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玉 《科技与出版》2021,(7):116-121
长城是中华文化最显著的标志符号之一,也是构成中国国家文化形象最稳定的元素之一.优化长城文化出版传播效果的关键在于提升长城文化话语影响力.本文以长城文化的出版传播为观察对象,分析长城文化认知模糊问题,提出基于共同体意识的长城文化出版传播路径,以期提升中华文化认同度,推动中华文化的世界性传播.  相似文献   

2.
巩杰  李磊 《现代传播》2022,(7):119-127
长城作为古老的民族建筑空间,在中外不同的叙事话语中,经过了纪实性、符号化、象征化、消费化和景观化的嬗变,形成了启蒙现代性、共同体意识(民族精神共同体、文化审美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视觉景观想象的文化空间转向。长城影像文化空间见证了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民族影像的形象塑造和文化精神的历史嬗变,也试图探寻符号化、图像化和景观化的长城,在全球本土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文化艺术生态中的跨文化传播与传承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国范围大力推进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支撑的长城事业布局,掀起了长城主题博物馆新一轮的建设浪潮,如何避免各博物馆同质化与形式化弊端成为关键问题。系列博物馆群理念的灵活性与超越性,与中国长城遗产的跨区域特征、多元文化内涵存在高度契合。针对目前长城主题博物馆存在的问题,在建设中引入系列博物馆群理念,探索两者的结合优势、现实途径与重要意义,对长城主题博物馆未来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与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4.
为厘清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下的长城主题博物馆建设及其长城文化传播现状与关键问题,调研团队于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实地考察了宁夏、陕西、山西等区域长城沿线的134家博物馆。调研发现,截至2023年底建成与未建成的长城主题博物馆共100家,呈现数量显著增长、规模不断扩大、传播主体多元等良好趋势,但存在建设空间分布不均衡、内涵挖掘不足、整体形象展示不全等问题。亟须构建协同传播平台与体系,统一整体形象标识与资源整体命名规范,优化传播理念与模式,加强博物馆社会传播服务能力建设与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全国新书目》2023,(11):31-34
<正>本书以宏观的地理视角阐释了中国人持续两千年修建长城的原因,基于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沙漠戈壁等不同区域的不同地貌,介绍了长城的历史文化、经济、军事、交流、保护等内容,生动呈现了长城内外的互动交流以及与自然地理的相依相融。  相似文献   

6.
中国长城建造时(《卡夫卡全集》卷一375—387页)卡夫卡著,叶廷芳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人民的自豪和骄傲,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象征,"你知道长城有多长,它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它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因此,描绘万里长城的建筑过程、探索修建长城的原因和意义,不仅是中国作家和学者应该做、乐  相似文献   

7.
在布鲁塞尔老城那宁静古朴的建筑群中,有一条名叫贝斯布洛克的画廊街。昔日,这里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书店和画廊鳞次栉比,而今只剩下专售中国书籍的长城书店和一间展示现代派艺术的画室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西方的经济萧条对文化事业的沉重打击。而长城书店不仅存在下来,而且店面还有所扩大,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据史籍记载和历史、考古学界的研究、考证,燕秦汉时期的辽东长城在辽北地区中部呈东西向穿过。境内近年发现了一批与长城相关的战国至汉代文化遗迹、遗物,其中尤以铁岭新台子邱台大型战国晚期至汉代遗址最为重要,被有的专家考定为汉代望平县址,虽有争议,但它的发现,对推进辽东长城辽北段的发现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地理座标。要解决辽北境内燕秦汉长城的具体位置,我们必须以历史文献记载结合考古资料和田野调查工作,从辽北历史上所处的重要地理位置和辽河水道的古今变化,以及战国秦汉以来郡县设置情况,长城在辽东的构筑特点,与抚顺浑北汉代列燧的关系和有无复线等诸方面因素来研究和确认。铁岭境内的燕秦汉长城、还应在邱台遗址以北的铁岭一带探寻。  相似文献   

9.
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两张“金名片”,长城是凝固的历史,运河是流动的文化。古老的京杭大运河造就了历史上多个朝代的繁盛,也见证了许多城市的兴衰。今天的大运河是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要有载体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要说到现实象征,就算是老外,也会脱口而出:故宫、长城……梁漱溟先生对中国文化的定义——“中国人夙昔生活所需要之一切”,足见国人对中国文化载体的情感更加深厚如海。从这个意义上说,故宫发生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相似文献   

11.
延庆县小张家口村位于延庆县城东南部20公里处,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小村庄,村子的南面是雄伟壮观的八达岭长城,北面是历经七朝(北齐、北周、隋、燕、秦、汉、晋)修建的古长城遗址,整个长城遗址是用砖、土、石不同材料修建而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长城文化.  相似文献   

