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第一课时似乎没什么好讲的,无非是学学字词,读读课文,理理文脉,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也往往是恍恍惚惚度过的。不像第二课时,可以品悟文本,解词赏析,更加容易出彩。渐渐地,第一课时也就不被教学者所重视。然而,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因此,第一课时的教学也是十分重要的。要想有效进行第一课时的教学,首先要了解第一课时的基本任务,以保证做到不浪费第一课时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许多老师认为阅读教学第一课时很难出效果,而第一课时也的确头绪繁多,牵涉到导入、字词教学及初读课文等环节。怎样让第一课时教有实效呢,我的经验是必须做到简中求实,简中觅效。第一是教学目标要简明:教学目标要科学、适  相似文献   

3.
我们认为 :第一课时的内容 ,是学生学好一篇课文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上得好坏 ,也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高低。更重要的是 ,教师认真上好了语文每篇课文的第一课时 ,就能很快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增强语文意识。因此每个语文教师都要重视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 ;教学研究人员更要重视语文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研究。然而 ,近些年来 ,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的教学被忽视了 ,从上至下 ,从全国各地的“赛课”、“教研课”、“示范课”等等看来 ,绝大多数是课文的第二课时 ,即分析课。似乎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上得好不好 ,不那么重…  相似文献   

4.
瞿菊艳 《成才之路》2010,(17):41-42
语文教学过程中一篇课文的教学任务很难在一节课40分钟内完成,一般都要二到三课时。于是,人们习惯将学生接触新的课文,初读文本的教学称之为第一课时。留心第一课时,你会发现许多奇怪的现象:不论是观摩课,评优课还是竞赛课、展示课,很少有人执教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5.
目前的第一课时教学,存在越位、错位等现象。实际上,第一课时教学就是要解决初读和识字正音的问题,解决怎样让学生一步步读出兴趣、读出疑问的问题。简单地说,第一课时教学的总体目标应该是读书、识字和写字,为第二课时的教学扫清障碍。当然,在不同学段训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就低年级而言,第一课时教学可解读课题,唤起阅读期待;整体感知,有效初读文本;聚焦字词,落实识记目标;再读课文,设置阅读悬念。  相似文献   

6.
许多老师认为阅读教学第一课时很难出效果,而第一课时也的确头绪繁多,牵涉到导入、字词教学及初读课文等环节。怎样让第一课时教有实效呢,我的经验是必须做到简中求实,简中觅效。第一是教学目标要简明:教学目标要科学、适当、可测,让学生学起来目的明确,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教以来,总是有一个教学上的难题困扰着我,那就是:如何让第一课时上得既有情趣又有新意棚5怎样的第一课时阅读教学才是扎实有效的?我认为第一课时必须要抓好字词教学,强化初读效果。在引导学生读准、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课文,为精读感悟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了让这些内容落到实处,第一课时必须要扎扎实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在各种研讨课、交流课中,我们常常观摩的是第二课时,第一课时难觅踪影。偶尔听到,也是课时不分。在日常教学中,第一课时往往上得很单薄,而第二课时常常是"发胖式"的教学。有时教师为了教学的全面,面面俱到、逐词逐句地进行分析讲解,教学全无主线,流程相当混乱。我认为,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应当是互补的关系,好的教学,应当让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相得益彰。一、第二课时是第一课时教学的延伸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小学阅读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要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一是要强化目标意识;二是要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就一篇需三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的精读课文教学而言。如何正确把握各课时的教学目标,并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呢?下面从第一课时的目标及策略开始讨论。  相似文献   

10.
王红娣 《成才之路》2014,(35):13-13
正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在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抓好朗读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中朗读训练存在的问题、朗读训练的主要内容以及朗读训练的主要方式进行探讨。曾几何时,语文教师在无形中达成了一个共识: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没有意思,公开课不讲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真的很难出彩吗?高林生老师曾经说过"第一课时要抓好字词教学,在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相似文献   

11.
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十分关注第二课时的教学,第一课时却被认为是"工兵"干的活,有的教师即使为之,也是蜻蜓点水。而薛法根老师却用《燕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的教学告诉我们,阅读教学要把第一课时上扎实,也能把第一课时上扎实!一、扎实地教学基础知识片段一师:课文中有一些生字词(出示第一组词语),谁会读?(生读:微风掠过稻子翼翅荡漾)  相似文献   

12.
第一课时的教学在当下阅读教学并不为教师们所重视,成为了阅读教学被遗忘的角落。作为语文教师要从注重情境创设,激发阅读期待;准确定位目标,夯实能力训练;重点侧重不同,引发异样精彩;强化规律总结,提升写字效益四个不同的维度展开第一课时的教学,铺好"第一课时"这块垫脚石。  相似文献   

13.
<正>1.关于第一课时的教学1.1第一课时教学中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认为首先要给足学生读的时间。不管是什么体裁的文章,我们都应把读好课文、读准课文作为第一课时的目标。朗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引读,可以范读,可以指名读,可以情境朗读。但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细节的处理。如:每一次朗读都应给孩子确定一个读的目标;注意让孩子读好重要的标点符号;在孩子需要抒情时组织有  相似文献   

14.
古人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一堂好的语文阅读教学,其中的第一课时就是凤头,第二课时就是猪肚,而第三课时则是豹尾。现在大多数教师喜欢的是猪肚,认为猪肚厚厚重重,实在有料,因而大凡公开课,第二课时就成了绝大多数人的首选。殊不知这就忽视了第一课时的精彩亮丽:虽然没有繁杂的教学环节,没有花俏的教学手段,却有着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它的朴实无华正是现在语文教学所追求的。只要教师在文题、文意、文情上下功夫,第一课时也可以绽放精彩。一、抓文题文题,是一篇…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如同登山,而第一课时的教学则宛如驻足于山下。由于山下景色不及风光无限的险峰,很多教师常常认为,第一课时的教学相对于第二课时的个性教学而言,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因而常常忽略对第一课时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导致第一课时的教学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16.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第一课时是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也是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提高素养的起始点。一般来说,第一课时就是识字学词,通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理清课文的层次。那么,怎样才能提高第一课时的教学效率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初读也精彩     
于永正老师说过:“书不读通不开讲”,就是指阅读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顺畅,也就是做到不读错字、不漏字、不添字、不读破句,这是第一课时教学的重点。只有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落实了,才能更好地打开阅读教学的大门。那怎样才能让第一课时教学上出实效,上出精彩呢?我觉得应紧紧抓住一个“实”字.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学涵盖了"导入、读文、识字、理文脉、初感知"等多方面内容。第一课时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下一课时教学的成败,通篇课文的教学效果如何,第一课时是关键。最近,笔者参加了安徽宿州市教研室组织的课堂教学竞赛活动,18位教师同台竞技,均执教第一课时,笔者发现,许多教师第一课时教学都存有误区。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中的第一课时非常重要,它是引导学生初次接触课文,顺利走进文本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教师在第一课时要通过有效阅读和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有计划带领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在分层次组织学生进行读写训练的过程中注重词语教学,进一步夯实语言基础。阅读教学中第一课时的有效性,能够促进第二课时的顺利进行,能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相似文献   

20.
上好第一课时是阅读教学的关键,首先要正确把握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运用学讲,以学定教,充分利用预习本,紧扣课题资源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交给方法,由扶到放训练学生学会概括,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使得第一课时简约深厚、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