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伍石 《神州学人》2000,(5):34-36
欢度新千年,我选择了埃及,1999年12月 28日~2000年1月 4日,我走了埃国半壁河山,从开罗到卢克苏尔。 尼罗河伴随着漫漫历史 埃及的历史与尼罗河分不开,早在旧石器时代,它被称为是埃及历史的开始。专家们推测,那时的尼罗河与今天完全不同,河水分布更广大的区域,气候肯定更为潮湿,沼泽地广至尼罗河三角洲,后因邻国沙漠的推近,人们不得不迁居于尼罗河两岸生息。新石器时代,已有来自非洲和地中海的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由于这个原因,历史上有“上、下”埃及之分。那时,“上、下”埃及经常发生战争,互相吞并对方…  相似文献   

2.
20 0 1年 6月 2 1日 ,在南部非洲发生了新千年的第一次日全食。受学校领导派遣 ,我参加了中科院组织的赴南非日全食观测团 ,我作为地理教育界唯一的随团人员 ,有幸参与了观测团的全部活动。观测团于2 0 0 1年 6月 1 7日从广州机场起飞 ,至 6月 2 8日经香港返深 ,历时 1 2天 ,行程 4万千米 ,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观测任务。名城开罗与金字塔、尼罗河观测团抵达的第一站是埃及名城———开罗 ,开罗是非洲最大的城市 ,人口 1 2 0 0多万 ,占埃及人口的 1 /5。现在的开罗 ,有新开罗和老开罗之分。老开罗看上去已经很破败了 ,许多房子都有 50 0年以上…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不到巴黎,不知道什么叫艺术之都;没去过埃及,就不懂什么是艺术之源。"埃及是非洲大国,横跨亚、非两大洲,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尼罗河边上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努比亚民族。他们在7000万埃及人口中只占很小比例,却在公元前700年时占领了整个埃及,并建立起第二十五王朝。有着5000年历史的努比亚人创造了地球上第一个黑人文化,并有许多文物留存  相似文献   

4.
埃及国家的版图是比较有趣的,以尼罗河为中心,横跨亚非两个大陆,呈一个比较规则的方形。尼罗河全长6670公里,是目前世界上公认最长的河流。尼罗河不但长,且古老,大约距今6500万年前便已经存在,尼罗河下游谷地河口的三角洲则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古埃及诞生在此。至今,埃及仍有96%的人口和绝大部分工农业生产集  相似文献   

5.
夜游尼罗河     
开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城市,既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众多罕见的古迹,又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被埃及人称为母亲河的尼罗河从市中心穿过,更给这座古城增添了无限风采,而夜幕下的开罗尤为迷人,尼罗河也更加神秘妩媚。  相似文献   

6.
埃及观景     
尼罗河、红海、地中海 尼罗河谷和三角洲是埃及文化的摇蓝,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尼罗河是非洲第一大河,它流经9个国家,在埃及长1350公里。埃及北面有地中海,东面有红海。但是1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只有2.4万平方公里的尼罗河谷和三角洲是绿州。我们经常坐汽车在漫漫的沙漠上行驶,看到日出和日落,任凭沙子布满我们的衣衫。可能正是这漫漫的沙漠封锁住并保存了埃及的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7.
古代努比亚     
古代努比亚是仅次于古代埃及的又一古老文明中心.从尼罗河上游的第一瀑布以南,到青、白尼罗河汇合地的喀土穆,是古代努比亚人的范围.图①为青、白尼罗河汇合处的风光.同一河道流着两色河水,景色奇特壮观.从公元前3000年埃及第一王朝起,努比亚成为埃及的属地.图②为公元前1400年左右,即第十八王朝时,埃及首都底比斯一陵墓中的壁画,描绘努比亚人正在向埃及进贡黄金、木材和造纸用的纸草、豹皮、红玉髓等物品.约在公元前八世纪末,努比亚人赶走了埃及侵略者,以纳帕塔为首都建立了库施王国,并曾一度征服埃及.图③为库施国王阿斯贝尔塔雕像(公元前593年到公元前568年).库施王国后来的首都麦罗埃古代遗址座落在尼罗河东岸,已发现遗址有二百多处,其中多数已被沙漠淹没.尚外露于地面的有城东的金字塔群(图④).约在公元一世纪左右,麦罗埃成为当时非洲最大的冶铁业中心.图⑤是在麦罗城遗址的东北面一条通往北方的铁路的两旁发现的两堆约十几米高象小石子一样黝黑闪亮的东西,据考证,这是古代冶铁时熔炼出的废铁和碴堆,故西方考古学家称麦罗埃为"古代非洲的伯明翰."  相似文献   

8.
尼罗河是由卡盖拉河、白尼罗河、青尼罗河三条河流汇流而成。尼罗河下游谷地河三角洲则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古埃及在此诞生。至今,埃及仍有96%的人口和绝大部分工农业生产集中在这里。因此,尼罗河被视为埃及的生命线。几千年来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  相似文献   

9.
埃及的金字塔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几千年来,它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科学家到那儿游览观光,探索科学的奥秘。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坟墓,其中最大的一座是位于开罗附近、尼罗河西岸  相似文献   

10.
黄牧航 《中学历史教学》2006,(6):56-56,F0003
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文明的发祥地。(图1)古埃及在地理上分为两大区:孟斐斯以南的尼罗河谷地叫做上埃及,是一条狭长的谷地,东西两侧山峦起伏,山外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孟斐斯至地中海岸的三角洲地带叫作下埃及,河川密布。下埃及多沼泽,古时不易通行,只有三角洲东面穿过苏伊士地峡,经由西奈半岛可达西亚的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地,这是古代亚、非两洲的一条重要通道。由于埃及的地理位置,它和西亚地区以及爱琴  相似文献   

