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管理社会的方式经历了统治、管理、治理三个阶段。目前,我国社会治理中顶层推动、多元化的公民诉求、技术进步以及社会治理形势的倒逼为社会治理理念的确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受传统文化、既得利益集团、传统行政体制和社会组织发展薄弱的制约,当前社会治理实践遭遇了强大的阻力,必须充分发挥现有的革新动力资源,通过观念更新、体制创新、方式创新,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有效化解当前社会治理创新的阻力,确立社会治理理念,优化地方政府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2.
地方治理理论强调地方政府、社会与市场组织和公民自组织的良好合作,具有十分明显的西方社会话语特征,但在我国特殊的历史务件和体制环境中,地方治理更倾向于强势一方的地方政府的治理,形成了强政府治理的苏南模式和市场先行、社会参与的浙江模式两种典型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反映了西方话语特征的地方治理理论在中国有其自身的适应和发展空间,具有明显的地方政府主导色彩,社会的参与治理也依赖于地方政府的推进。正是由于地方政府的主导与推进。使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正朝向构建多中心治理结构、深化服务理念和由“善政”走向“善治”的趋势变革。  相似文献   

3.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社会治理成为社会研究的热点问题。社会治理要求各相关方共同努力来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本文将社会治理理论运用于社会组织的筹资中,试图通过政府、企业、媒体、公众及社会组织自身这五方面的共同合作、协调来缓解社会组织在筹资方面的困境,促进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为指导,使社会组织有效融入城市社区治理,增强治理效果,对我国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有启迪意义。以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为理论基础,从"行政化困境"、"共同体困境"和"自身建设和管理困境"等方面分析社会组织融入城市社区治理的现实困境,进而采用健全法律规章、采用项目化运作、加强自身建设和强化管理等途径,促使社会组织有效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增强城市社区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善治视域下社会组织参与基层协商治理是社会治理结构转型的需要、完善协商民主体系的要求、破解基层治理困境的关键和社会组织自身发展的必然。当前,社会组织参与基层协商治理面临诸多实践难题,表现在缺少制度依据、机制不健全、与政府关系未理顺、自身协商能力不足等,需要构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协商治理的提事、议事、理事、监事等各种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以来,社会治理问题成为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我国社会治理体制生成的逻辑起点是解决社会矛盾、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社会治理体制的建构受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影响,其中社会力量的成长和壮大是社会治理体制建构的内生动力,国家是社会治理体制建构的外生动力,国家与社会力量交织作用,共同推动我国社会治理体制的生成,也由此影响我国社会治理体制的制度化体系。  相似文献   

7.
网络社会组织处于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主体性地位缺失、公信力不足等发展困境,而政府也存在监管措施不到位,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网络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政府和网络社会组织应开展合作,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网络社会组织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公信力;政府部门应转变观念,构建科学的监管体制,完善治理机制,推动网络社会组织及现实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
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构,使社会组织对社区治理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和谐社区建设需要着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需要社会组织的全方位参与。社会组织是连结政府与社会的重要纽带,是重塑政府体制、社会体制、社区治理体制的关键。然而,我国社区社会组织普遍存在着培育不够、作用发挥不足等问题。如何加快社会组织发展,促进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充分发挥作用成为了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和各个地方社区建设探索的重点。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选取上海这个特大城市作为个案进行研究。从构建政府与社会新关系的角度,聚焦上海近年来培育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实践,发现社区建设中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挥作用的情况,往往与这个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亦即发展水平越高,对社会组织的作用认识越充分,其作用发挥越明显。为了让社区建设中社会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社会组织的发展必须遵循社区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内在规律,应将依法行政与民生需求有机统一起来,创新服务管理模式,构建政社分工合作新体制。各级主管部门要对社会组织"放心、放手、放宽",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加强社会组织自治能力和公信力建设,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不可替代的社会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用“治理”冶统领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目标。其现实依据是社会多元化背景下公民社会崛起,社会矛盾凸显的客观形势。创新社会治理是新时期党和政府推进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基本职责。现阶段,党和政府创新社会治理应围绕“激发社会活力”破题,节点在于突出“人”的主体性地位。基本思路要求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坚持走中国式治理道路;要在关键领域、关键环节上体现其实质内容;培育公民主体意识,不断发掘创新社会治理的力量源泉。创新社会治理思路要求具有内在的逻辑性遥  相似文献   

