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厚远 《青年记者》2017,(26):71-72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正在悄悄地改变着许多学科研究的范式比如在传播领域,人们的认知方式和信息的传播方式都在不断创新.在国际传播学界,“认知传播”的相关研究已是一个前沿性课题,中国社会环境和思想环境也为“认知传播”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其研究的理论基础是认知理论和传播理论,认知理论本是一种学习理论,主要研究经验怎样引起了人们行为的变化以及产生这种变化的方式和路径,重点关注研究对象对当前情境的理解力.  相似文献   

2.
智媒时代舆论战范式升维成“认知战”,人类认知空间的重要性凸显,明晰信息竞争与认知竞争两种舆论传播方式之间的逻辑差异对传播研究意义重大。从元传播层面切入,分析发现智媒技术及微粒社会将媒介效果解释权转移到用户手中,以往基于控制信息流、操控均化受众的信息竞争传播规则式微,基于影响独异个体、建构个体认知框架的认知竞争传播规则兴起。未来传播研究需在“刺激—认知—反应”的研究框架下,重新审视“认知”在传播效果中的撬动和过滤作用。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语:传媒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传播形式的日益丰富,由此不断催生出与受众沟通、互动的新渠道。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而构建的现代化传播平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模式和交流方式,同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愈加明显,尤其是微博、微信等新应用平台的广泛普及,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手段充分表达自己对某件事情的认知、态度和情感。在受众意见表达开放化的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意见领袖”机制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主导着舆论发展的方向。融合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信息传播特点,组织在进行信息传播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舆论引导偏差的不良现象。研究新传播环境下网络舆论的形成及舆情治理,有效引导网络舆情,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对营造健康的网络传播环境、增强网络公信力意义重大。本期“组织传播”栏目立足“微时代”,深刻剖析微博意见领袖在公共事件中的社会影响,阐述了全媒体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网络舆情治理和高校舆情危机的应对机制,同时对现代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媒介形象展开探讨,力争对组织信息提供健康的传播环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网络言论的自由表达,给组织传播学的发展指出了新的研究方向,也让受众对传播学以及网络舆情、舆情研判等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认知作为涉及个体心理的微观机制,影响着信息的选择、加工和处理,这为理解未来传播影响力的构建提供了有益视角。传播影响力是一个统合性概念,认知则为其提供了可供感知的具体标识。在数字技术构建的微粒化、圈层化、再组织化的社会生态中,个体成为社会的基本运作主体,未来传播的着力点在于从认知层面出发,解决个体“以我为主”的信息关联性问题,凝结传播的价值逻辑。未来,需通过传播内容与个体认知结构的契合,以认知推进寻求圈层动态平衡点,实现公众信息触达基础上的情感共鸣和价值共振,并推动以人为本逻辑下个体认知与环境的多元互动,进而以认知机制推动未来传播的影响力生成。  相似文献   

5.
论文认为,人类利用信息的传播方式仍制约着当前社会对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未来信息社会基础结构由信息与传播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二者不可偏废。论文强调,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阶段“不能跳过”,但某些技术发展阶段包括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阶段却可以跨越。尽快建立信息传播基础结构,是我国缩短全面工业化阶段,尽可能与发达国家同步进入信息社会的最佳跳板  相似文献   

6.
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是社会宝贵的知识财富,它产生于人们生产与工作之中,并通过查考利用,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各行各业从重视档案以及利用档案的过程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在新的时期,档案部门必须充分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满足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多方面的需求,把“死档案”转化为“活信息”,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7.
黄德劲 《青年记者》2007,(14):74-74
作为“旗帜”、“灵魂”,评论对一张报纸,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在一个充分信息化的时代,有生命力的新闻时评,意在反思社会转型时代的信鼠加速对社会生产和社会存在所产生的强大影响。这一影响不仅仅是不断扩大信息流量,同时也在扩大传播主体的社会范畴。  相似文献   

8.
论媒体的交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媒体发展历史,信息只要产生作用,就必然经历一个交互的过程。时代不同、传播信息的媒体不同,对信息交互性的追求却是不变的。由于电子出版物这一数字化媒介的兴起,媒体交互性能实现的速度和质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对媒体交互性开始重新认知。一、交互是媒体产生作用的最好方式所谓“交互”,是指信息在传播与接受过程中传播者和传播对象的相互作用。即媒体在提供信息的同时,能够了解受众的接受情况,得到信息的反馈,或接受受众的请求,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应的信息。可以说,媒体的这种“交互性”是检验传播效果的最佳途径。对于…  相似文献   

9.
袁波 《新闻世界》2011,(9):131-132
近10年来,我国新闻网站飞速发展,但与商业网站相比,新闻网站的建设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网站互动性的不足。本文分析了“互动性”的内涵,增强人们关于互联网传播机制的认知和理解,使新闻网站真正成为网民和社会之间的信息桥梁,实现网站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之间的更好交流。  相似文献   