11.
尼罗河在阿拉伯语中是“大河”的意思。它发源于东非高原的布隆迪高地 ,干支流流经 10个国家。最后在埃及北部注入地中海 ,全长 6671千米 ,流域面积2 88平方千米。尼罗河在埃及境内全长 15 30千米 ,它南北纵贯 ,在入海口处形成一个 2 .4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由于没有任何支流汇入 ,尼罗河实际上是埃及的一条客河。但就是这条客河 ,却哺育着埃及的古今文明。直到今天 ,尼罗河两岸 2 0千米的范围内 ,仍集中了埃及几乎全部的耕地、96%的人口和城市。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于公元前 45 0年前后来到埃及 ,造访了吉萨金字塔和古都孟菲斯 ,又溯尼…  相似文献   

12.
【专家简介】RichardTutwiler,男.著名人类学家埃及开罗美国大学沙漠发展研究中心(DDC)主任、教授,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是埃及沙漠地区发展问题、食物安全、贫困缓和、尼罗河盆地水资源可持续性问题他在中东以及非洲北部地区从事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研究以及自然资源项目管理工作长达20余年。  相似文献   

13.
开罗风光     
开罗,因为有了尼罗河而繁荣起来,美丽起来,埃及人这样说,到过埃及的人,也深有同感。凡是尼罗河流淌的土地,都会变得富庶壮观。我们中国新闻代表团一行到达开罗正接近深夜,从飞机上望下去,尼罗河两岸的灯光将开罗装点得星星闪烁,十分艳丽。下了飞机,我们沿着高速公路,驱车45分钟,便经过开罗最繁华的街市。一路上迷人的夜景随车飞逝,霓虹灯、街灯、路灯、车灯,从四面八方射来。头裹着纱巾的阿拉伯姑娘挽着卷发的小  相似文献   

14.
埃及是世界五大文明发源地之一,面积1002万平方千米,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年降水量仅为200毫米,全境90%以上为沙漠。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纵贯南北,全长6720千米,在埃及境内长1350千米。因其大部分流域区都是沙漠地区,来水量主要是维多利亚湖、白尼罗河、青尼罗河及尼罗河上游几条支流供给,年总水量仅808亿立方米,是世界大河中水量最少的河道。埃及地势为南高北低和东高西低的倾斜切割高原,耕地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尼罗河两岸的狭长地带和河口三角洲内。尼罗河流域雨量稀少,而且季节、年际变化均较大,每年汛期洪水泛滥两岸…  相似文献   

15.
《少年月刊》2023,(Z4):70-71
<正>金字塔之国全称:阿拉伯埃及共和国首都:开罗官方语言:阿拉伯语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尼罗河流域就形成了繁盛的古埃及文明。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神庙、木乃伊……众多壮观而神秘的遗物和古迹,吸引着人们来到这个古老的国家。“埃及之母”尼罗河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也是古埃及文明的发祥地和生命线,被视为“埃及之母”。古埃及人的生活就是尼罗河决定的。尼罗河几乎每年都会泛滥,洪水灌溉了两岸的土地,并带来肥沃的土壤,非常有利于庄稼生长。  相似文献   

16.
埃及篇开罗亚历山大 当晚到达"城市之母"开罗后,在从国际机场到旅馆的"超级"堵车中,我们"细致"地领略了著名的尼罗河的夜景。翌日凌晨4点多钟,朦朦胧胧睡眠中的我们被一阵阵由远及近的"音乐"声唤起,推开阳台门远远望去,  相似文献   

17.
开罗     
开罗,文明的摇篮,埃及古老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大熔炉。作为中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它是亚洲、非洲和欧洲的交通枢纽。过去和现在在这里交汇碰撞。在它的西部,坐落着埃及古城孟斐斯和世界七大奇迹中唯一现存至今的——金字塔。实际上,穿越开罗的旅行是一次能穿越时空的经历。  相似文献   

18.
神秘的埃及     
今年4月,我们全家去了一趟文明古老的埃及。早就听说埃及是个历史悠久而神秘的国家,尤其是首都开罗,那里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尼罗河等等,令世界上许多人向往。4月29日,我们从挪威乘飞机经过阿姆斯特丹到达开罗。住在一个五星级宾馆里,这是一片三四层小楼围起来的  相似文献   

19.
1.“建造金字塔”(第9页) 埃及的金字塔是古代世界建筑的奇迹。它们主要散布在尼罗河下游西岸基泽附近,离埃及首都开罗只有十几公里,大小七十多座。金字塔是由奴隶和农民付出极端艰苦的劳动建筑起来的。在本图里,我们看到许多奴隶在用木橇运石头。前面的一大群奴隶用粗索吃力地拽拉满载石块的木橇;  相似文献   

20.
1 我独自坐在开罗街头的咖啡店里品尝红茶,窗外的街道拥挤忙碌,汽车喇叭的声音嘈杂不堪——在这个超负荷的城市,如果想像诗人一样体会尼罗河静静流淌的美景,恐怕要在全城人醒来之前才可以。想起来令人沮丧,我怀着对金字塔和古文明的仰慕来到开罗,可惜这里早已成为地道的伊斯兰教城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都是穆斯林,此外还有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