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当前国内医学检验教育及临床检验行业中血涂片复检技能学习方法的不足,设计出模拟镜检过程的血涂片复检在线实训系统。收集临床案例后,血涂片复检过程的模拟主要通过连续拍摄其外周血涂片油镜下的血细胞图像(100只白细胞)并对所有有核细胞连续编码后导入系统来实现。该实训系统主要包括有核细胞分类及血细胞形态观察、分类结果及判断、案例分析3大功能模块。通过专家测试,表明该系统不仅界面友好、内容丰富,而且人机互动效果佳,此外该系统的实验教学应用效果满意,可用于提升国内医学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以及临床检验行业人员的血涂片复检技能。  相似文献   

2.
全血细胞分析是临床最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其结果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到诊断和治疗.自动化全血细胞分析仪的普遍使用可大大提高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和效率.但在鉴别血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等方面,全血细胞分析仪还不够完善,它只能作为一种过筛手段,还需要有血细胞的形态学检查作为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适合楚雄市儿童血细胞正常参考值范围,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采集1774例正常体检儿童末梢血30微升加入到6毫升稀释液中,通过CA530血细胞分析仪测得各项指标,再与对照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楚雄市儿童的血细胞参考值范围比对照组的儿童参考值要低,本地区男女儿童血细胞参考值之间不尽相同。结论:血细胞参考值具有一定的地区差异性,与年龄和性别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探讨。本文观察加入溶血剂后放置不同时间对白细胞分类结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仪器:MEK5108-K型血细胞分析仪和SYSMEX F-800型血细胞分析仪(已校准)1.2 试剂:随机配套试剂1.3 标本:EDTA-K2抗凝静脉血(1.5mg/1ml血)  相似文献   

5.
<正> 1 临床资料某患者,女性,35岁。于1992年6月15日因皮肌炎,支气管肺炎入院。7月3日病人突发寒战,T39℃,双肺未闻干湿啰音,心率齐,120次/分,腹平软,肝脾未触及。2 细菌的培养与鉴定2.1 形态与培养特性常规采血5ml 注入50ml 增菌肉汤中,37℃培养3日后,肉汤混浊,取增菌液划线到血平板、SS 琼脂平板上,37℃培养24小时后观察生长表现。在血平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细胞形态学变化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常规方法对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外周血和骨髓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发现粒细胞系统反应性增生,并有较特异的形态学改变。主要为中性粒细胞的颗粒增多和空泡变性;结论:血细胞形态学变化对深部真菌感染具有提示性诊断价值。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可对深部真菌感染作出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病缓慢,临床表现主要为外周血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增生或过度增生,成熟和幼稚的血细胞都有形态异常性疾病。根据1982年  相似文献   

8.
人体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含有丰富的血红蛋白,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血浆主要功能是运送营养物质和维持血容量,使血液循环得以正常进行。而世界上所有血库里的血都是从健康人体抽取的,血源量极为有限,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人造血”诞生了。  相似文献   

9.
<正> 1 临床资料男患,因脑外伤住院,手术后24小时 T39℃,WBC:14.2×10~9/L,N:0.76,L:0.240当即抽血作血培养。2 细菌的培养与鉴定2.1 细菌的形态与培养特性将血液按常规接种于硫酸镁肉汤培养基中,37℃,72小时  相似文献   

10.
对沙塘鳢的基本形态特征和血液生理的红细胞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进行研究并分析细胞间的相互关系,为沙塘鳢血液生理提供较为系统的资料,同时也为沙塘鳢人工养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选用20尾沙塘鳢,雌雄各10尾,测定了形态指标,采用尾静脉取血和心脏取血法制作40张装片,在每张装片上随机选取100个细胞计数。结果显示,体重集中在24.0~40.0 g之间,体长集中在7.0~11.0 cm之间;共发现5种血细胞,其中,红细胞占84.10±7.27个,淋巴细胞占2.00±1.41个,嗜酸性粒细胞占5.75±3.92个,嗜中性粒细胞占6.78±4.35个,嗜碱性粒细胞占2.67±2.26个;雌雄鱼体间除了体重与体长具有显著相关性外,血细胞间并无显著性;在不做区分时,除了嗜酸性粒细胞与嗜中性粒细胞不具相关性外,其余四种细胞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输血是中一项重要的抢救治疗措施。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血多用,节约用血的成份输血正逐步代替输全血。自体血回输也因其具有不传播疾病、无血型不合、无异体抗体引起的免疫反应等优点,而广泛用于临床。高科技的DNA重组技术产品的应用、血浆置换、血细胞单采、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现代输血技术,也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和推广。为了充分发挥输血治疗的独特作用,最大限度的预防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临床输血时,要注意以下监护要点。  相似文献   

