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模因现象的认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因作为通过模仿进行复制和传播的信息,在人类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语言模因是模因的语言表达形式。语言模因现象可以在注意观、经验观、基本范畴理论和整合观中找到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2.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则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网络流行语是一种常见的社会语用现象,本文以模因论为理论依据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分析,旨在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剖析网络流行语现象。  相似文献   

3.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其中的模因实际上指文化基因,它靠模仿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很+名词"这一语言变异现象,从开始遭到批判,到人们使用的增多,再到人们普遍地接受、复制和传播,成为强势模因,说明语言的变异是不可避免的。语言正是语言模因经过不断变异而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4.
模因论是用来解释人类文化进化的规律。模因与语言关系密切。语言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模因论不但揭示语言发展的规律,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为丰富人类的语言提供了一条快速、有效的途径,也为外语教学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模因论是解释语言和社会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具有模仿性、复制性、传播性等特点。模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文化领域,语言是模因的物质载体。它们相互联系、共同生产着诸多的文化现象和大众流行语。因而,理解了模因论就能够对当代流行语进行清晰准确地解码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从模因论角度看,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它可以在字、词、短语、段落甚至篇章层面得到体现。模因论的核心概念是模因,模因概念的核心是模仿。模因主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传播和发展。模因现象几乎无处不在,任何想法、说法和做法都可能成为模因。将模因概念引入语言礼貌研究领域可以发现,语言和语用礼貌都是模因。在现实生活中,解读与识别说话人归约性礼貌模因下的交际意图是礼貌评价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96):73-74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该理论认为,模因是文化传播单位,也可以说是复制模仿单位。模因论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而语言模因,作为模因的一种表达方式,它的复制、传播为丰富人类的语言提供方便、快捷的途径,也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语言中任何字、词、句、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有可能成为模因。本文依据模因论这一理论,着重探讨该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认为该理论对听说及写作教学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模因论对语言现象有强大的解释力,模因在人类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的复制和传播为丰富人类语言提供了有效途径.该文介绍了模因的概念、特性以及模因论的研究现状,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对语言模因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的四个周期作了详尽阐释,为语言模因现象提供了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9.
模因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作为文化基因,因复制、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则借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文章探讨了模因与语言的关系,以及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与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模因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并提出了一套有效的语言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10.
模因的核心是模仿。模因要成为强势模因,需要被广泛复制、传播。网络流行语是一种常见的社会语用现象,已经引起语言学界的关注。但是现有的研究都但是从定性的角度进行描述和分析,未阐释其形成强势模因的原因,结合网络语汇的形式,本文采用模因论,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分析,认为流行语是一种具有经济性、时尚性或权威性的强势语言模因。  相似文献   

11.
针对"hold住"这一词语的形成、传播、流行现象,从模因论的概念和模因周期理论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的来源,探究强势模因"hold住"一词的复制、传播过程和这一语言模因在复制传播中的复制移植现象,解读社会语用实践催生"hold住"流行的原因,揭示语言发展的进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模因论作为一种解读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为研究语言及文化传承变化规律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文章试图从模因论角度揭示“xx体”这一网络语言传播现象成为强势模因的原由以及语言复制、传播和意义演变的过程,以揭示网络交际时代的言语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3.
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模因论揭示了语言的规律,为研究交际和文化的互动演进提供了新的视角。翻译模因分为模因基因型和模因表现型。该文主要从模因论视角探讨模因基因型和表现型话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4.
模因论是在以达尔文进化论观点为基础之上而形成的对文化现象进行解释的一种新理论。从模因论的视角来看,流行语"XX奴"的流行与传播是一种典型的语言模因现象。它的广泛复制和传播同样经历了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的流行语层出不穷。流行语即某些群体使用的时尚流行的新词。其新颖的用法、独特的结构吸引了无数年轻人。从语用学的维度来看,这是一种典型的语言模因现象。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引申而来,用来研究文化现象传播的规律及过程。由此以模因论为基础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热门的流行语及其传播过程、语用价值,以期丰富语言模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语言模因论是近几年应用语言学的一个研究方向,它提出习得主要来自于模仿,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和学习,而摸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写作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模因论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从而促进他们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新进化论解释文化进化规律,语言模因论为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从语言模因论对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迅速蹿红网络的现象进行研究,指出"舌尖上的中国"是一种语言模因,并且通过互联网这一强有力的媒介复制和传播,成为最走红的网络流行语。它的传播和影响也揭示了网络流行语与文化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8.
语言变异是社会语言学的一个热门话题。从模因论的角度对语言在词汇、句法和篇章等层次上的变异现象进行分析,可归结为模因保留、选择、传播、变异及模因创新复合的结果。应该说,模因作用下的语言变异有利于语言的发展,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相似文献   

19.
王玉丹 《海外英语》2013,(9X):259-260
流行语作为一种语言模式,依托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行为、思维模式甚至生活方式。该文从模因论的视角出发,分析近年来网络流行语的模因传播现象,及其传播方式及流行原因等,说明模因论对当代人类语言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与语言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学语言本身就是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规律不仅大大丰富了人类的语言宝库,揭示了人类语言发展的规律,而且也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