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是我们教师应该探索的问题.本文就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探索性数学命题的教学,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在归纳猜想的探索中培养思维的直觉性“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明的工具.”数学中的诸多问题都是依靠归纳猜想发现和解决的,而猜想的正确性,取决于直觉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应重视并鼓励学生的直觉思维.例1、若f(n)=1/n 3 1/n 4… 1/2n 2,问:是否存在一个最大的自然数m,使不等式f(n)>m/72对一切自然数n都成立?  相似文献   

2.
直觉思维根据对事物的生动知觉印象,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种高度省略与缩减了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非逻辑的、抽象的、跳跃式的思维形式。法国数学家庞加勒指出:“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明的工具。”可见,直觉思维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作用很大。  相似文献   

3.
直觉思维根据对事物的生动知觉印象,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种高度省略与缩减了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非逻辑的、抽象的、跳跃式的思维形式。法国数学家庞加勒指出:“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明的工具。”可见,直觉思维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作用很大。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近年来直觉思维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在平常的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其合理地去猜测,以培养直觉思维能力。但也有不少教师还将其视为“异类”、“胡闹”加以痛斥,如有些思考题,学生凭自己的感觉得出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科学家、哲学家莱布尼兹说:“没有什么比看到发明的源泉更重要了。在我看来,它比发明本身更有趣。”发明从何而来?另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哲学家爱因斯坦一针见血地指出:“直觉是头等重要的。”近年来,关于数学直觉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出现了不少好的文章。然而,结合“数学发现”系统地论述数学直觉的专著,以前尚未见到。最近,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刘云章、马复两位同志的论著《数学直觉与发现》,是国内第一本探索数学直觉的奥秘,揭示数学发明源泉的力作。该书运用哲学、心理学及思维科学的新观点,揭示直觉思维的特征、心理机制与生理基础,从直觉猜想、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直觉思维是一种以高度省略、简化、浓缩的方式洞察问题实质的思维。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直觉思维训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布鲁纳在发展学生思维方面 ,也主张重视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认为在发现、发明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经常是由直觉思维“猜测”出正确答案 ,然后由“分析思维”去加以检验和证明。直觉思维是从整体上来研究对象 ,直接接触问题的实质 ,进行的路线是跳跃式的、试探性的。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加强基…  相似文献   

6.
庞加莱认为直觉是数学发明的工具,逻辑是数学证明的工具。爱因斯坦也曾说过:“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作为数学创造乃至人类创造的“两翼”,历来受到科学家们的高度重视。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偏重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近年来已有不少有识之士提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学生积极猜想意识的培养是新知识发现和创造良好的开端和基础,因此重视初中生猜想思维的形成对自身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一、初中数学与“猜想”相关性.自由猜想能够培养和锻炼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及直觉的思维能力.猜想属于学生思维方式和活动的直观表达,  相似文献   

8.
一提到数学,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逻辑思维。诚然,数学能培养人们更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在数学中不仅仅只有逻辑思维是完美的。如果说逻辑思维用于数学的推理证明,那么直觉思维可用于数学的发明或发现。如果说逻辑推理只能用于演绎特殊到一般,那么直觉用于创造。科学家们在发现规律,创造发明的过程中往往是由直觉思维猜测出正确答案,然后用逻辑思维去证明。牛顿从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也与直觉思维分不开。  相似文献   

9.
直觉是人类创造活动中的一朵神秘之花.什么是直觉思维呢?直觉思维是一种认识事物本质的特殊心理活动,它具有直接性的特点.从认识活动的过程来看,直觉具有突发性和创造性.在数学研究当中,直觉思维在理论的创建、概念的辨析以及结论的猜想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如著名数学家庞加莱所认为的那样,"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没有直觉,数学家只能按语法书写而毫无思想".直觉是一种对问题的"顿悟"和"判断".  相似文献   

