茶。只放一片茶叶,勾出清水的香甜。的确很香甜呐,是父母盈盈的笑脸,虽然只有一片茶叶。想象,想象一壶茶。  相似文献   

4.
我从1949年8月份结束华北大学的学习后,放弃北京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千里迢迢来到全世界闻名的革命圣地——延安,踏进了保育小学,选择了园丁这一光荣职业。延安保育小学是所干部子弟学校(学生中包括部分革命烈士子女)。学  相似文献   

5.
很荣幸来到余三定老师的南湖藏书楼参观学习。我对岳阳和洞庭湖仰慕已久,只是以往停留在古人诗词歌赋的文本所营造的想象世界里,尤其是范文正《岳阳楼记》所描绘的“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令我对这片湖水和这座城市都无比向往。今天来到洞庭湖的子湖——南湖之畔,  相似文献   

6.
从初来延安到今天,整整十一年了。现在,革命形势大发展,眼看就要向大西北进军了。面对革命大胜利的形势,自然是欢欣鼓舞的;但很快就要离开生活、工作了十一年的革命圣地——延安,又不禁有依依难舍之情。一、接受了新任务十一年前的一九三八年春天,我来到革命圣地——延安。三个月的陕北公学生活,开会、唱歌、爬山、行军、听报告、出墙报……很快地飞过去了。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七周年纪念日那天,我到了边区政府教育厅。  相似文献   

7.
《八小时以外》2014,(9):126-126
闭上双眼,想象一下,你正乘着热气球在环游世界的途中,你越过浩瀚的大海,飘过喧嚷的市区,来到了一片大草原的上空。  相似文献   

8.
情洒杨家岭     
梁怡倩 《下一代》2012,(11):38-38
2012年7月28日下午,我随着第十一届"火炬引导我前进"夏令营的队伍,来到延安的杨家岭。这里是毛主席、周副主席、朱老总等党中央领导人在延安的第二个居住地。走进杨家岭沟口的中央机关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苍松环抱、依山矗立的中央大礼堂。这座穹窿式的大礼堂,  相似文献   

9.
主体改造、精神转向是伴随丁玲创作始终的两个关键词,折射出她随地域空间的变化不断调整写作方式的倾向。在延安这一新的空间中,丁玲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转变以往的写作方式、审美习性和主体想象,她不断地调整视角,仍会受惯性书写经验支配想象乡村、构形延安,由此形成了一种混杂式的书写模式,“五四”国民性批判、浪漫理想化的革命想象不同程度地干预、掺杂进她的延安叙事,造成种种叙事困境和情感冲突。可以说,一直到延安文艺座谈会、整风运动之前,丁玲都没能绕过“经验”的范式,直到写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时期,丁玲才找到书写延安的在场理想状态。从整体上追溯丁玲的延安书写,可以更加确切地理解丁玲在延安这一新的空间下精神转向和话语重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雪趣     
一片、两片、三片……雪花从天上飘下来,染白了世界。我和妈妈来到森林公园。这里是我梦中的童话世界:远处种满了圣诞树,河边那走来走去的不是圣诞老人  相似文献   

11.
那一方晴空     
淅淅沥沥的,是这初秋迷(口扑)的小雨。 我没带伞,也不想带伞。 在校园小径上,我迈着沉重的脚步,丈量着孤独,丈量着湿漉漉的愁绪。凉凉的雨,模糊了所有的风景。有鸟匆匆飞过,在灰暗的天空,划下几个湿重的问号…… 我的心事,谁也读不懂。 我在湿漉漉的校园小径上,徘徊又徘徊。 忽然,我的头顶出现了一方晴空。伞,一把淡蓝的伞,为我撑出一片无雨的世界。伞下,是一张熟悉的笑脸。 是您,老师! 那方无雨的晴空下,您的声音和笑脸,阳光一般在我凄迷的眼前灿烂地开放。我记不清您说了些什么,老师。我只记得您那满脸弯弯  相似文献   

12.
蚌孩子     
大海里有一个年轻的蚌,刚刚学会用自己的身体去丈量祖祖辈辈生活的这片海域。它从礁石上翻滚而下,像一辆呜呜响的过山车。它在珊瑚丛中飘移,潇洒得像艘宇宙飞船。它来到沙滩上,弄得海浪哗啦哗啦响,吓得胆小的寄居蟹慌忙躲藏。  相似文献   

