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是阅读的双翼。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材,积极探寻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点,抓住学生阅读的疑难点、生长点以及文本的迁移点,进行内引外联,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教学同样重要,皆为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有意识地进行课内外阅读的衔接。要注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架起课内外阅读衔接桥梁;基于课内疑难问题,有效拓展课外阅读材料;准确寻找迁移点,保证课内外阅读衔接自然有效;让学生将课内所学阅读方法,灵活应用于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3.
课文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进行课内阅读的主要对象,因此,如何才能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的理解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内阅读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法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现阶段不少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小学语文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并且在不断探索着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衔接的教学路径。课内阅读是基础和根本,课外阅读是必要的拓展延伸,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本文结合当前学生课内课外阅读实际,探索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5.
课内外阅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把课内阅读作为点,把课外阅读当作面,寻找结合点,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开展课外阅读,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逐渐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两种形式,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课内外阅读衔接教学目的是更好地发挥课内阅读的指导性和课外阅读的拓展性,使二者相得益彰,密不可分,进而在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上对学生进行综合培育。主要分析了如何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使小学语文教学在新时代发展中更加顺畅和科学。  相似文献   

7.
课文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进行课内阅读的主要对象,因此,如何才能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的理解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内阅读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法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8.
吴小民 《中国教师》2013,(24):44-45
语文教学既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又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和发展能力。《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必须与课内阅读紧密结合,以课内阅读促进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必要补充和延伸,让学生明晰课外阅读是课内阅  相似文献   

9.
课本是蓝本,课文是范文。高中语文的学习,虽然主要是以教材为主进行课内教学,但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就要阅读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不能只依靠有限的课内阅读量,要整合课内资源,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课内拓展阅读,是教学中是一个关键的部分,它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通过阅读这种方式可以获取更多、更丰富的知识。为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本文结合教材实例,对小学语文课内阅读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课内自读课文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这是现行教材对我们进行课内自读课文教学的要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一,课内自读课的阅读是通过学生自找阅读完成的,学生具有阅读的主动性;其二,学生要顺利地进行自我阅读,教师应予以必要的指导。因此课内自读课中学生要完成自读任务,形成自读能力,教师予以恰到好处的指导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课内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课内阅读的指导得法决定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让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衔接,相辅相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实现在阅读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学习的基本,是学科的基础,是文化的本质,是人才培养的根基。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让更多的初中生参与到"课内课外互助"阅读模式中,实现课内与课外阅读学习相结合。综合的培养初中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成为更多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重点。本论文就"课内课外互助"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教师的重点教学内容,主要通过课内的方式进行教学,当然,教师也可以向课外进行拓展。当前,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意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阅读量,通过课内或课外的方式促使学生进行扩展阅读。基于此,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与扩展阅读的融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不断改革和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在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优化,阅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据的比重非常大,当今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课内外阅读教学这一课题不断进行深入研究。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只注重课内阅读的辅导,忽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培养,众所周知,不善于阅读的学生,自然而然写作能力较差,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相连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现代化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根据学生学情选择阅读书籍,掌握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扩充学生的阅读视野,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6.
课内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课内外阅读配合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内课外阅读如何结合呢?一、解疑式结合。学生在课内阅读中经常提出一些疑问,有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解决,课内提疑,课外解疑。这样,往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和自  相似文献   

17.
语文阅读教学是课内长骨,课外长肉。课内长骨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内的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首先,教师要在教学中作好牵线人的身份。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是靠学生在大量阅读活动中自然习得的,而不是靠教师对阅读材料的分析讲解和阅读方法的介绍提高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设  相似文献   

18.
课内外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知识积累,升华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和实践,对如何做好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的衔接进行相关阐述,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秀玲 《考试周刊》2013,(94):36-36
<正>在小学教学中,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是决定其语文能力的要素。事实是否如此呢?显而易见,综合考量语文能力,的确与阅读和写作两项密不可分,其中阅读能力直接决定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笔者认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好比姹紫嫣红的美景,而吹开满目胜景的是那富有生机的东风。东风恰似学生的课内阅读能力。如何才能从课内阅读抓起,强化小学生的课内阅读能力呢?针对当前课内阅读的状况,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20.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其中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教师要根据新课堂教学的目标、学情及环节恰当选择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拓展点、延伸点,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