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课后延时服务是为解决家长接孩子难问题、促进学生发展而产生的。如今,“双减”政策下的课后延时服务是推动“双减”落地的主要抓手之一。小学低段学生每天放学后没有书面作业,期末也没有纸笔考试,因而,优化课后服务尤为重要。通过设立A段延时和B段延时,让课后延时服务时间更具“弹性”,在时间上保障学生和家长的多样化需求;通过对学生进行作业辅导和兴趣培养双线发展,优化课后延时服务课程质量;通过建立学生档案袋、利用信息化工具等方式优化课后服务评价机制,让学生课后服务的效果更具体化、可视化。  相似文献   

2.
张冬梅 《江苏教育》2022,(16):21-22
<正>“今年事真多,因为疫情,一会上网课,一会在校上课。网课的教学效果不好,导致很多学生成绩下降,学生管理变得困难,学习后进生增多,课后延时服务就是忙着给他们补课。如果要用一个字形容2021年,那就是‘累’!”“有些小学生在课后延时服务班不认真写作业,导致回家后还要继续写作业。‘双减’后,教师的工作时间延长,我都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家长还在抱怨课后延时服务效果不好。教师真的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职业啊!”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对四川中小学教师“5+2”课后延时服务现状进行调查,并实施访谈。从教师对“5+2”课后延时服务的认知、参与情况、实施情况、效果评价等方面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在“5+2”课后延时服务认知中处于矛盾阶段,学校服务内容和形式较单一,学校缺少对第三方机构的有效管理。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优化策略:明确“5+2”课后延时服务意义,调整教师认知;落实“弹性工作制”,保障教师各项权益;多元主体协同服务,加强第三方机构的管理;促进主科教师多学科、专业化发展;课程连贯多样化,满足学生需求;加强与高校协作,丰富师资配置;建立激励政策,提高教师幸福感;建设良好的服务环境,拓展教师服务场地。  相似文献   

4.
宋时春 《中国德育》2012,(24):40-40
近日,一则“中国式作业让家长无奈,6岁孩子每天写4小时作业”的消息在网上引起热议,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话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据报道,一位6岁的一年级孩子刚入学两个月,便因为沉重不堪的家庭作业哭起了鼻子。家长心疼不己,又不敢给学校老师提意见,无奈之下,只能在微博上吐槽:“孩子才一年级,做作业就要两个小时,今天更是达4...  相似文献   

5.
精心设计作业,讲究艺术性。根据小学生“厌久”、“图快”的心理,我们要精心设计作业,力求做到布置作业适时适量。作业形式力求多样,激发学生兴趣,讲究艺术性。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小学3—6年级的作业量不能超过1小时。因此,教师布置家庭作业尽可能少而精,减少重复性作业,增加实践性、创新性作业。例如,在完成《参观人民大会堂》课堂教学后,我布置的作业是:当一回小导游,带领爸爸妈妈参观人民大会堂。学习《我家还缺啥》一课后,我给学生留的作业是:回家做一个调查统计,说说在现代家庭中“我”家新增添了些什么。在学完《海底世界》一文后,…  相似文献   

6.
董亚梅 《教书育人》2006,(11):12-12
我从事教师工作已经八年了,对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有一个深深的感触——现在的老师和学生都很不容易。对现在的教师而言面临新课改的各种压力,弄得不知所措:对现在的学生而言,虽然国家一直提倡“减负”,但结果反而是“越减越重”。据了解,现在的孩子从上小学前就开始上补习班,上了小学后一直少,从1年级直到12年级,除了相当于高二、高三的11、12两年级学生因即将升入大学,所以作业稍多外,其他年级的作业少得有些“吓人”。  相似文献   

7.
黄瑞虹 《生活教育》2011,(11):71-72
孩子的成长一直牵动着妈妈的心。我欣喜地感受着孩子——家中的小先生天天在快乐成长……记得我的孩子邱裕涵在上幼儿园时是那样的快乐,回家不是疯玩就是趴在桌上画画,开心得像只小猫。而上了小学一年级,作业很多,书写的速度又很慢,下午放学写了一个多小时,吃完饭还要继续写或读一至两个小时作业,把她的小手弄得很酸痛,她边写边嘟囔,甚至还哭闹:"我讨厌学校,讨厌老师!"我劝她说:"妈妈也是老师,难道你不喜欢我?"她哭着  相似文献   

8.
随着年级的升高,作业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作业量越来越大,难度也越来越大,这就造成了许多学生怕做作业的心理,成了学生学习中一个沉重的负担。在教学之余我就想:要想让学生及时而认真地完成作业,就必须提高学生对作业的兴趣。那么在作业中是否可以尝试进行“满五免一”,来提高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呢?所谓“满五免一”的含义,就是教师可以规定学生在认真而及时完成每天作业的基础上,如果能连续得到五个“优”,那他下次的作业就可以减免,只需在作业本上注明:我得到了五个“优”,所以今天的作业减免!当我在班级宣布“满五免一”的规定时,班级“沸…  相似文献   

