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本身充满魅力与情趣。兴趣是学好数学的主要原因。学生对数学普遍缺乏兴趣。数学教师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一味追求数学"严密性"造成的,没有处理好数学的"严密性"与数学教学的"生动性"的矛盾。必须走出数学是"绝对严密"的误区,展现数学魅力,引导学生喜欢数学,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2.
张晓阳 《考试周刊》2014,(11):59-59
兴趣是个人积极探求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心理因素,它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顽强的追求和积极的探索。因此,如何变"让学生学数学"为"学生自己要学数学",把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有趣是每个数学教师都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数学本身充满魅力与情趣.兴趣是学好数学的主要原因.学生对数学普遍缺乏兴趣.数学教师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一味追求数学"严密性"造成的,没有处理好数学的"严密性"与数学教学的"生动性"的矛盾.必须走出数学是"绝对严密"的误区,展现数学魅力,引导学生喜欢数学,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4.
<正>追求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对课堂教学的探究永远都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数学课堂中的"效",有"效果"之意,亦有"效率"之意,更有"效益"之意。所谓"优质高效",就是追求效果、效率、效益的统筹兼顾,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的和谐共生,追求教师专业水平与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步提升。一、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应彰显学科本色在学科领域内探索课堂教学的"优效",最基本  相似文献   

5.
1引言现在有一种现象,将"数学文化"庸俗化、简单化.例如认为"数学文化就是文化(人文意义上的)"或"数学文化教学就是数学史加数学应用".有些教师将数学的"文化性"理解为追求表面的热闹,却忽略了培养学生深层的数学思维,没有意识到数学知识是数学文化的基础,忽视"数学文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参与意识是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它涉及到人类行为的基本源泉、动力和原因,最能反映人类行为的目的性、能动性特征。没有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意识,就如同汽车没有发动机,学生有了强烈的参与数学学习的意识,就有了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能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最基本的目标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然而现在有很多的数学课堂追求的是形式上的热闹和表面上的花哨,没有深度思维,教师没有抓住数学学习的本质,没有把基本的概念和数学思维的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对教材处理比较肤浅,很多问题处理不到位,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参与意识是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它涉及到人类行为的基本源泉、动力和原因,最能反映人类行为的目的性、能动性特征.没有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意识,就如同汽车没有发动机,学生有了强烈的参与数学学习的意识,就有了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能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相似文献   

9.
笔者提倡在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没有或较少有功利色彩的,没有任何外界压力的"四种欲望",即求知欲、探索欲、创新欲、表现欲.这"四种欲望"是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自觉、自然的感情冲动,是对数学真理的追求,对数学科学的尊崇,对数学魅力的感佩,对数学问题的解决保持恒久兴趣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
追求课堂教学的"优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对课堂教学的探索永远都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效课堂中的"效",有"效果"之意,亦有"效率"之意,更有"效益"之意。所谓"优效",就是追求效果、效率、效益的统筹兼顾,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的和谐共生,追求教师专业水平与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步提升。优效课堂应彰显学科本色。在学科领域内探索课堂教学的"优效",最基本的是对学科基本规律的把握和领悟。就数学学科而言,课堂教学应该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根  相似文献   

11.
一、什么叫小学数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是在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这种追求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  相似文献   

12.
怀特海曾经指出:数学是真善美的统一。庞卡莱也曾说过:所有的数学家时时体验着数学的美感。的确,数学与文化体现了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在美学方面,这种功能是鼓舞学生对数学的追求化为一种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在影响着学生对服饰文化的追朔。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  相似文献   

13.
考题讲评教学中,低效或无效的讲评时有发生:一是照搬标准答案,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评,让学生感觉像是"天外来客",只能感叹"数学看上去很美";二是只以追求正确答案为目的,单纯为了解题而讲评,没有重视学生错解中所暴露的思维过程;三是片面追求教学任务,针对课堂中的"意外"没有重视更没能有效的处理,对效果不好的讲评没能勇于"回炉再讲".数学家庞加莱说:"数学的优美感不过就是问题的解答适合我们心灵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满足."所以,考题的讲评要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不断探索,水到渠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何小亚教授指出:数学教育的未来出路必然是以追求理解、追求探究、追求问题解决为价值取向,最终实现数学素养的达成,并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1][2].本文以北师大版七(上)"字母表示数"为例,用一个神话故事贯穿整个课堂,  相似文献   

15.
<正>追求互动生成的数学课堂已成为教师教学的追求,数学课堂教学是由许多灵动的生命体组成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进行着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他们不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着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然而,这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数学教学中的生成必须是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的结果方能理解为生成.没有思考而生成的内容都应视为无效的泡沫.也就是说生成既有"预料之内",也有"意料之外".  相似文献   

16.
所谓"数学+",即围绕某个主题将小学数学学科内外相关联的内容进行跨界整合,构造学习内容的交叉地带,推进融通创生,以问题解决为目的,以提升数学素养为追求,引领学生开展深度学习的一种数学学习思维载体。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圆的认识"这节课可用"寻美"作主线,从外形美、内在美、构造美、应用美四个方面对圆展开研究,通过"数学+生活""数学+实践""数学+语文""数学+审美"等形式,改变学习方式,丰富学习体验,引领学生经历一段充满张力的思维旅程。其教学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数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智力,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而美育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大有帮助,能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观察力,丰富想像力,发展创造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适当挖掘数学美,以渗透美育,培养学生形象的、想像的直觉能力,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教学是现今人们关注的重点,小学数学是九年义务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关乎学生日后的生活和学习,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情境教学法作为最常见的一种,因其可以增进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使原本枯燥无趣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尤其是针对"激趣"教育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很好地被带动起来,致使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追求的是"教学数学化",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一切从知识的讲解与练习出发,基本上与学生的生活没有任何交集,学生体会不到数学的作用与学习的乐趣,枯燥感油然而生。数学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要求,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学生已经获得的知识,从全新的角度去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为学生创设一些交流、合作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以合作、探究的形式  相似文献   

20.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实现生活化的同时提升生活中的数学,使数学课堂具有"生活味"的同时更具有浓浓的"数学味",实现生活化与数学化的和谐,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