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欣 《健身科学》2013,(5):47-47
风筝的起源世界上最早的风筝出现在中国。那时的风筝是用轻质的竹子和木头做成的。《墨子·鲁问》中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指的就是原始的风筝。把风筝称为"纸鸢",是纸在中国出现之后的事情。后来有人在纸鸢上装了竹笛,微风吹动,嗡嗡作响,恰似古筝之声,就叫做"风筝"了。在美国华盛顿国家航空和空间博物馆的飞行器馆里,明确标有这样的字牌:"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作为原始飞行器的风筝,最开始被应用于军事,承担着宣传、通讯和  相似文献   

2.
现代运动风筝的起源与发展及其健身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强 《体育世界》2008,(3):78-80
风筝本身是一种无噪音、无污染的“绿色飞行器”。现代风筝的进化,体现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理念。运动风筝的诞生和发展,正是这方面的展现。本文通过介绍运动风筝的起源及其发展,客观地评价其在健身方面的功用,使它不仅成为手中放飞的娱乐玩具,而且成为全民健身的良好器械。  相似文献   

3.
风筝     
春日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风筝在空中飞翔:一只只“雄鹰”在那里盘旋;一对对“燕子”在那里嬉戏;一行行“大雁”在那里排着整齐的队伍;五颜六色的“蝴蝶”在上下翻飞:巨大的龙形风筝在空中邀游:还有那最具有中国风筝特色的“沙燕”,它们睁着又大又圆的眼睛,有的像苗条的少女在空中轻歌曼舞,有的似胖娃娃在云间顽皮地做着游戏……风筝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说,它是最早的,人们用自己双手创造的飞行器。它巧妙地利用了大自然中空气流动时的能量,把重于空气的物体升上天空。早在我国古代,风筝发明的初期,就被用于军事目的,用它进行测量、通讯、宣传等。后来风筝传到民间,与民间的工艺、美术结合起来,与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例如风筝上的吉祥图案,就寓意着幸福、长寿、富贵、和谐等人民的美好愿望;立春的时候,全家人到外面,把风筝放得高高的,象征着好年景的开始;有些地方,大家合力制作一个大的“板门鹞”(一种大的长方形风筝),把它高高放  相似文献   

4.
雅琪 《航空模型》2005,(3):48-51
说起风筝,可以找出充足的依据证明它是现代航空模型的祖先。也就是说,这种用绳索系住的无动力的“滑翔机”,是2000多年前就出现的原始飞行器。虽然它和火箭都是古代人类探索航空的工具,但是却往往不被人们认为属于航空的范畴,特别是当无须绳索牵引、能自由地在空中飞行的模型飞机和飞机出现以后。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风筝运动及其对民间体育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风筝运动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现代性。竞技化使风筝运动向组织化、规范化发展,产业化使风筝运动实现了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国际化使风筝运动走向了世界体育文化舞台。中国风筝运动的现代性发展使这一古老的民间体育文化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并走进了其又一个“黄金时代”。文化自信、开放的心态、尊重事物发展规律、顺乎时代潮流、政府作为等是现代风筝运动发展实践提供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6.
左明 《集邮博览》2012,(4):31-31
清末民初,天津风筝在全国很有影响,可以说是名家辈出。当时在天津最有名的扎制风筝的“扎彩铺”就有所谓的“六斋”:魏元泰创办的“长清斋”、张国瑞创办的“志乐斋”、李和曾与李和林创办的“志远斋”、王三创办的“志祥斋”、段宇樵创办的“唯心斋”以及周树棠的“雅文斋”。那时的“风筝魏”、“风筝周”和“燕子精”就已很出名了。  相似文献   

7.
所谓“飞翼”,可以说是一种空中载人的“大风筝”。不过“放”这种“风筝”的人,不是在地面上用牵线控制,而是随“风筝”一起升空。上面的“仪表”就是飞行者的眼睛,耳朵和整个身体.飞行时象鸟一样完全凭自己的“自由感觉”对面临的情况作出判断,因而飞翼运动又称自由飞。  相似文献   

8.
《体育文史》1985年4期发表了王赛时同志《风筝名称辨误》一文,对唐人《风筝》诗中所歌咏的对象提出了不同看法,这种创新精神值得学习。他认为这些诗虽标题“风筝”,实指乐器。我们认为,王赛时同志的看法并未全错,可惜他只说对了一半,这就是唐人“风筝”诗中,所歌咏的对象,并不是指我们今天概念中的风筝,这一点无疑是对的,至于说指  相似文献   

9.
每年四月闻,中国山东潍坊的天空最美丽,来自世界各地的风筝专家以及风筝发烧友都会齐集潍坊,向世人展示他们制作和放飞风筝的才华与能耐。在这样的“竞技场”上,  相似文献   