9.
李柯豫 《今日教育》2023,(11):65-67
<正>“爆哥”是我接手的历史课班中“最火”的小伙子。小伙子是年级运动明星,学习努力,在班上的人缘好,也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代表。如此优秀的孩子为什么会有“爆哥”的绰号?九月开学,我担任高一一班的历史教学工作,这个班是年级优班,学生整体学习很认真,态度比较端正,每次上课课堂氛围很好,很快我也记住了几个课堂表现优秀的学生名字,下课后常常有一些学生围着我继续做一些问题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从事教师工作已经八年了,对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有一个深深的感触——现在的老师和学生都很不容易。对现在的教师而言面临新课改的各种压力,弄得不知所措;对现在的学生而言,虽然国家一直提倡“减负”,但结果反而是“越减越重”。据了解,现在的孩子从上小学前就开始上补习班,上了小学后一直少,从1年级直到12年级,除了相当于高二、高三的11、12两年级学生因即将升入大学,所以作业稍多外,其他年级的作业少得有些“吓人”。不但量少,且学校普遍规定,原则上作业必须在校当堂完成,不得带回家做,甚至课本也不得带回家去。上课时间本来有限,因…  相似文献   

11.
如何把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动手操作、技能知识等融入到作业中,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享受快乐,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笔者在教学一年级数学时,对作业设计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一、画中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的孩子特别喜欢画画,因此,我经常布置一些画画作业,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乐此不疲的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画中学”,在“学中画”。例如:学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加减法”后,我布置学生画“鲜花配绿叶”。如数字“5”的练习,叶子可以写数的…  相似文献   

12.
乔迁新居,邻居发现我是他孩子学校的老师,很高兴,托我平时辅导辅导他的孩子,我欣然应允。孩子叫小飞,在我们实验小学读二年级,很调皮。起初,他很怕我,因为我经常在学校广播里讲话,使以为我是校长,跟“校长”住在一起自然有些胆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熟络起来。一天,在表扬他作业做得不错之后,他突然。“得寸进尺”地对我说:“校长,您能不能跟我们班老师说一声,让我也当班长?”  相似文献   

13.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及教育部“五项管理”颁布后,学校认真落实“5+课后服务”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每天1小时作业指导+1小时社团活动”,千方百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搭建平台。通过抓课堂教学效率,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充分利用好课后服务时间,开展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且富有特色的社团活动,让每一名孩子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  相似文献   

14.
王月萍 《现代语文》2007,(3):100-100
语文评优课正在进行,执教的课文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家的男子汉》。无独有偶,几位开课教师不谋而合,都讲到课文第一、二两个小标题“他对食物的兴趣”和“他对父亲的崇拜”主要表现一个孩子的个性特点,第三个小标题“他对独立的要求”主要表现一个男孩子,一个要求独立的男人的性格。我当时听了很是纳闷,文章题为“我们家的男子汉”,总共五个小标题,怎么倒有三个小标题主要表现一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了呢?问执教老师,他们告诉我:教参上就是这么写的。  相似文献   

15.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具体性。他们活泼好动,尤其是女孩子,不仅爱动,而且爱美,而舞蹈恰恰是一种主动、活泼、具体、形象的艺术形式,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唤起他们对美的追求。我初任一年级音乐课,试着采用“边歌边舞”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小学生在幼儿时期,就已经很喜欢“手舞足蹈”了。他们有的刚出生几个月,就能模仿成人转动手臂,乐滋滋地满足自己的表演;有的在幼儿期便会经常  相似文献   

16.
当我还是孩子时,我的老师将我们与亚洲“刻苦学习的学生”相比较,希望以此来激励我们。我还记得,在小学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评论:“许多亚洲学生一天学习12个小时”,“亚洲学生每天在放学后还要花好几个小时做作业”,“亚洲学生都很擅长数学,比美国学生强”。在美国,我通常在上午8点或8点半的时候去学校,在下午2点半或3点回到家。而周五许多学校在中午12点就下课了。一年之内,我们只需在学校呆满180天,据说在中国要超过200天。上小学二年级后,我才开始有家庭作业,而且通常只要十几分钟就完成了。后来虽然课业负担逐渐加重,即便这样,我写作业的…  相似文献   

17.
一次,我跟朋友谈起班上那些“教不好的学生”,朋友给我讲了一个他小时候“赖作业”的故事: “我小学时,作业从来不做,是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坏孩子。五年级,班上调来一位新老师。第一天, 我就因为作业没做,被课代表拽到办公室,老师问我:‘真的没做吗?’  相似文献   

18.
一次数学课中,我给二年级的孩子出了一道这样的题:光明小学二(1)班一星期收集废旧电池8个,二(2)班收集的是二(1)班的2倍,二(2)班收集废旧电池多少个?这原本是一道较简单的数学题,学生很轻松地就把它做出来了。可正当我准备接着往下讲题时,有一位孩子举手提了个“节外生枝”的问题:“老师,我们为什么要收集废旧电池呀?”我对这个孩子的勤学好问表示赞赏,但又认为这是个比较容易的常识问题,就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全班孩子。可结果却让我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早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忧虑。国家教委明文规定:在小学,一年级学生不留书面作业,二年级学生作业不超过半小时,三、四年级学生作业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学生作业不超过1个小时。  相似文献   

20.
邻居家有个读四年级的小学生,酷爱美术,在画画方面很有天分。可是,其母坚决不准孩子画画,非让孩子学弹琴。孩子学不好,母亲又是骂又是打。老师发现后开导这位母亲说:“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这位母亲却说:“什么兴趣、爱好,孩子就是‘泥人张’手里的那团泥,大人想捏个啥样就捏个啥样。孩子懂啥?难道家长还会给孩子亏吃?”“孩子是家长手中的一团泥”,正是凭主观意志培养孩子的一些家长的共同想法,也是这些家长教子失败的重要原因。我们知道,孩子是有个性的独立的人,孩子参加课外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