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孩子是最富有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孩子幼小的心灵是自由的,能想成人没有想到的东西,敢做成人不敢做的事情。所以,孩子的创造意识也是最容易通过美术活动来表现的。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曾经错误地认为创造性美术活动就是孩子想画什么  相似文献   

2.
美术教育活动是孩子对心灵的描绘,孩子的内心世界因受语言的限制,往往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可以借助美术活动展现出来。美术活动又是孩子理想的翅膀,孩子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理想,可以通过美术活动尽情发挥。孩子是最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孩子幼小的心灵是自由的,他们往往不顾清规戒律的约束,也不受客观情理的束缚,能想成人没有想到的东西,敢做成人不  相似文献   

3.
自由与能力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不自由,毋宁死”……这些名诗名句,都道出了自由的可贵。的确,追求自由乃人之天性。自古至今,多少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为之洒泪洒血,斯巴达克思为人身的自由而献出生命,布鲁诺为思想的自由而惨遭火刑。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不断追求自由和获得自由的历史,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是人类最理想的境界,就在于它能使每个人都有全面的自由发展的空间。但自由不等于主观意愿。你想振翅高飞,可没有鸟的翅膀,就享受不到飞翔的自由。自由也不等同于权利。人人都有阅读的权利,但如果你一字…  相似文献   

4.
施汉兰 《云南教育》2003,(13):17-18
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报道,一位加拿大教育工作者,百思不得其解地问中国一位老师,为什么中国的老师能让那么多的学生长时间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听他上课,中国老师是不是有什么“魔法”?那位老师回答说,“魔法”没有,但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起就接受“我是小宝宝,上课小手摆摆好,小脚拼拼拢,说话先举手,才是好宝宝”的训练。由此,我想到了语文课必须让学生享有心灵自由。语文教学,在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汉语言文字的同时,也必须关爱每一个学生发展。必须让每个学生都有主体精神的焕发、思想的解放、创造精神的飞动,都享有“心灵自由”的空间,显示充…  相似文献   

5.
吴丹 《现代教育科学》2012,(10):179-180
"心灵是想象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而儿童的心灵纯洁无邪,自由浪漫,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人类原始的艺术之母。儿童美术是一个孩子一生发展中的阶段性成果。什么样的画是一幅好画呢?我们对儿童画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我认为,儿童画中有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谈到创新思维,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创新思维的特征及其具体的思维方法,比如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等等,或者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之类。我们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灵,即如何给学生“心灵自由”——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敢”想,进而“敢”说。为此,教师要做的,就是给学生提供心灵自由的条件,让学生心灵的泉水无拘无束地奔涌……  相似文献   

7.
自由作为人类的一种永恒追求.成为人们热烈探讨的对象。意志自由论作为一种颇有影响的自由观,在人类历史中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西方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胡克通过对意志自由论的批判.揭示出人类自由的问题,首先并不是心理学的探索对象,而是伦理学的探索对象。它不是意志是否自由的问题,而是心灵是否自由的问题.是人类行动是否自由的问题.从而将自由的探讨从一种缠绵于内在心理特质的无休止的争论中解放出来,引入到广阔、可检验的、可操作的外在行动上来.从而丰富我们对于自由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简·爱的性格本质不是反抗 ,而是追求自由。她的反抗行动的动力和目的在于心灵的自由要求。简·爱的自由精神存在于她的丰富、统一、和谐的性格中 ,并由她的丰富性格涵养、保有。简·爱不盲从于任何意识形态 ,她有着真诚的心灵和独立自由的思想信念  相似文献   

9.
自由是人类历史上经久不衰的话题。萨特和庄子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对自由作了详细和深刻的论述。通过对他们自由思想的哲学基础、实现自由的有无条件性、积极有为和消极无为的自由、美学思想中的自由和自由的局限性这五个方面的比较,进一步深入地理解他们关于自由的思想,也有助于我们对自由理论做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施特劳斯的自由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香兰 《教育科学》2005,21(5):61-64
施特劳斯的自由教育是培育人类优异的心灵,赠予人以美好经历的教育,它以古典政治哲学为基础,以引导人追求善的生活为目标,以创建真正的民主社会为政治诉求。其教育思想对我国的当今教育有着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不要自由     
许多人,要自由;口口声声地,也有不惜将热血去换取的。但自由是什么呢?生息在这地球上的东西,怎么会有自由?便是我们的双脚,要离开地面都不成功,况且这地球又是怎样狭小的一部分空间,拿全宇宙的广大来一想,我们将自愧渺小之不暇,又有什么脸来喊要什么自由昵? 我们是什么自由都不会有的,死是给了致命的威胁,一想到死,什么价值都完了,还有什么自由不自由!要飞我们没有翼膀,要潜我们缺少鱼鳖的  相似文献   

