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这个成语一直以来人们总认为是贬义的。说它比喻工作或学习缺乏恒心 ,时常中断 ,不能坚持不懈。可我认为 ,其实“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从某个角度而言是正确的。“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现代医学证明 :当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疲劳的时候 ,应当进行充分的休息 ,以利于功能的恢复 ,从而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适当地休息造成学习或工作上的间隔 ,有利于增强记忆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忙于工作从不注意休息 ,那他必然无法很好地完成任务 ,因为持续的疲劳会降低大脑的工作效率 ,而且容易发生失误。只有…  相似文献   

2.
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想休息的时候,室外的嘈杂声让你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当你想静下来学习的时候,窗外的喧嚣声让你心烦意乱,无法进入学习状态;当你想聚精会神做一件事的时候,即使是听到非常优美的乐曲,此时你也会觉得刺耳并甚感厌恶.更不说那低飞的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让你心惊肉跳,机动车制动时发出的尖锐的干摩擦声让你毛骨悚然.这些都是噪声,它严重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休息和学习.  相似文献   

3.
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想休息的时候,室外的嘈杂声让你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当你想静下来学习的时候,窗外的喧嚣声让你心烦意乱,无法进入学习状态;当你想聚精会神做一件事的时候,即使是听到非常优美的乐曲,此时你也会觉得刺耳并甚感厌恶。更不说那低飞的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让你心惊肉跳,机动车制动时发出的尖锐的干摩擦声让你毛骨悚然。这些都是噪声,它严重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休息和学习。图1几种噪声的声级图2振动的音义激起的声波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其危害程度与声音的强弱等级有关系。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的等…  相似文献   

4.
怎样才能防止和迅速消除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疲劳以提高学习效率呢?心理学家建议你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睡个好觉。当你感到疲劳时,你应当争取赢得一夜好睡眠,这对你消除疲劳和恢复精力是很起作用的。现代生物学已经充分证明,不仅仅是人类,所有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由活动期和休息期有节奏地反复交替所构成的,而休息期间,效率最高的时间就是睡眠。因此,要十分重视睡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换言之,完全没有必要挣着眼皮工作:这样既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又可能会造成恶性循环,加剧疲劳。值得指出的是,对  相似文献   

5.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个成语人们 总以为是贬义的,说它"比喻学习或工作 缺乏恒心,时常中断,不能坚持不懈。"三 天打鱼,两天晒网"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 的。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一种科学的 学习方法。现代医学证明:当神经系统和 运动系统疲劳的时候,应该进行充分的休 息,以利于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效率。心 理学的"艾氏遗忘曲线"也告诉我们适当 休息所造成的学习上的间隔,有利于增强 记忆能力。如果一个人不注意休息,那他  相似文献   

6.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个成语,人们总以为是贬义的,说它是“比喻学习或工作缺乏恒心,时常中断,不能坚持不懈。”其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完全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现代医学证明,当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疲劳的时候,应该进行充分的休息,以利于功能恢复,从而提高效率。心理学上的“艾氏遗忘曲线也告诉我们,适当休息所造成的学习上的间隔,有利于增强记忆力。如果一个人忙于学习而不注重休息,那他是不会出色地完成任务的。只有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进行适当休息,好比“打鱼”间隙的“晒网,才能达…  相似文献   

7.
[真题回放]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  相似文献   

8.
根据1982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关于疲劳的定义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和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它表现为机体工作能力的暂时降低,经过适当的休息和合理的训练调整可以得到恢复.由于儿童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如何进行科学的训练,及时发现运动疲劳出现的表象,  相似文献   

9.
一、慢性疲劳综合症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学习,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头晕脑胀、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甚至打瞌睡等。这是大脑疲劳的信号,它在提醒你:该休息了。如果在大脑已明显疲劳时还继续用脑,会使疲劳积累,长期的学习负担过重、用脑过度会导致慢性疲劳综合症。该症是一种难以恢复的病理状态,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四肢无力,精神不振,记忆力衰退,想像能力、推断能力受阻,学习效率下降,遇事迟疑不决, 情感淡漠又容易激动,并伴有头昏、头痛、失眠、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神经衰弱症状。  相似文献   

