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总理和中国电影档案工作姜鸿涛敬爱的周总理一生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中国的繁荣昌盛,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的足迹留在我国大地的每个角落,他的音容笑貌深深印在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心中,他的谆谆教诲鼓舞着各条战线的同志努力奋进。我国电影档案事业也记下了他老人家...  相似文献   

2.
在一九五四——一九五七年这几年,我在新华社总社搞外事采访,非常幸运地能有许多机会接近敬爱的周总理,耳闻目睹他为国家、为人民日夜操劳的工作情景,亲身感受到了他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和他的堪称风范的令人敬佩的无产阶级情操,从他身上汲取了无尽的鼓舞和力量。他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忘我的不知疲倦的工作精神,他的认真负责、周密细致、一丝不苟的严谨的工作态度,他的以身作则、艰苦朴素、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和严己宽人的优良作风,至今仍清晰地深印在我的脑际,难以磨灭地铭刻在我的心上。现在我谨把我一九五七年写的题为《周总理同记者的谈话杂记》一文,加以注释,奉献给读者。二十多年过去了,今天重温他的谈话,仍然感到非常亲切,仍然对我们有很大教益。下面是当时文章的原文。  相似文献   

3.
简讯     
为纪念今年3月5日周总理八十诞辰,省图书馆举办了《纪念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八十周年馆藏书刊展览》,于3月4日正式展出。这个展览共分敬爱的周总理为共产主义事业光辉战斗的一生,敬爱的周总理专著、专文、报告、声明、讲话和题词,爱敬的周总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世界人民深切怀念敬爱的周总理等四个部分。展览通过书刊和图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周总理从“五四”  相似文献   

4.
在平定县实验小学的晨练队伍中,有一个满头银发的老者,在他身边围聚了许多人,大家在听他追叙周总理的件件往事,这个老人正是当年跟随周总理长达九年之久的贴身警卫,现在是平定县房管所的离休干部魏玉秀。每当讲起周总理来,他的声调里充满崇敬和怀念,目光中流露出幸福和自豪。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整整十年了,但他的伟大形象在我的脑海中却永远不会消失;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尤其是对电视事业的关怀,对电视记者的教诲,都历历在目,好象事情就发生在昨天。周总理给我上的第一课我在学生时代,听了不少关于周总理的故事,虽然都是耳闻,但在我的心目中已经形成一个概念——周恩来同志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一九六三年,我刚到电视台不久,领导突然交给我一项任务,让我配合老记者李华同志拍摄周总理欢迎班达拉奈克总理的宴会,我真是喜出望外。因为刚从农村回台,连衣服也没换就风尘仆仆地去了人民大  相似文献   

6.
光阴似箭,弹指一挥间,敬爱的周总理离开我们已经20年了,但他那种超人的科研智慧仍被人们称颂,他的高尚情操有口皆碑,尤其他深爱人民,处处想着人民的美德,更是永远让万民景仰。总理1958年至1972年间曾6次来河南视察工作,我作为河南日报记者曾有幸6次跟随采访,亲眼目睹总理的风采和感人肺腑的事迹,至今难忘。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的档案工作,是与周恩来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周恩来是党和国家档案事业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今年1月8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30周年,全国人民不会忘记他,档案同仁也永远不会忘记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初期,周恩来在参加了党中央的领导工作以后,就十分重视党的  相似文献   

8.
尼克松总统昨天出乎意外地与毛泽东主席进行了会见,使他对中国为期一周的访问很快进入高潮。会见之后,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宴会上,他和周恩来总理互相祝酒,都强调共同利益,接着是轮番的巡回碰杯。尼克松总统和周总理今天下午坐在大会堂一张铺着绿色台布的长条桌前,进行第二次工作会谈。与共产党中国被奉为神圣的领袖毛主席的会见持续了一个小时。这次会见看来是在尼克松先生到达北京后第一个下午的日程上匆匆增加的。事后双方都称这是一次“坦率和认真”的会见,但是谈话的内容却一点也没有透露。这样一来,周总理昨晚为欢迎美国客人举行的盛大宴会就成了人们注意的重点。在宾主吃过一道叫三鲜鱼翅的菜之后,周总理站起来,通过电视转播,对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民致以问候,他  相似文献   

