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楼梦》里众像清晰,鲜活生动,或简或详的人物都值得反复品味和研究。刘姥姥是《红楼梦》众多人物中一个小角色,也是《红楼梦》这部作品颇具艺术价值的关键性人物,刘姥姥的出场与活动是包括宝黛爱情线、四大家族没落线、大观园兴衰线在内的《红楼梦》明暗线之一,也通过刘姥姥三进大观园求助、答谢、报恩的故事演绎了普通老百姓的善良,也映照了包括黛玉、王熙凤及其他贾家贵族和仆从身上存在的各类局限,刘姥姥进贾府从局促求助到报恩救巧姐儿,对照了贾府盛极走衰的发展,成为书中引发人进行深度思考的中心人物。该文通过分析刘姥姥的人物性格,赏析其在整部作品中的文学塑造价值,管窥《红楼梦》看似描写家庭互动和懵懂爱情,实际用日常故事写尽人间沧桑及其背后隐藏的经世哲学和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2.
创业留言板     
《职业圈》2005,(1)
创业的另一种思路很多人想创业。只是有很多人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根本做不来。这时候为什么不换另外一种思路去想一想?你可以利用别人的才能为你创业,这不是个很好的方法吗? ——你不会做、不想做的可以请别人去做?要做老板,就不要什么事情总想着自己怎么做。也可以想想,应该怎么安排别人去做。安排什么人去做。相信路会更宽。(丽江黄安平)  相似文献   

3.
人在江湖     
人一生下来,便处于众人的包围之中,并开始与周围的人产生一定的联系。而在人生的旅途上,不论做什么,都要与他人打交道。如何处理好与这些人的关系?正确的方法,也就像一位少年所说的那样,要“做一个让自己高兴,也让别人高兴的人”。其实,这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重要的问题。我们与那位少年年龄相仿——16岁,一个刚开始步入社会的年龄。如何从一开始就解决上述问题,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如果处理好了,它会避免许多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而一位老者的话说得更好:“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这就是说,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考虑,不要强人所难。而在现实社会中,许多人却没有做到,他们总是单一地从自己的视角去看问题,用自己的思想去揣摩别人的心理,从不倾听别人的意见,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伤了别人自己还不知道。相反,懂得这一点的人,往往容易成功。NBA著名组织后卫斯托克顿说过:“我总是细心地观察自己的队友,当了解了每个人的特点后,在比赛中,我尽量发挥他们的长处,而不强求他们做他们难以做到的事,结果比赛打起来十分流畅,每个人也都尽力发挥了自己的特  相似文献   

4.
《萧萧》是满含悲剧色彩的作品,尽管沈从文依旧用田园牧歌般的文字为读者描绘了一幅风俗画,但是在这美好的背后却满是不幸与悲伤。萧萧对人事的不知使她一步步走向了不幸,而在萧萧之后,又不知有多少人在不良文明的驱使下,在自身的蒙昧中走向同样的结局。在这悲剧书写的背后,既有沈从文对湘西世界的理性体察,也有他对民族文化的矛盾与担忧。  相似文献   

5.
芳邻 《文化博览》2006,(8):18-19
我不记得自己究竟是几岁开始读《红楼梦》的,但我却记得自己抱着《红楼梦》生吞活剥地狂读并且咀嚼那些生涩句子的情景,甚至忘了吃饭。我一直鼓励女儿读《红楼梦》,但她置若阁闻。幸好,女儿的寒假作业要求读《红楼梦》,我以为机会来了。好说歹说,女儿从高高的书架上取下《红楼梦》。"这么厚?"女儿畏缩了。"没关系,先读有意思的情节。"我绕开开篇那些容易让人迷糊的段落指点女儿。"哦,天呀!"女儿表示自己的能力不允许自己读这部巨著,"我还是读一些短篇吧。""也好。",我悻悻然。我知道小丫头在和我耍滑头。"莫泊桑、欧·亨利、契诃夫、马克·吐温……这么多,我先读谁的?""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莫泊桑的《羊脂球》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随便读哪篇都可以,你会知道什么叫名著,什么是大家。你也会领略风趣幽默和辛辣讽刺……""好吧,我先读《羊脂球》。"女儿被我说动了,跃跃欲试。为此,我们还去眼镜店专门为她配置了平光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传播》中一篇名为《会诊中国电视》的章写道:凤凰卫视中台副台长刘春老师说:“我一看见‘人’这两个字就头疼,什么叫‘人’,人就是对人的关怀,人无处不在,你可以用人谈话,但是一用这两个字,就把自己推向一个预设的、先天性的贵族立场,即使收视率低,别人也不能动你。”  相似文献   