10.
学校课间操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它有助于消除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疲劳,还可以防止长时间坐或单一的身体姿势导致身体的畸形发育,促进其正常发育,同时,它还能激发学生活泼愉快的情绪,松弛神经,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1.
西西信箱     
○兴仁县职中初三民族班 洪宁宁初三的学习十分紧张 ,我也十分刻苦。有时候 ,用脑过度后 ,我觉得整个人都很不舒服 ,我真担心把脑筋用坏了。●既然是将脑子用过了度 ,“脑子”当然会向你提抗议 ,就是一台机器用过了度也会发热、发烧出毛病的。所以提高学习效率是解决疲劳战术的首选方法。其次你可以在长时间的学习之后 ,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或娱乐活动 ,让大脑休息好 ,它才会工作得更好。另外 ,千万要注意 ,学习的目标要明确 ,各学习时间的学习内容要确定 ,比如记单词 :在规定时间里我就别的什么科也不想 ,就专心记单词 ,这样有意识地给自己一…  相似文献   

12.
如果你学习累了,可以在躺椅上稍稍休息一会儿。看惯了规规矩矩的帆布躺椅、竹片躺椅或藤制躺椅,是不是有些视觉疲劳呢?看看这些富有创意的躺椅吧,或许你的心情会更好,小憩也会更有效果。  相似文献   

13.
精神疲劳,祖国医学称之为精神疲劳,即西医所说的神经衰弱.它的主要特征是:其轻微的表现为、倦怠、疲乏、浑身无力.重者伴有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造成高校学生精神疲劳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种是与季节有关、一种是由于学习紧张,用脑过渡,得不到正常休息而形成的.另外,生理与心理的不正常,学习与活动的不规律,起居与饮食的不合理也是导致精神疲劳的主要因素,而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一、嗓音疲劳嗓音工作超过一定的时间和强度以后,音量和音质下降的现象称为嗓音疲劳。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它保护机体不受损害,是一种要求休息的信号。嗓音疲劳后适当休息,得到恢复,则有锻炼的意义;疲劳过度则产生嗓音疾病。病因病理嗓音疲劳本身不算疾病,但引起嗓音疲劳是有原因的,这些原因如果在嗓音发生疲劳后仍不去除,则成为嗓音疾病的病因。用嗓过度或发声方法不当,或妇女月经期,或在脑力、体力劳动强度较大而休息较少时连续用嗓,容易发生嗓音疲劳。临床表现轻度嗓音疲劳多出现在连续发声时间较长以后,感觉嗓音不清脆,讲话吃力,口咽干…  相似文献   

15.
《小读者》2005,(6)
现在有一个问题,你了解你的大脑吗?大脑和我们的身体一样,需要休息。因此,集中精力学习的时间不能太长。当然,不同的人,在时间长短上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同学经常在书桌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不停地学习。其实这时候,大脑已经疲倦了,学习效果反而不好。坐的时间长了,就要活动活动身体。如果学习的时间过长,常常会连学什么都想不起来。长时间学习一个内容,会使大脑极度劳累。大脑其实是很聪明的,它感到疲倦,就向身体发出信号。身体接到信号,就感到劳累和不适。我们马上就知道,该休息一下了。如果压制这种疲劳的信号,神经会变得迟钝,全身也会出现…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们应该以全新的视角理解学习的概念。终身教育的名言是:教育——从摇篮到坟墓。终身学习的警言是:在变化无穷的时代,你永远不能休息,否则就将永远休息——认识不能片刻停顿,学习通过一生进行。  相似文献   

17.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8.
【作文题】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两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有所息,生无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  相似文献   

19.
健康第一     
陶行知强调劳逸结合,他坚决反对学生为赶考而开夜车。他常说:“适当的休息,是健身的主要秘诀之一,万不可忽略。忽略健康的人,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有一次,他的儿子晓光来信告诉他,因赶写三篇科普文章,连续开夜车,现在有点头晕目眩,饭也吃不下。陶先生看到这三篇文章,心里很高兴,但担心儿子累坏了身体,立刻写回信,信中写道:“为了要攀登真理的高峰,为了要作最多数、最有效、最永久的服务,我向你提出如下的劝告:一、健康第一。二、从容工作学习的原则,紧张突击应为罕见的例外。三、预防疲劳之休息。拿休息来预防疲劳,重于拿休息来治疗…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学习疲劳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学习疲劳  疲劳是一种由持续工作或学习所引起的工作或学习效率降低的现象。一些本来容易解决的工作或学习问题 ,也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 ,勉为其难。  学习上的疲劳包括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生理疲劳主要是指机体工作过度 ,使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二氧化碳和乳酸在体液和血液中积蓄起来。当生理疲劳出现时 ,会出现机能降低 ,如动作迟钝、姿态拙劣、肌肉酸麻、神经系统功能下降等。生理疲劳为学习所倦 ,不能再干。轻度的生理疲劳 ,可以由意志努力来克服 ,而极度的生理疲劳 ,不但会降低运动器官的工作效率 ,而且还会使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