10.
媒介全球化的价值宝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过全球化媒介认知社会和人类自身 ,将成为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场变革。个人的“穴见”永远是局部的 ,事实的制度化往往使人们难以看到现实真相。知识的激增及全球化媒体的传播 ,形成了多维性信息的强势 ,真理自然显露出来。电视网络全方位的实境传播 ,把人们带到世界的每个场合 ,社会的一切秘密掀掉了掩体。传媒透析社会的理论 ,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科学和政治领域 ,人类开始把握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心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心理观陈力丹人们的各种信息传播,始终伴随着看不见的心理活动,认知、情感和意志这些心理因素相互联系,推动着同时亦制约着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时候,用新的世界观解释了各种传播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对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2.
新冠疫情给社会带来诸多严峻挑战,也暴露出当前的信息传播环境在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冲击下面临的种种问题,譬如伪科学虚假信息的轻信与传播。基于认知心理学视角,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2060名网民进行问卷调查,论文探究了新冠疫情期间个人注意力、认知能力等因素如何与过载的信息环境相博弈,影响人们对真伪科学信息的辨别与传播。该研究对应对当下过载的信息环境尤其是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虚假信息的传播,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国宁  陈卓 《青年记者》2023,(24):52-55
有关虚假信息与负面情绪的传播研究中,已有研究缺乏对其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理解。本研究从应激心理发生机制出发,探讨虚假信息与负面情绪传播的阶段性特征,并尝试提出可能的应对方案。研究发现,由社会潜在危险激发应激反应的个体,情绪上会唤起恐惧、警觉等负面情绪;认知上表现为大脑为应对紧急情况牺牲高级认知功能而引起的认知障碍,使得辨别信息真伪能力下降;在行为层面则表现出对亲密关系群体的分享与帮助,以及对陌生群体的污名化与排斥。个体应激反应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为一到两个月左右,因此要正确认识受众从“非理性与情绪化”到“理性”的周期性发展,注意从情绪和理性知识方面加以引导,同时也要从信息技术角度出发,利用算法推荐、大数据实现信息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4.
在新媒体时代,尤其是微博的出现,人们接受信息、传播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变化下,传统媒体应充分认知自己的媒体特性,结合和发挥微博的优势,在微博时代迎来自己新的发展模式和创新机遇。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信息技术和信息传播手段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些发展带来了信息资源的极大丰富。毫不夸张的说,现代社会的人们已经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新闻“信息场”。只要身处其中就会被以各种方式涌来的信息所包围。  相似文献   

16.
时代变了,信息大爆炸,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大大提高了,报纸如果还是“老四版”,就像小脚穿大鞋,肯定不跟脚。因此,报纸厚一点,是应该的,有人说已经发展到了“厚报时代”,也不算言过其实。但一些越办越厚的报纸,厚得并不是地方。有的为了增强报纸在社会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王萌 《今传媒》2013,(4):106-107
近几年来,互联网发展快速,许多新型的网络媒体以及网络营销工具都应运而生.如今“微博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这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由于其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和特点,打破了传统传播局限,随时随地的与他人来分享生活中的各种内容,可以增加人们发布和接受信息的时效性.使人们随时随地发布信息.但同时微博也会使得信息的真实性遭到质疑,带来了强大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微博的发展现状,对其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的传播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探讨“微博”在信息传播的特征和意义,并利用“微博”看其在新闻信息传播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已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多种多样的信息,不仅需要有人传播与报道,更需要有人进行整理和评判,钩连其关系,梳理其脉络,明晰其因果,帮助人们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把握与充分勾勒时代进程的主体画面。读者需要第一时间了解信息,更需要深度理解信息。正是有了这种需要,近年来带有评析性的“特别报道”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也成为媒体中、报业间竞争中重点采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图示在纸质媒体中的功能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与形”具有超语言文字的叙述功能,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无论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还是从个人成长历程考察,“图与形”始终在伴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进步,“图与形”这种认知方式的形象、直观、便捷等特性,摆脱了文字符号的抽象性所带来的理解上的艰涩。以报纸为代表的纸质媒体在运用“图与形”传递信息方面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可以概括为“图画”、“图片”、“图示”,每个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状况、物质生活条件、科学技术水平和信息传播观念等相联系,三者之间并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体现出递进整合式的变化,对其充分…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传播方式和新传播介质的出现,不仅仅是多了一个传播通路或传播平台,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凡是大面积传播必须依赖“大媒介”的格局。(1)新媒体改变了外部世界图景在人们心目中的认知比例。(2)新媒体所造成的“圈子化”、“部落化”改变了人与世界的关联方式。(3)新媒体丰富和拓展了人们的生活体验,使人们的社会判断和社会决策更感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