7.
相辈有一批古字画传到我的手中,尽管我把它作为心爱之物妥善珍藏,但总未有暇细览和品味。 去年偶然翻阅刘光祖所著的《写竹百家》书,遴选中国自五代到现代画竹名家百人,邑人画家林兰八主其内,可想见其画竹技艺已非一般。读了此书,忽然想剑我所珍藏的字画中似乎也有林兰作品。于是赶忙回家检索家传旧藏,竟发现有品相完好的一组林兰的《墨竹四条屏》。画中,林兰将谦谦君子之形画得栩棚如生,无论是晴竹、雨竹、风竹、新黛,均墨色饱满酣畅,笔势灵动遒劲,尽得文与可和郑板桥之遗风。  相似文献   

8.
《微神》是老舍小说中非常特别的作品。很多人最初读的时候,都会产生惊异:“咦!老舍还写过这样的小说呀和!”这一印象不是随便得出的。因为,老舍平常不专写爱情题材的小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在题材上不敢摸这个禁果”,“差不多老是把恋爱作为副笔”。而《微神》却是地地道道的爱情故事,与老舍许多作品不同,这是一。二是《微神》的写法特别。老舍绝大多数作品是写实主义的,像《猫城记》那种象征讽喻性的作品只属于个别事例。而这篇《微神》,却作了许多新的探索,比《猫城记》还走得远些,它是带有较多现代主义色彩,有些笔墨甚至相当费解的作品。这两点加在一起,就给人新鲜的感觉,异常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斯诺女士建造了一座沟通美中两国人民心灵的友好桥梁。她的一生表明,在世界上极不相同的政治制度背后,有着心灵与头脑并不相距如此遥远的实实在在的人们。斯诺女士的著述,她所作的实地采访,以及她容纳别人的胆识,无不使我受到鼓舞。我读了《架桥》——海伦·福斯特·斯诺生  相似文献   

10.
黄征 《文化学刊》2016,(4):61-64
正我与敦煌学,如果要追溯源头,那要回到1980年秋我在杭州师范学院中文系读本科的时候。我是杭师院第一届本科生,当时教学条件很差,我们经常搬个椅子到农田里看书,图书馆也没有几本可看的书。我大学一年级是做作家梦,但是看了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后觉得自己也属于不适合词章的人,于是就开始转入研究。我先是对现代文学感兴趣,《新文学史料》每期必买,鲁迅杂文反复研读,可是大二之后,我的学术兴趣从  相似文献   

11.
王珍 《文化交流》2006,(2):33-36
2005年初春的一个深夜,张望收到一则来自奥地利的手机短信:“你的作品《烟霞洞之谜》获专题组冠军。”喜出望外的张望有点不大相信这个特大喜讯,这可是他一直孜孜以求的艺术期望呵!2004年他的摄影作品《禅静》《过堂》也曾分别获得第十三届奥地利国际超级摄影艺术展中国专题组三等奖和金牌奖,在人们的赞扬和羡慕声中,张望却把自己的理想目标定得更高,他期望获得“专题组冠军”这块金牌,因为这是摄影的“奥斯卡”奖呢!他这一次的获奖作品《烟霞洞之谜》虽然构思已久,但拍摄时绝对没有想到要拿去参加比赛,即使后来拿去参赛了,也没有想到过这一…  相似文献   