9.
他曾有过一段光辉灿烂的历史:荣获26至28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被誉为“胆艺双全”的小老虎,“打遍天下无故手”,他曾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曾为国家赢得了无尚的荣誉……人民没有忘记他。时至今日,当他应邀来到全国十大乒乓球重点城  相似文献   

10.
吴庆彤同志所著《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一书,在周恩来诞辰巨年之际出版,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的无限热爱与怀念。全书将周总理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斗争的过程系统公诸于出(有些材料未曾公开过),对于人民学习周总理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的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该书作为回忆录独具特点,在于作者掌握丰富翔实的史料。一方面,由于作者长期在国务院机关工作,"文革"前担任国务院秘书厅秘书室主任,"文革"后国务院机关陷于瘫痪状态,作者在周总理组建的国务院值班室任主任。"由于这样的经历和机遇,对'…  相似文献   

11.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13年了。每当忆及这位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我党我国最杰出的国务活动家时,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为党为国鞠躬尽瘁,他立下的丰功伟绩以至举止风范,这一切纷至沓来,思如潮涌,浮想联翩,不能自己。即使是他对人民新闻事业的巨大贡献,也非我笔墨所能记述其万一。这里只记录我印象最深的几件事,以寄对周总理的悠悠思念。第一次谈话周副主席(当时大家都习惯这样称呼他,因为他  相似文献   

12.
过去人们提起杨度,大都只知道他是筹安会“六君子”之首,是袁世凯的帝制余孽,对他最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对人民作出了贡献,一般都不知道。一九七五年周总理在病中,还让人告诉《辞海》编辑部,《辞海》上若有杨度的条目时,要把他最后加入共产党的事写上。周总理的话,对我们如何全面地系统地介绍和评价历史人物,是极重要的启示。湖南人民出版社编辑部正在编审的《杨度传》,就是一本较为系统介绍杨度同志事迹的专著。作者何汉文过去和刘成禺、沈尹默、高一涵诸先生往来谈论中,了解到一些杨度同志晚年思想转  相似文献   

13.
“一腔激情颂人民,千秋妙笔著华章。”以写《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历史的审判》、《人民呼唤焦裕禄》、《风帆起珠江》等一系列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新闻报道,而在人民群众中享有盛誉的著名记者、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在他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中,为党的新闻事业勤奋工作,笔耕不辍,奉献了全部身心,做出了  相似文献   

14.
《伟人周恩来》出自著名的意大利摄影师乔治·洛蒂之手。从拍摄所取的略仰的角度和他为这幅照片选定的标题中,不难看出他对周恩来总理的敬慕。1973年1月9日,周总理从所住的医院乘车到人民大会堂会见来访的意大利外交部长梅迪奇等外宾。随同梅迪奇外长访华的意大利《时代》周刊摄影记者乔治·洛蒂,在其它摄影记者们抢过镜头之后,周总理正要起身请梅迪奇外长到宴会厅赴宴之时,提出要为周总理拍照的要求,周总理欣然同意了。这当总共不过两分钟的时间,而且就在那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里,周总理还向左转过身去同工作人  相似文献   

15.
1958年4月24日是陕县大营人民一个幸福的日子.敬爱的周总理这天来到了大营.下午两点整,周总理一下火车,就健步走向村里的棉田.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周总理诞辰110周年,抚今追昔,周总理对档案事业的关注历历在目。1954年,他提议批准设立国家档案局;1956年,他主持讨论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1958年,他提出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17.
要为人民多“吐丝”──访著名记者、原新华社社长穆青张遂旺著名记者穆青,从事新闻事业半个世纪,写下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人民呼唤焦裕禄》等篇篇杰作,震憾了神州大地。1993年元月,他从新华社社...  相似文献   

18.
亲切的关怀难忘的教诲第一次见到周总理我在学生时代,听了不少关于周总理的故事,虽然是耳闻,但在我的心目中已形成了一个印象———周恩来同志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什么时候能见到他?我踏入电视记者的行列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想目睹一下周总理的英姿和风采,如...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22年了,在纪念周总理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不禁要回想起27年前,即1971年,周总理创议召开的全国出版会议和他对出版工作所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当时我刚从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调回北京,被派去参加会议文件的起草工作,得以有幸三次聆听周总理的谈话。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受到全国人民尊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敬爱的周总理不仅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知识分子论述和统一战线等方面有伟大的贡献,而且在新闻工作方面也有杰出的成就。他在开创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方面,在结识中外记者开展统一战线方面,特别是在国民党地区成功地创办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