13.
用心发现美     
感受了西沙群岛的美丽独特之后,你是否还意犹未尽,你是否有些叹惜:我的家乡怎么就没有如此美丽迷人的地方呢?哦,那你就错了!其实只要你去学校周围或郊外看一看,用心体会,你就会发现美丽的景物的。走吧,出发了!来到田野里,一望无际,麦田、桑园、菜地……一片片,一块块,镶嵌出怎样的别致?来到小河边,泛黄的芦苇在风中摇曳,奏出多么动听的曲子?来到果园里,一棵棵柿树挂满了红通通的小灯笼,多红火啊!来到小树林里,一片片落叶随风飘落,你想到了什么……这些不都可以写进你的作文里吗?选好一处景物,用心去观察,发现,尽情地发挥你的想象,按一定的顺…  相似文献   

14.
你能想象得出天南地北三十余年未谋面的老同学相聚时的情景吗? 上个月,我们六六届同班师范毕业的三十几个同学,从四面八方来到母校,为我们原班主任七十华诞祝寿。 我到得比较迟。当我怀着万分的惊喜与忐忑踏进聚会大厅时,首先跳入眼帘的是一堂白发!它像一片美丽的云在飘飞,在移动。显示着一种  相似文献   

15.
我的秋天     
<正>有一个季节,没有春的芬芳,没有夏的酷热,没有冬的严寒,但它却让人喜爱,因为它是迷人的季节、收获的季节。它就是秋天。这天,我走出门,来到一片枫树林,感受秋天。瞧,那簇簇枫叶像团团烈火,让人们冰凉的身体感到一丝温暖。一阵风吹过,枫叶们飞舞着落在大地妈妈的怀抱,还有一片调皮地摇摇摆摆地落在了我身上。我拿起一看,好大一片叶子,红黄相间,煞是好看。走出枫树林,来到田边,农民伯伯正忙着收获。"哈哈哈……"是谁在笑?转身一看,原来是高这天,我走出门,来到片枫树林,感受秋这天,我走出门,来到一片枫树林,感受秋天。瞧,那簇簇枫叶像团团烈火,让人们冰凉的身体  相似文献   

16.
雪色宝塔山     
延安的名胜古迹,首推宝塔山。宝塔山是延安的象征。我登山那天,竟飘起了白雪,白雪轻轻,悄悄地飘落在肥沃的黄土地上,放眼雪中的宝塔山,更见巍峨和坚实,绿油油的松柏与美丽的宝塔山交相辉映。登上宝塔山,举目远眺,宽敞的公路,整齐的楼房,延河水萦回,整个延安城一片洁白。  相似文献   

17.
在我的抽屉里,珍藏着一幅画。它是我在一个绚丽的秋天里收到的一幅没有色彩的秋天的画。那是我刚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个年头。正是秋高气爽,稻田里一片金黄,我教孩子们学《秋天》这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秋天的气息,我带着他们来到学校后面广阔的田野上“找秋天”。孩子们兴致盎然,抛下一路欢声笑语。回来以后,我布置了一道作业:“发挥你们丰富的想象,用你们美丽的画笔,把心  相似文献   

18.
星期六,我和妈妈还有姥姥坐了一天的汽车,来到了我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 那天,早上还是阳光灿烂的天气,下午突然变得阴沉沉的,雨浙浙沥沥地下个不停。但我还是决心要看看宝塔山。站  相似文献   

19.
狼人     
陶涵纲 《新作文》2013,(Z2):21-22
有一天,我跟着父亲一起去抓狼人。我父亲是一名警察,他坚信世界上有狼人,于是他带着我走进一片森林。据说这片森林里有狼人。我跟着父亲走进森林,四周寂静,我和父亲一直来到森林深处。这时天色已晚,我和父亲吃了自带的干粮便睡了。我来到了森林里,环顾四周,突然,一颗子弹射穿了我。我惊醒了,发现这只是一场梦,我的背部都已经湿了。  相似文献   

20.
亮丽青春     
我知道,什么都不能改变我对道路的热爱,即或留给后人的是带血的足迹和疲惫的身影,我不屈的双腿还是要丈量道路的短长。我不去想明天的道路是平坦还是崎岖,既然这片土地已接纳了我青春的双脚,唯有用胸膛去抵御每一缕撞击意志的风,用头颅去包容每一注抽打信念的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