12.
怎样做好重大活动以及相关会议的报道?下面两篇稿件《在雅典感受奥运》和《为了共同的理想——爱与和平》表达了记“第一线”的亲身感受。他们的笔触表现的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以及作自己的感情和思考。从这类稿件中我们可以读出两个字“生动”.  相似文献   

13.
《西风吹书读哪页》是美国人写的书,后来中国人又写了《风吹哪页读哪页》这是读书人的一种境界。对办刊人而言,就没有这样轻松,在看似吸引眼球的包装里面,其内核有着极其明确的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14.
《牡丹亭》和《墙头马上》作为两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深受人们喜爱。杜丽娘和李千金作为这两部作品的主人公,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们二人的形象虽然有着相似之处,但也有差异,本文从她们二人形象的相似、相异之处出发,探究她们各自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闲来无事,想起友人曾送吾一本闲书《幽梦影》,过去未曾得空,现在找出来坐在小窗下不紧不慢地读,还真的读出了一些滋味。 本书前言介绍:《幽梦影》作者张潮,字山来,号心斋,新安(今安徽歙县)人。生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卒年不详。一生著述颇丰,《幽梦影》是一部以文艺格言为主的笔记随感小品集,收录了作者格言、箴言、哲言、清言、韵语、警句、语录共219则。内容相当丰富,行文洒脱轻妙。天地人兽、花鸟草虫、风云雨露、山光水色、日月  相似文献   

16.
李敖这个人     
张力 《对外大传播》2005,(10):26-27,43
李敖来了,这位海峡彼岸狂放不羁之人,终于踏上了这片他“话说”了千回的土地,并卷起了一股不小的旋风,让一直读着别人的这个有识狂人给了我们如此近距离读他的机会。 不同的人都在读李敖——年长者读李敖,可能是因为他即使深陷囹圄,也能射出正义的林中晌箭;中年人读李敖,可能会从其狂放的外表下,看出那里裹着一个冷静的灵魂,还可能因为他读书无数、著书百卷,在他貌似胡说八道的表象下,让人感受到那种在文字上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青年人读李敖,也许是透过岁月蒙在他身上的风尘,可以更多地领悟到在他率性而为的背后深藏的学识和睿智。 本刊特约记者用了十余天时间,一路全程跟踪李敖“神州文化之旅”的身影,近观旁察,现撷取些许浪花,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编辑手记     
中国人重视辈分,亲疏远近常在称谓中一目了然,但排辈的麻烦与尴尬也令中国人越来越困惑,越来越难以容忍,《排辈———中国人的得意与麻烦》让所有的中国人都有同感;不知从何时起,同学会开始成为现代人最热衷的一种聚会,昔日的同窗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相聚,各色人等轮番上阵,一出《现代同学会》,世间百态尽现眼底;《忘记别人的坏》,就是善待自己,让自己生活在快乐中。  相似文献   

18.
莎士比亚的《暴风雨》讲述了一个关于邪恶、复仇与宽恕的故事。在其改写作品《女巫的子孙》中,阿特伍德基本再现了原剧的情节和人物,与此同时也根据她自己独有的风格作了一些细节上的改变。本文旨在分析这两部作品中的邪恶、复仇和宽恕主题,并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9.
乔世华 《文化学刊》2014,(3):114-121
"贵近贱远""喜新厌旧"是青少年文学阅读中较为常见的现象,所以经典阅读遇冷、郭敬明《小时代》一类作品在青少年中的热销热读也不足为奇。《小时代》内容空洞,充斥着物质崇拜现象,也反映出我们这个时代所存在着的一些病症。  相似文献   

20.
毕淑敏的新书《拯救乳房》刚刚浮出水面。这本书出版前原定名为《癌症小组》,可是由于出版社认为“读者一看‘癌’字就会生抗拒之心”,为了让大家都来读这本书,毕淑敏不得不妥协,把书名改为《拯救乳房》。虽然这部小说写的全都是乳腺癌患者与命运抗争的故事,文题还算统一,但作家自己也认为这个名字用上去以后“自己难受到做噩梦”,说连她的一些朋友说起《拯救乳房》这个名字也总是磕磕绊绊的,不太说得出口的样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