10.
数学直觉思维是人脑对数学现象及其结构关系的一种迅速的判断与敏锐的想象,其思维的主体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数学对象及其规律性关系的迅速的识别、直接的理解、综合的判断与想象。与分析思维比较直觉思维较少清晰的确定步骤,它倾向于首先对整体问题的理解为基础进行思维,通过联想、猜想等直觉的判断方法先获得问题的答案,或求解的过程。这无疑会激发人们对已有的答案用分析的手段——归纳和演绎——对所得到的结论加以检验。历史上的数学家无一不肯定“逻辑是证明的工具.而直觉是创造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一、直觉思维的含义及特征爱因斯坦说:“我相信直觉与灵感,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庞加来认为:“没有直觉,数学家只能按语法书写而毫无思想。”富克斯则说:“伟大的发现,都不是按逻辑的法则发现的,而都是由猜想得来的。换句话说,大都是凭创造性的直觉得来的。”那么什么是直觉思维呢?直觉一词可以有两种含义,其一为直观感觉,或称为感性直觉;其二为人的思维直接把握事物本质的一种内在的直观认识,又称为理智直觉。直觉思维在数学中表现为人脑对教学对象及其结构关系的一种迅速的判断与敏锐的想象。例l、“画一个半径为scm的圆…  相似文献   

12.
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明。”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非要出现像科学家那样的猜想,但应具有知识的再发现和再创造。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猜想,是培养学生进行知识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良好开端。学生的合理猜想中融合了直觉思维、联想等要素,是较复杂的思维过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或直觉进行猜想,既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在猜想的过程中能更好地获取知识,又能展现他们的创新才智,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例如教学“7”的分解和组成时,教师设计一个“猜小棒”的游戏。老师手里有7根小棒,老师拿着这些小棒并把双手放在自己的背后,  相似文献   

13.
直觉思维是数学发现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思维,一般通过归纳或观察、类比、联想等方式探索而提出猜想,其作用在于发现真理,预见证明方法和思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索与猜想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点石成金"的意义.本文从原型问题出发培养学生的再造能力、养成善于猜想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指导直觉选择,进一步发展创造思维等方面探讨了培养初中学生数学直觉思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著名数学家彭加勒早就指出:"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明的工具."直觉思维作为一种不受逻辑规则约束直接领悟本质的思维方式。它和逻辑思维一样,都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而直觉思维的培养,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王淑芬 《考试周刊》2011,(26):85-86
文艺创作中有灵感,科学发现中有顿悟,数学解题中有灵机一动和豁然开朗,这些都不是秘密,更不是迷信,而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直觉思维的一种表现。数学家庞卡莱指出:"逻辑用于证明,直觉用于发现。"数学直觉思维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形式,它类似于猜想,表现为灵感、顿悟。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的数学巨匠无一不肯定逻辑是证明的工具,而“直觉”是他们创造的工具,即使在数学证明之中,也离不开“直觉”. 怎样根据上海新编教材的例题、习题等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作了初步的尝试. 一、给学生创造直觉思维的条件 我们曾编制了以下两道选择题:  相似文献   

17.
数学猜想是指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对研究的对象进行观察、实验、比较、联想、类比、归纳、分析、综合等,从而作出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的思维形式.数学家波普尔说过:“我们的科学知识是经过未经证明的和不可证明的预言,通过推测,通过对问题的尝试性解决,通过猜想而进步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又言:“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借数学的直觉思维作出各种猜想,  相似文献   

18.
直觉,顾名思义,是人们在未经过逻辑推理而对问题的一种快速解答行为.当然,我们也可以将其归类为瞬间猜想和瞬间领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融合直觉,就是摆脱按部就班的推理过程,通过已掌握的知识对习题进行瞬间假设、猜想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有据可依,并非天马行空.曾有著名学者说过"直觉用于发明,逻辑用于证明",至此,直觉思维法所起到的功效可见一斑.那么,如何科学有效地让直觉思维作用于数学学习,并展现出迫人的魅力呢?且看本文的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一说起“猜想”,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非要出现像”哥德巴赫猜想“那样的著名推断,但应具有知识的”再发现“和”再创造“过程。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知识背景,会有不同的知识体验,因此也就会有不同的猜想。如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让学生在猜想中发展创新思维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科学先驱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在高中数学教学之中,尤其是对于探索或发现性学习来说,猜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其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促进能力的提高.以下结合实例,谈谈我对“数学教学中的猜想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