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郑献甫提出了"一代之世运与一代之人才合而成一代之文体"的文学史观,认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某种文学样式之所以成为这一时代的文学,是由于"一代之世运与一代之人才"结合而形成的。郑献甫的这一观点准确地揭示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情况,揭示了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约翰.邓恩是名噪一时的玄学派诗歌的开山鼻祖。他的诗歌在当时曾脍炙人口,对17世纪以本.琼生为代表的骑士派诗歌的繁荣也有一定的贡献。但在随后的18世纪,遭到了当时执文坛牛耳者约翰逊博士的强烈批评。文学具有时代性,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所以有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文学与时代血脉相通,所以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约翰.邓恩在漫长的文学史进程中所经历的冰火两重天的待遇,这既是时代对文学潜在支配作用的外在显化,也是其诗歌悖理悖俗、独异于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约翰·邓恩是名噪一时的玄学派诗歌的开山鼻祖。他的诗歌在当时曾脍炙人口,对17世纪以本·琼生为代表的骑士派诗歌的繁荣也有一定的贡献。但在随后的18世纪,遭到了当时执文坛牛耳者约翰逊博士的强烈批评。文学具有时代性,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所以有“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文学与时代血脉相通,所以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约翰·邓恩在漫长的文学史进程中所经历的冰火两重天的待遇,这既是时代对文学潜在支配作用的外在显化,也是其诗歌悖理悖俗、独异于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清代朴学家焦循文学"一代有一代之所胜"论对中国文学史研究有着重大影响.但研究者对焦氏此说的内涵以及焦氏如何提出这一著名的论点,论之未尽.本文从创体与通变的角度阐析了焦氏"一代有一代之所胜"文学史观的内涵,并深入分析了焦氏此论的学术思想背景.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话语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亦因有人误读,而给当今古代文学研究带来流弊。尝试从进化论与混沌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辨析误读的根源,转变解读方式,来对其进行纠正。当代人从当代文化系统出发,孤立地解读王国维的话语,是导致误读的主要原因。回溯到话语产生时的社会历史文化思潮,看进化论、西方文化思潮、中国传统经学如何合力于王国维身上,结合王国维写下这段话语时的交流的社会性质、互相制约的环境因素,解读这段话语的真实含义。借助混沌学的思维观照文学史发展,纠正其对文学史发展的简单、线性认识,从而寻求文学及文学史发展的新解读。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     
<正>近代史学家刘咸炘曾总结说,"近代治史,多以断代为精",对文学史而言,更是如此。所谓"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绝艺,足称于后世者",王国维亦言"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胡适更是在《历史的文学观念论》中将此观点发挥,由强调"一时代有一时代之  相似文献   

7.
王国维先生之"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如楚骚、汉赋、六代骈文、唐诗、宋词、元曲,虽然在表面上为我国历代代表性文学样式,但是它们都有一种共性——与音乐存在着联系,尽管这种联系因为其本身样式的特点所限或多或少,但不能予以否认。因之,我国文学大观园中的多数文学样式都难以摆脱与音乐之联系。  相似文献   

8.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地也有一地之文学。燕赵文学滥觞于先秦,在魏晋北朝进入勃发期,隋唐和元代是两个鼎盛期,明清两朝借帝都腹地之利持续发展,为踵武期。对燕赵古代文学发展史进行梳理和总结,可为"燕赵文化"提供更为生动清晰的面貌和更真实厚重的内涵,并有助于揭示地域文学的兴衰流变与社会背景、历史地理变迁之间的内在联系,更有助于深入、完整地呈现中国文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金东舫 《华章》2011,(2):51-51
汉赋在中国文学发展史的长河中,作为一种新的文体兴盛于汉代,400年一直没有衰竭。魏晋以来,文人作赋大有人在。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汉赋虽为“一代之文学”,但是由于当时扬雄在《法言·吾子》中把赋说成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刘勰的《文心雕龙·诠赋》也认为是:“逐末之俦,蔑弃其本,虽读千赋,愈惑体要;遂使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无贵风轨,莫益劝戒。此扬子所以追悔于雕虫,贻诮于雾毂者也。”写扬雄嘲笑作赋象织薄纱那样,对女工是有害的。据此,后代一些人认为汉赋是“大赋乃歌功颂德”“小赋乃咏物以虞说(娱悦)耳目”(《汉书·扬雄列传》)之作,多  相似文献   

11.
戏曲理论对于“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命题的诠解主要有四种观点:倡新求变、殊流同源、天人交响以及命中定数。诠解行为本身是中国古代文艺社会学传统的延续与变革,更是戏曲自我身份认同危机的产物。诠解的先验目的性要求对文学与社会关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刘安  余刚 《少年读者》2008,(5):38-38
列朝列代,皆成过往。天边的云朵悠悠,历史的册页悠悠,心中一直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名字,李煜,这背负了太多亡国之痛的一代君王,宋太祖划在他心上的剑伤,幻化成带血的梨花,片片飞舞,凝成一首首哀怨的诗词,在文学的殿堂袅袅。  相似文献   

13.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非主流文学将成为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关键话题。因为,非主流文学是整个古代文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与主流文学相辅相成,互为影响,共同构成了古代文学之“全景”。但是,在20世纪的古代文学研究格局中,非主流文学所占的份额太少。对它研究的疏漏,不应在新世纪继续延续。非主流文学有多层次内涵,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研究非主流文学对于全面把握古代文学之价值、解决古代文学研究中的诸多问题及弥合“话语文学史”与“文学实况史”之差距等,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是占了统治地位的,但正如王国维所说,一代有一代的文学。辞赋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在两汉四百多年的历史中占据过极大的优势,堪称一代之文学。即使在中国文学史上,辞赋这种体裁的文学,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支大宗。由于它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不及《史记》和乐府诗对后世文学的影响那样深远,所以历来的文学评论多采取轻视否定的态度,认为它是“壮夫不为”的“雕虫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以来古代文学的研究,以及随之而来的古代文学教学方法的新探索,可以说主要是围绕着方法论而展开,甚至有人说文学的研究本身没有方法论.  相似文献   

17.
古代文学评点的承传,在评点体例上,有传中夹评之体和选评批点之体的承传;在评点方式上,有言简意赅的精评方式和浅易周遍的细评方式的承传;古代文学评点的承传,从内在生成着文学评点的骨架,影响着文学评点的流程。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学史研究中,名的“一代有一代之学’’观影响了几代研究的思考路向,对这一观点的历史梳理、对它不足之处的质疑都有不少的成果,但是对它系统的、可信的阐释至今仍没有。经过尽可能细致的考察,章在定义了学为一种“诗意的形式’’后,从崭新的角度贯通了旧有的“一代有一代之学”。  相似文献   

19.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的一颗耀眼的珍珠,她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而开宋词一代新风气的词坛巨掣——苏轼,对词的革新,尤其在词境的开阔方面,将只写男女情思的词的范围扩大到可以写任何事物,在文学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往往最为人所重视。《白雨斋词话》卷七中评价说:“人知东坡古诗古文,卓绝百代,不知东坡之词,尤出诗文之右。盖仿九品论字之例,  相似文献   

20.
七月,还没有撞上高温,太阳按照正常的节奏释放着能量。 凑了一个空隙,去登金华八咏楼。不为别的,因为这里有一代词人李清照的足迹。 郑振铎先生曾经很真情地评说:“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诗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