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之源,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基本文化素养和要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对学前专业学生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有助于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发现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存在以下三点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教材中缺乏系统性;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够,教学方法单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因此,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应充实教材内容,促进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体系化;加强教师培训,提升其传统文化教育意识;优化教学方法,提升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2.
中等职业学校应面对社会形势的需求,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有针对性、实效性地抓好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努力创造良好校园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诵读活动,通过学生文化社团、就业指导和第二课堂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生活,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等职业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基于余英时提出的文化结构四层次,通过问卷星和SPSS26.0测试并评估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力,分析其共性与异性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力缺失表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方向指导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民族优秀文化的价值认同,是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用英语对外交流时,能够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辩证地认知中西文化的差异,增强其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重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革新教材,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完善教学方法,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化评价方式,创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核。  相似文献   

5.
辉煌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多元性、时代性和德育性的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和思想源泉。因此,我们在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必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来帮助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通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中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教师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还可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培育工匠精神,但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渗透融合遇到一些认知和导向困境,高职院校需要加强顶层设计,规范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夯实实践平台建设,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有机融合,真正实现文化育人。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高校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新时代,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牢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以发挥好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注重学生思想文化养成以实现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使命;完善传统文化教材体系以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发展;依托校园硬件和载体建设以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  相似文献   

9.
2014年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新课标也提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在课程中加重了分量。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高职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共青团思想引领的意义入手,剖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共青团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共青团思想引领视域下优化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成为当前教育界亟待探索的问题。本文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及其在高校思政课中的作用,论述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5 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的文化瑰宝,深度挖掘其元素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教学,是高校实现育人功能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是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文章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时代价值,阐释两者融入的内在逻辑,并从讲活思政小课堂、开辟精品实践项目、挖掘新媒体资源这三方面重点论述两者融入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3.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根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理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是充实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内容的客观要求,是创新高校家国情怀教育方式的迫切需要,更是提高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质量的必然要求。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内容、方式、体系等方面仍面临众多挑战。对此,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发,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创新融入教学内容设计机制;加强环境育人作用,创新融入载体机制;强化协同育人作用,创新融入协同机制,推动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提质增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资源,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理论来源。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栋梁,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为了更好地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必须提高其思想政治素养。因此,明确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认同的"缺失",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实现"以文化人"、全方位育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了以精忠报国、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我们要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融入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感受民族精神,增强对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提升学生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培育学生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宝贵的教育资源,应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大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现状,提出了包括从教育途径、教育内容、教育主导等方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深刻教育意义。在高校中建设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品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地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以蕴含其中的育人理念和时代价值培根铸魂,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坚定文化自信,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和践行者。本文通过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品牌在高校中的建设与发展状况,分析当前面临的困境难点,从创建阶段、培育阶段、运行阶段、长效发展阶段出发,为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品牌在高校中建设与发展的成效建言献策,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文化结晶,与中职思政课有较高的契合度。传统思政课堂中文化内容的缺失,会造成思政育人的效果不佳。基于此,文章分析当前思政课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困境,针对主要存在的不足,积极探索改革实践的路径,并在文化育人层面提出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元素、重视发挥思政课堂育人主阵地作用、灵活运用新媒体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应的策略,以期提升中职思政课开展的整体质量,为中职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9.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对江西省赣县的样本调查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劳动教育整体处于良好水平,还存在提升空间。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教师、幼儿园的融入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为了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成效,国家层面应该加强顶层设计,提供多方条件支持;幼儿园层面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完善园内管理机制;教师层面应该提升自身素养,强化学习和研究意识。  相似文献   

20.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高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的现实意义、应用价值、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四个方面来研究,通过分析、解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充分向内挖掘,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领悟其核心和精华,实现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