12.
旨在结束输血的血细胞“工厂”一种人工生物反应器可能在未来,为患白血病和其他血液病的人,提供移植所需的无限多的血和骨髓细胞。罗彻斯特大学的戴维·吴1993年4月在丹佛召开的美国化学学会的年会上说,他的小组即将建立一个骨髓生物反应器。骨髓是人体血细胞的制...  相似文献   

13.
四种实验动物血液有形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鲤鱼、花背蟾蜍、家鸡、家兔 4种实验动物的血细胞形态进行了显微观察并对其血细胞数量、红细胞、血小板大小进行了测量 .结果表明 :随着脊椎动物由低等向高等的进化 ,红细胞的形态由长椭圆形、椭圆盘形、双凹椭圆形到双凹圆盘形 ,细胞的数量由少增多 ,细胞体积由大变小 ,由有核到无核 ,细胞分化程度愈高 ;白细胞的种类和血小板的数量增多 ;血红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 .鱼类与陆生脊椎动物变化趋势不同 ,血红蛋白相对较高 .血液有形成分的这些变化与动物的进化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细胞检测结果的差异性,为血常规标准化操作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同时采集160例住院患者的静脉血和末梢血,用BC-3000PLUS全自动细胞计数仪测定血常规结果,进行重复性实验和比对实验,比较静脉血和末梢血的差异.结果: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结果显示,两组WBC、RBC、HGB、PLT均有明显差异.结论:血细胞分析应以静脉血为主,应对引起末梢血结果的诸多因素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刘俊威  易增兴 《宜春学院学报》2003,25(4):104-104,111
目的:总结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血胆碱酯酶活性变化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临床症状轻重分为轻、中、重度3组,入院后即测血胆碱酯酶,将血胆碱酯酶值划分为正常、轻度下降、中度下降、重度下降4组,并进行比较。结果:血胆碱酯酶活性变化与临床症状轻重关系不完全相符。结论:血胆碱酯酶活性变化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的诊断和病情的估计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有部分患者的血胆碱酯酶活性变化在诊断和病情估计时只能用于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 1 临床资料1.1 男患、65岁、于1992年7月3日因肺气肿、高血压、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而入院。 1.2 病人—般状态尚可,可见痰多、气喘、双肺可闻及干湿性音。2 细菌培养与鉴定2.1 形态与培养特性:痰标本划线接种于血平板和 SS 琼脂平板上,37℃下培养24小时  相似文献   

17.
1血液成分输血的概念 我们知道,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两大部分组成的。血细胞(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血浆(无形成分)则含有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等多种成分,而各种成分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在临床治疗中,需血病人不一定需要全血,往往只需要其中的某一成分。成分输血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提出来的。所谓血液成分输血,就是将血液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开来,精制成高浓度和高纯度的制品,然后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缺什么补什么以能针对性地治疗某一疾病的输血方法。2血液成分输血发展简史 1959年,吉布森(…  相似文献   

18.
《大连大学学报》2019,(3):88-92
用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细胞仪测定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对该设备的本底计数、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正确度和临床可报告范围进行分析,把所得结果与卫生部《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WS/T 406-2012)的标准对比可知,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的本底计数、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正确度和临床可报告范围均在WS/T 406-2012允许范围内。说明XN-1000是可靠的血细胞分析仪,适用于临床实验室血常规的测定和体检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实验性脂肪肝出血综合征(FLHS)患鸡的血液生理指标的变化。方法:以肉杂鸡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对照组,其中模型组采用注射外源性雌激素建立实验性鸡FLHS模型,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玉米油,分别于试验第2周和4周末采集血样,测定各组内试验鸡血细胞数与白细胞分类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比容和红细胞渗透脆性等血液生理指标,比较各组间血液生理指标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期间实验组FLHS患鸡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和血细胞比容减少,而白细胞数、凝血细胞数和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结论:实验性FLHS患鸡的血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和血细胞比容等血液生理指标发生了变化,提示血液生理指标检测能够为鸡FLHS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诚 《中小学电教》2004,(10):37-38
知识目标——识记概念:贫血、发炎、血清、动脉血、静脉血;理解血液的成分及功能;掌握血浆的成分和功能,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了解人体的血量、血型和输血。能力目标——学会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练习显微镜的使用;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血常规化验单,学会合作探究。情感目标——关于义务献血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