12.
人的出生无法改变这就是所谓的不自由,但是无论你的出生多么贫贱你都可以选择为生活而拼搏这就是所谓的自由.我们可以让自由改变生活的不自由! 异想天开的自由 我曾嘲笑过异想天开的人,曾嘲笑他们所谓的想象都是天马行空.现在我知道我错了,异想天开的自由是上帝赋予人类的,因为有了想象力才有了创造力.出生贫贱的你只要有足够的想象力,生活中一切的不自由都会变得自由了. 如果没有想象力的自由,我们人类就不会有发展与进步.爱因斯坦之所以发现相对论就是因为他能经常保持自由的想象力.爱因斯坦小时候曾不止一次地对正给他辅导数学的舅舅说:如果我用光的速度和光一起向前跑,能不能看到空间中的电磁波呢?舅舅用迷惑的眼光看着他,他知道爱因斯坦这个问题非同一般.此后爱因斯坦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着,他把一生的精力全部用在看书和实验中.终于写出了《论动体的电力学》,这一议论文是物理史上的里程碑.爱因斯坦用自由的想象力改变了科学界的不自由!  相似文献   

13.
思想是自由的,思想着的人需要自由吗?大学需要培养有思想的人,大学需要自由吗?大学能否有自由?大学需要什么样的自由?大学的自由度有多大……对问题的思索构成了这一组笔谈。问题看似简单、基本,实则难于回答,或许无中生有。倘若能启发读者,给诸君以进一步思考之阶梯,则我们可以趋近自由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教学是快乐的,如果我们学会抛弃过多的功利化的东西;教师是幸福的,如果我们能用心灵倾听心灵的吟唱;生活是自由的,如果我们能在学生的考试分数和素质发展之间求得一种平衡。因此我们需要用研究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教学生活,这就是教研。教研是朴素的,可以就某个知识点、某个教学设计进行探讨;教研是高贵的,它是教师自由心灵的教学创造。教研需要给教师一定的自由、闲暇,人只有具有了一定的自由和闲暇才会产生智慧的创造。教研活动是一种怎样的生活?作为教师我们又需要一种怎样的理想生活?本文试从生活的视角谈谈自己对教研的理解,让教研走出人们认识的误区,走下高贵的台阶,回归真实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5.
追求自由是人类的崇高理想和人类生活的内在价值动因.一切哲学理论与思想文化,都不能回避对人类自由问题的哲学沉思与探索,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对自由做出科学的解答,本文试对马克思的自由观体系的基础内涵,特点进行探析,从而揭示马克思自由观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自由,这是对人类的发展具有最广泛意义的指导原则.立足于自由是人类存在的属性这个思想基础上,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超越了功利主义和自由至上主义,扩大了评价人类行为的信息基础,主张自由的实现是对人的可行能力的保障,从而解决了阿罗不可能定理产生的福利经济学的难题,使社会选择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人们的任何思想都不可能是冷冰冰的逻辑运算,而总是表达和体现了他们的情感和追求,对自由的热爱和追求正是马克思思想的精神源泉和动力.家庭和早期教育的自由思想的熏陶深深地影响了马克思思想的价值走向,自由联合体是马克思自由世界观的结晶.马克思的自由世界观是理性的,因为他主张以物质自由为基而后达到人类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18.
女作家宗璞的这两段文字,描绘了草原别样的天空,令人神往。从中。我们能看出作者飞扬的激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和坚守。进入我们思想的是一个向上不息的灵魂,是一颗纯净不染纤尘,没有丝毫负赘的心。它在辽阔的草原上空自由地呼吸,自由地飞翔,自由地感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梦般的变幻。我们不禁要感叹:美,源于心灵的自由和本真。  相似文献   

19.
当代教育过分关注学生的物质生命,忽视了学生的精神生命,忽视了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心灵获得自由是教育的灵魂所在.心灵自由教育是教育者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精神独立、思想自由、追寻生命意义的教育.这种教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它具有怀疑、反思、民主和开放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的自由是一种无约束的个人化的行为,谁都能做,却无人能评价.后现代的献丑战术被当作一个又一个耸人听闻的手段加以热烈追求.后现代的丑和自由艺术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灾难,它对于人类文化的否定与毁灭和各种恐怖灾难一样只能给艺术带来永久的重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