12.
山西长城广播电台于1992年12月6日开播,频率为调频(FM)95.8兆赫,发射功率10千瓦,1993年4月8日开通24小时播音,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第一家全天直播的综合电台。 长城广播集新闻报道、经济服务、心理咨询、文体娱乐于一身,力求新闻最快,信息最广,服务最周,娱乐最强。 长城广播采用主持人直播的形式,并辅以三部热线电话,许多重大事件可在其发生的同时或发生后最短的时间内得以及时报道。热线电话为听众直接接受服务和随时参与节目,为加强广播与听众的双向交流,提供了便利。 长城广播电台现有工作人员26名,平均年龄27岁,文化程度均在大专以上,每位主持人都参与节目的采、编、播、控全  相似文献   

13.
浙江临海的连绵城馒叫"江南长城"--这一称谓近年来已为学界、文物界所广泛认同.与北方长城一样,江南长城同样是华夏儿女顽强抵抗入侵之敌的见证,是爱国主义的象征.近时媒体更有报道,说当年万里长城进行加同改造的时候,有一个参照系,那就是临海的江南长城.有人因此而称江南长城是北方长城的"母本".前些时笔者在临海,也听到了南长城乃北长城"师范"和"蓝本"之说.后来看了有关史料记载,便知道明朝北方长城进行的加同改造工程,确是借鉴了江南长城的经验的.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上世纪末互联网在我国登陆,河北省网络新闻媒体应运而生,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河北新闻网、长城在线、河北广播电视网等已初具规模.不仅满足了网民对地方新闻不同层次的需求.还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一个了解河北的窗口。但是,以网络文化作为开发对象和盈利点的河北网络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它的产生和发展还是近几年的事。无论是河北新闻网.还是长城在线、河北广播电视网等省级新闻网站,  相似文献   

15.
出版单位: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制作单位:清华同大光盘股份有限公司责任编辑:王燕内容简介:《长城的故事》是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发研制的“属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系列多媒体光盘中的代表作之一。光盘中容纳了近3000余幅图片,17万字左右的文字,100分钟左右的解说词,总长约30分钟的WAV,15000帧三维动画,3200秒视频以及长达30分钟的音乐,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全面地介绍了长城的历史、文化、建筑、军事、风土人情等各方面内容。丰富的内容,史诗般的恢弘气势,焕发了长城──这个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伟大象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长城保护理念的日益深入,考古工作与长城保护维修工程的结合更加紧密.但在实践过程中,有些长城保护维修工程和项目存在考古参与程度较低、定位不明确等问题.本文对既往长城保护维修工程中的考古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指出考古工作的参与程度越来越受重视,是新时期长城保护理念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箭扣南段长城151-154号敌台...  相似文献   

17.
如今提起居庸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来中国者必到长城,到长城者必去居庸关,居庸关已经成为了北京文化旅游的金字招牌。居庸关如此受到游客的青睐,得益于其悠久漫长的历史文化。居庸关早在上古时期便是"天下九塞"之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北京的一道天然军事屏障。元代,北京正式成为了全国的首都,居庸关的军事地位显著上升,驻守了精锐的侍卫亲军。明代,为防止蒙古人南下,屡次修固居庸关,使其成为铁桶山河。清代一统宇内,居庸关军事地位下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最终成为了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2月19日,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笔记本电脑事业部领导武少波向湖南渠道厂商、媒体展现了公司未来的成长前景,并介绍了长城笔记本电脑事业部的独家总代理制的渠道模式。此外,为了增强湖南渠道对长城的信心,长城笔记本电脑事业部向渠道展示了长城强大的区域平台  相似文献   

19.
大型文化纪录片《园林-长城之内是花园》是国内第一部从几千年历史的跨度解读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纪录片。该片准确阐释了中国园林师法自然,饱含文人意趣的精神,采用贯穿古今的叙事角度,呈现出厚重的历史感并直面现实生活。纪录片饱含浓厚的人文情怀关注人的现实生活,营造了一个人与历史文化、与天地自然相融合的唯美意境。  相似文献   

20.
《燕赵传奇》是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旅游文化广播依托重点文化选题推出的一档本土文化特色的大型广播系列节目。 栏目先期推出“根脉文化”、“皇家文化”、“民俗文化”、“诚义文化”、“长城文化”五大主题,讲述河北历史,演绎传奇故事。500集的体量,五大主题的分量;以主讲人为基础,解说人贯穿全篇、穿针引线的播讲模式;用传奇化的语言讲述燕赵大地的厚重历史,用故事化的细节体现仁人志士的古今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