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中,在第四章第一节《氯气》里讲到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其中有个演示实验是用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来验证氯气的漂白原理,目的是验证氯气没有漂白能力,而溶于水后,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能力。在本实验中,一个关键的可变因素是水。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经干燥的氯气,先通过干燥的有色布条,再通过湿润的有色布条,  相似文献   

2.
1问题的提出1.1教材实验分析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2019年版)在第2章第2节“氯及其化合物”中没有提供氯水漂白作用的实验装置,只是以文字的形式阐述“分别将干燥和湿润有色布条或纸条及有色鲜花放入干燥的氯气中”,并没有相关的实验装置图。苏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2020年版)在专题3第1单元“氯气及氯的化合物”的实验探究中也只是给出了实验步骤(将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分别放入两瓶干燥的氯气中,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并没有实验装置图。  相似文献   

3.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1]第一册第66页中的[实验4—4]是用下面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的(如图1所示),此实验用干燥的有色布条与润湿的有色布条对比颜色变化来检验次氯酸的漂白作用.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教材中的实验方法具有以下不足:其一,使用有色布条进行实验时需要的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4.
1新教材中的实验内容 江苏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化学1(必修)37页设置了氯气的性质的演示的系列实验:①将湿润的淀粉一碘化钾试纸蘸在玻璃棒上,并将试纸靠近集满氯气的集气瓶口,观察实验现象;②将有色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分别放入两瓶干燥的氯气中,观察实验现象;③将一根光亮的铁钉放入一支充满干燥氯气的试管中.将一根光亮的铁钉和一团湿润的棉球放入另一支充满干燥氯气的试管中,观察铁钉表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找一块棉布条,用水淋湿,在中间部分滴上酒精,然后用手拿着布条的两端,把布条张开,让有酒精的部分对准蜡烛的火焰.有趣的现象出现了:棉布条正对火焰的上方升起了火焰,好像烛焰穿过了布条.拿下布条一看,真奇怪,棉布条并没有烧焦.  相似文献   

6.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选好实验,用好实验,做好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值得我们化学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一、激发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精神 如"氯水的漂白原理"中,通过教师创设情境,"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而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提出疑问:"氯气有漂白性吗?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什么物质?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盐酸还是次氯酸?"这样设疑直入主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  相似文献   

7.
彩色绳圈     
材料:各种颜色的布条。制作方法:选择三种颜色的布条,分成三股,用编辫子的方法做成绳圈。圈的大小可自己定,做圈时可隔一段留下一根好看的布条不编入,同时添进新的  相似文献   

8.
材料:纱带或布条物品:扣子、夹针工具:针、线其他:可根据自己喜好,用铃铛、小木牌等物品代替扣子1.准备几块大小不一的小布条,剪好边边。2.将布条左右对折一次,然后上下对折一次。  相似文献   

9.
1.电极制做:取一根碳棒,用白布条将其缠绕,布条两头和碳棒下端用医用胶布固定、盖严,引出导线即成阴极;另一根碳棒接好导线并装入无底废试管中即成阳极。  相似文献   

10.
1内循环装置的设计如图1所示,打开钟式贮气装置的阀门a,则空间B中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往下流,从而把空间A中的气体挤出来。气体沿箭头方向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完成化学反应,最后,尚未反应的气体和反应中生成的气体流到空间B中,贮存起来。由于整个过程都在封闭的空间进行,所以不会发生气体泄漏现象。用这一装置做有毒气体实验,能确保人体安全。2内循环装置的应用a.应用于Cl2使湿润有色布条褪色的实验。如图2所示,Cl2从钟式贮气罐中出来后,经浓硫酸干燥后,再经过干布条、湿布条,剩余Cl2流回到贮气罐上部空间,完成实验,而Cl2不会发生泄漏。改进…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一化学课本中有“次氯酸能使染料……褪色”的叙述,次氯酸使染料褪色,必须起反应。染料各色各样,是否都能起反应而褪色呢?据此,本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实验与结果 制取26瓶(125ml的集气瓶)干燥的氯气,分别放颜色、布料不同,大小适当且相同的湿润布条,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并随时进  相似文献   

12.
一从记事起,他就一直看见一个小魔术。那就是每天早上起床时,破旧的窗户缝和门缝里都会长满了碎布条,一拉房门,布条便轻轻软软地落下来,像小鸟的翅膀掠过他的面颊。他捧着这些布条,咯咯咯地笑。  相似文献   

13.
1.三月的春风●从教室的窗口向外观察,让幼儿描述风是怎样吹动物体运动的。教师应在黑板上或图表上记录幼儿的观察结果。●在一个有风的日子里,带一小组幼儿到室外去。发给每人一根系有一根布条的小竹杆,让幼儿举起竹杆,注意指出布条指向什么方向,布条是不是总指向同样方向。  相似文献   

14.
《双语学习》2011,(3):28-28
需要准备 卡纸 蜡笔 布条 剪刀 做法 在卡纸上画出风筝的轮廓。 涂上颜色然后剪下来。把一些布条拴到线上,作为风筝的尾巴。 把做好的“尾巴”固定到风筝上。 把风筝挂在你的房间里。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一些薄弱幼儿园及农村民办幼儿园小学化教育倾向严重,这种"破布条"似的教育方式违背幼儿发展的规律,它既扼杀幼儿天性、损害幼儿身心健康,又与小学教育相脱节,对幼儿全面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要想真正杜绝"破布条"教育现象,必须通过尽快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切实转变家长的陈旧教育观念等多种手段,有效制止"破布条"现象,才能把金色的童年真正还给孩子。  相似文献   

16.
看谁手儿巧     
下面是四款自制的玩具,老师只提供制作材料和样品,让大班的幼儿比赛:看谁先做好玩具,看谁玩法多。 飞镖 材料:果奶瓶、木夹子、布、剪刀。 做法:1.剪8根长20厘米、宽5厘米左右的布条。2.布条的一头用木夹子夹住,塞入果奶瓶中即可。  相似文献   

17.
青春是一场不会变坏的怀念。高中时候的一次班会活动,我被布条蒙住眼睛,像一个真正的盲人一样跌跌撞撞地扑向三木,我一把抓住了他,同学们哄笑道:"猜你抓到了什么地方?""肩膀!"我脱口而出。所有人大笑。我扯下布条,看到三木一张难为  相似文献   

18.
玩松紧圈     
准备:用布条和松紧带制作宽约5厘米、长约70厘米的松紧圈,方法和缝制松紧腰带一样。  相似文献   

19.
揪尾巴目的:训练孩子躲闪的能力及动作的灵敏性。准备:花手绢或彩色布条。玩法: 1.宝宝和妈妈(爸爸)将花手绢或彩色布条系在腰后。 2.妈妈(爸爸)去揪宝宝腰后的“尾巴”,宝宝同时也揪妈妈(爸爸)身后的“尾巴”,双方躲闪不让对方揪到自己的“尾巴”。 (杨金顺)  相似文献   

20.
正1.眼尖的宁宁突然发现,盗墓贼用布条系成三角形的标记,暗示了一条路径。智力题a.请你找出所有三角形布条,并沿着它们所指的路径,看看这条路最终通向哪里?2.哦,标记"路径"最后竟然通向一个石窟!智力题b.你发现石窟内有什么异常情况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