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朱士龙 《职业圈》2013,(30):28-28
近年来.企业员工中亚健康状态比例较高,而亚健康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工作效率低下、创造的劳动价值减少,这不仅仅是企业的损失,更是社会的损失。因此,员工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得到企业的重视,企业的健康体检已作为一项福利惠及每一名员工,这是企业关心员工健康的具体措施,定期组织员工体检,并形成员工体检报告和健康档案。  相似文献   

2.
贾保玲 《职业圈》2013,(36):16-16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体现,是石油企业员工在艰苦的石油会战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石油人的精神支柱,是企业文化核心和灵魂,是推进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系统梳理和总结以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推动企业发展的经验,对如何发挥好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一独特的政治优势,把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融入到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赵秀梅 《职业圈》2014,(15):115-115
企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依靠人才,“在工作中愉快的生活,在生活中快乐的工作”,这是员工梦寐以求的,也是和谐团队工作的核心内容。根据员工需求进行管理,从关心员工细节小事做起,依靠员工、尊重员工、凝聚员工、发展员工;其实质是“以人为本”,遵循“人本”理念,实现“人本”目的;其策略就是从平等的角度出发,与员工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开展心与心的交流;加强与员工的情感沟通,实行员工自主管理,营造良好的亲情文化;其目的是提高员工自身素质,提升企业凝聚力,增强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4.
Tanya 《职业圈》2013,(10):71-71
“企业值不值得我付出额外努力?我的努力会有回报吗?”“员工的能力究竟如何?给了他高工资,他就会努力工作吗?”每一天,公司都在上演《无间道》,主角就是员工与老板。  相似文献   

5.
冉春艳 《职业圈》2012,(11):21-21
和谐企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中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对于建设和谐企业意义重大。关心困难职工,向弱势群体伸出温暖之手.一直是辽河“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欢喜岭采油厂工会始终高举和谐这面旗帜,秉承“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健全机制,切实解决员工的困难,认真落实油田公司“四不让承诺”。把开展扶贫帮困工作打造成“凝心聚力”工程,有效地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了企业和谐。营造了企业帮扶员工、员工感恩奉献企业的和谐氛围。  相似文献   

6.
沈宗华 《职业圈》2013,(9):148-148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一个企业要科学可持续的发展,必须牢牢稳固根基,而这个根基就是每一名员工。一个企业,从建立之初的“人管人”,到发展中期的“制度管人”,直到成熟期的“文化管人”,实现员工自觉自主管理,都有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那就是班长。如果能从众多的员工当中慧眼识珠,挑选并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班长。企业的发展将更加高效、安全、稳固。对此,欢喜岭公用事业处物业四公司有着自己独到的“班长经”要说一说。  相似文献   

7.
林宏 《职业圈》2014,(6):26-26
工会工作本身就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联系员工群众最好的桥梁和纽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是新形势下指导我们做好工会工作的重要行动指南,是每一名工会工作者的指路明灯。作为一名企业工会工作者,认真学习和领会活动精神,切实把党的群众路线作为推动工会工作的着力点,做好“服务大局,服务中心,服务员工”工作,是新形势下对工会开展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工会工作者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徐俊勇 《职业圈》2013,(8):136-137
一、“爱油乐水”文化的形成与探索一是注重传承,在服务大局中体现“油魂”。我们供水公司作为中石油大港油田公司下属企业,担负着建设大油田、建设石油示范矿区的供水服务使命。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容的中石油企业精神,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石油文化精髓,是一种内在的激励力量。外在的政治优势,物化的精神财富,是广大石油职工的凝聚力量、精神家园和思想基础。基于这种考量,我们注重以铁人精神为核心灵魂,把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企业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以大庆精神育人塑魂,持续开展“精神学铁人,行为赛铁人”主题教育活动,每年组织职工开展红色教育、劳模宣传月、实施主题大讨论等活动,激励广大员工在推进企业发展实践中坚定文化信仰,  相似文献   