10.
当前,社会组织在参与地方政府治理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俨然成为促进我国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重要因素。基于社会组织自身价值的实现、政府公共治理创新、公共治理制度设计的需要以及时代发展、历史的选择,社会组织的发展不断推动着地方政府治理的创新。同时,地方政府管理创新产生了更适宜的土壤、形成了良好机制、建立了理性发展的法制化保障、促进了社会组织与地方政府治理创新比翼双飞。基于此,社会组织的发展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内在机理,必将会有一个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组织将在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应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对社会组织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改革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健康规范发展;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引导社会组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不断提升队伍素质,实行民主决策。社会组织应抢抓机遇,实现管理创新,充分发挥社会治理的"协同"作用。政府和社会力量携起手来,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共同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已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的重要内容。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主体,近年来,它的数量迅猛增加、分布更加广泛、影响日渐提升,爆发式增长导致了社会组织良莠不齐。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在转型、社会发展在转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活力的社会组织也要转型。如何通过社会组织评估创新实现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进而激发社会活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转型需要,成为当前我国政府实践和学界研究的热点领域。  相似文献   

13.
《河西学院学报》2017,(1):72-77
当前,国家体制相对完备并不断向乡村渗透,乡村社会治理结构已经或正在发生转型。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几千年的社会组织方式一直影响至今,它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一方面接受国家的治理,按照国家体制的政策处理各项事务,同时又不得不按照传统的治理方式进行,出现了既接受国家体制管理又按照传统组织模式维持社会运转的"双轨"现象。实践证明,这种"双轨"现象更加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继续运行和发挥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治理的潜在优势,促使国家体制与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的治理揉合起来,形成"双轨"并行互补的多元的现代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但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存在着角色功能发挥不均衡、角色功能发挥失灵等角色缺位。要想让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其应有作用,就需要完善社会组织法律法规体系,放低社会组织准入门槛。社会组织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提高公信力。同时,政府要向社会治理思维转变,适度放权,加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力度,不断探索和完善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并且建立起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近年来,从我国发生的各种重大社会事件中可以发现,社会体制的发展滞后于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甚至对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形成制约。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因此,不断推进行政改革,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等路径,成为提高我国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社会体制也在不断完善。在此基础上,我国的社会工作也在不断的优化。一些社会工作机构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会。本文以探索专业社会机构培育社区社会组织路径为题,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了解专业社会机构如何进行社区社会的组织路径培育,以及相关的组织现状,和具体组织策略。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过去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单边治理模式已造成诸多弊端,需要推行新的多中心治理模式。高等教育多中心治理的基础是市民社会发展,考察西方国家和我国的市民社会发展背景是必须的。在深入探讨市民社会组织参与高等教育多中心治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可通过政府、社会和大学自身三方面的努力,为实现高等教育的多中心治理创造条件。具体路径是:加强政府主导,积极营造大学组织自主治理的外部社会环境;加强社会联动,大力培养和发展第三部门性质的教育中介组织;加强大学自治,推进大学组织内部的民主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组织的壮大和发展,促进了它们走出国门参与全球治理.但由于中国社会组织综合能力较弱,目前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出来.对于中国社会组织而言,要走出国门参与全球治理,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社会组织自身的努力.国家要加快建立社会组织国内支持体系,为社会组织走出国门营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社会组织也应注重完善自我,提升参与全球治理的综合能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之一。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满足公共需求、维护少数民族权益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现实作用,民族社会组织凭借自身民族与宗教色彩的组织形式、区域与民族风格的组织功能以及重视民族规则习惯与文化认同的内部治理等组织优势,积极参与民族地区基层社会的公共服务、政府决策、慈善公益活动等实践领域,彰显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管理是现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由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双重存在,西方国家发起了一场新的公共管理改革,公民社会开始进入民众视野,一种新的治理理论出现,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提升政府公信力提供参考。当前,我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经济体制已相对成熟,社会改革正在进行中。如何建设公民社会,警惕公民社会组织自身失灵现象,提高政府公信力,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