10.
京城健身潮     
“平民体育”不仅各就各位塑造着自我形象,而且也显露出北京人的价值取向 风筝是北京的一道永久风景。 天安门广场是北京传统的放飞地,这里的风筝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造型新异。一位在海外侨居多年的“老北京”故地重游的几天时间里,就挤出一天到广场放了风筝。他有一段妙语:“北京的天空不能没有风筝,没有风筝就不是北京了。”  相似文献   

11.
李若莘 《航空模型》2013,(12):63-63
在大家的印象里,风筝除了随风飘摆外,不会有其他动作。即便有,也不过是一些附加的小部件在动,如“活眼儿”、“活尾儿”等。而笔者设计了一款主体可转动的动态风筝,取名“阴阳鱼”。  相似文献   

12.
风筝是中国民间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风筝发源于中国,并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研究从文化史学角度出发,对风筝的发明、风筝名称的由来、商品化风筝的出现、最早的风筝比赛等风筝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历史性"事件"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3.
萧秋水 《当代体育》2004,(473):97-97
有天深夜我做梦,梦到我和一个美丽的女孩在深夜的丛林间游走。突然遇到三个流氓。我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但那三个人的力量就像一面会流动的墙,推着我不断后退,就像风筝堕落深渊时的那种绝望感。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我被惊醒了,接着我感到庆幸。庆幸?没错,前面所以我用“关键”这个词,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未必会有这种铁肩担道义或英雄救美的勇气,而且不知道如何面对此后发生的种种人间惨剧。近来我发觉自己坦诚了很多.至少是对自己不会撒谎。  相似文献   

14.
风筝是我国著名传统民间工艺品,也是民间玩具,种类极多,以“硬翅风筝”、“软翅风筝”、“拍子风筝”、“直串风筝”、“筒形风筝”及“拆装式风筝”较为常见。1987年,我国发行T.115《风筝》(第二组)邮票1套4枚,双枚连印,表现的是潍坊风格的风筝。笔者已收集齐这一套邮票的极限明信片。  相似文献   

15.
风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它寄托了人类最初的飞行梦想。可能有人会问:风筝与航模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制作的,和现在很多模型飞机的用材类似。而且,有一类风筝就属于航模竞技项目。在2005版的《航空模型竞赛规则》中,即将特技风筝称为“线操纵风动特技伞翼机”,  相似文献   

16.
近读《体育文史》一九八六年第一期所载旷文楠《唐人风筝诗与风筝——辨王赛时〈风筝辨误〉之误》一文,很受启发,受益良多。然细思《旷文》,似仍有可商榷之处。 读旷、王二位大作,各有所据,其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对唐人所说“风筝”一词的理解上,也就是说唐人所说的“风筝”是不是我们  相似文献   

17.
风筝滑板一种新颖有趣的健身娱乐活动--风筝滑板,时下在美国多风的加州地区风行一时。所谓“风筝滑板”,旣是风筝与滑板的结合,具体说,就是利用放飞在空中的几个特大号风筝所“采集”到的巨大风力来牵动滑板在平坦路面上滑行。实际上,风筝滑板并非“新颖”,早在近200年前就在西欧出现过,只是由于驾驭技术过分复杂,玩者才日渐稀少。而今,风筝和滑板设计术的改进和完善使得风筝滑板成为一项大众化的健身运动。据说,一块大滑板上可载6人,时速最高可达50公里、完全可以与汽车媲美。汽车“踢”足球由美国人发起的用汽车“踢”足球运动虽  相似文献   

18.
风筝一词,起于唐代,原指一种乐器,并非指今人引线放于空中的风筝。然而近几年来报刊所登载的一些关于风筝的史话和文章,多将唐代指乐器的“风筝”混同于放飞的风筝,相沿成错,有辨别之必要。  相似文献   

19.
4月的山东潍坊,风和日丽。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会”即将召开。“到潍坊放风筝去!”(图1)一些风筝迷,通过网络、电话互相联络,众多的海内外风筝爱好者开始云集潍坊。潍坊也敞开胸怀,热情欢迎他们,欢迎他们来放飞风筝、观摩风筝、参加风筝比赛。此时的潍坊真正成为世界风筝之都。  相似文献   

20.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飞彩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这首诗生动地再现了江南人们放飞风筝的情景。我国是风筝历史最为古老悠久的国家之一。风筝的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早期风筝是用于军事的。古人以鸟为形,以木为料,制成可在空中飞行的“木鸢”。据古书记载,墨子和鲁班都曾制作过木鸢,而他们又都是鲁国人,由此可见,风筝鼻祖——“木鸢”的发源地,应是齐鲁一带。随后,风筝在公元七、八世纪传入朝鲜、日本,十六世纪由马可波罗带入欧洲,再经欧洲和阿拉伯传入美洲和澳洲,深受外国人的青睐。现在,世界上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风筝是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