9.
刘翠娥 《职业圈》2013,(24):145-145
辽河油田建设“双千企业”、“百年辽河”的宏伟蓝图。为矿区服务系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指明了前进方向,矿区干部员工所承担的的责任更大、使命更加光荣。一、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奠定抓落实的基础一是认清形势。坚定发展信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坚持切实提升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为油田公司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服务保障,这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企业的大局,也是全体干部员工共同的目标和责任,要求我们每名干部员工,必须坚定信心和决心,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把干部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各项工作部署上来,把干部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充分把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努力形成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10.
许银环 《职业圈》2014,(33):111-111
大庆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庆精神的实质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大庆精神实质与科学发展观是内在统一、紧密相连的。大港油田秉承“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宗旨,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油气核心业务,积极追求企业价值与员工价值的和谐,建成大油田实现双翻番需要传承发扬大庆精神。  相似文献   

11.
闫红 《现代企业文化》2014,(18):116-116
大庆精神是企业文化核心和灵魂。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基本要素就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等理念文化,其中企业精神发挥着统率作用。大庆精神是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实践最具特色的文化精髓,是我们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因此,我们坚持把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企业文化建设始终,牢固确立企业精神的地位。企业重组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把“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确定为企业精神,我们认真贯彻集团公司的要求,继续坚持大庆精神的企业精神地位不动摇。面向市场定位企业的改革发展,重服务、求效益,在企业管理思想、经营理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实现了创新,建设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2.
耿桂凤  水祥福 《职业圈》2012,(3):106-106
现代企业的员工管理中,不少管理者越来越重视员工的精神家园的锻造。让单位像家一样温馨、温暖,让同事之间像家人一样相互关心相互关爱,是每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应该追求的目标。让我们来看看中原油田第九社区登峰居民管理站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王君  王超 《职业圈》2013,(23):138-138
当前,在一定程度上讲,县级供电企业实践国家电网公司“五统一”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的征程才刚刚步入“快车道”,而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非一朝一夕之事,任务繁重,需要每个单位,每一名电力员工付出艰辛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在企业中,岗位员工执行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高低。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再好、再多的政策、制度、目标设计,最终都要依靠基层的岗位员工“这根针”去实施,也就是靠岗位员工的“执行力”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一体化在各个领域中都在以不同的形式演绎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使得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压力日趋加大,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使每个企业、每名员工都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上下同欲者胜”。在国家创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企业只有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夯实员工主人翁地位,才能迎风破浪、傲视群雄。  相似文献   

16.
陈娟 《职业圈》2012,(18):24-24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一体化在各个领域中都在以不同的形式演绎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使得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压力日趋加大,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使每个企业、每名员工都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上下同欲者胜”。在国家创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企业只有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夯实员工主人翁地位,才能迎风破浪、傲视群雄。  相似文献   

17.
米兰 《职业圈》2010,(25):25-26
呼唤“心”的管理 “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翻译过来就是“员工帮助计划”,中国移动上海公司把它称为“员工心理支持行动”。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EAP是企业职业心理健康问题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90%以上的《财富》500强企业采用了这一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娅萍 《职业圈》2014,(8):22-22
工会组织是员工的“娘家”,是员工的“代言人”,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就是工会最根本的职责。工会组织无论在任何时期、任何企业,都要牢固树立员工利益无小事之观念,时刻把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重点,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9.
彭明伦 《职业圈》2014,(25):44-45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这条“韬略”出自《文韬一文师》,揭示了企业领导者、普通员工同整个企业的关系。一个公司之所以能迅速成长,甚至成为全球产业领袖,这固然是因为决策层能力卓越,但更重要的是团队,是每一位员工。  相似文献   

20.
当安全成为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成为员工的自我需求时,安全便是真正的第一。如果把电力企业领导人肩负的担子按轻重缓急来排列的话。安全这副担子始终是最重最急的。每个企业领导人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当感受着安全生产天数与日俱增的时候。心里却依然“忐忑不安”。为什么?因为安全工作仿佛就是修一条不断延伸的漫漫长路,任何时候都不敢说“功就名成”。企业安全到今天已经证明,正视安全之难是一种成熟。显然,要实现企业长周期安全不能无目标地进军,需要的不仅是热情,更需要的是理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