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林 《语文学习》2020,(4):34-3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18个学习任务群之一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占到2学分的比重。其学习目标要求“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由点到面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深和丰富”。  相似文献   

3.
"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是新课标第14个学习任务群,而文言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自然担负起"文化传承与理解"的使命。通过深入研究高中文言文阅读,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真正让"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生根开花。  相似文献   

4.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基于这一任务群的学习要求,结合学习提示,确立“修辞立其诚:探寻语言背后的情与理”作为单元大概念,以“言文合一”作为主要教学原则,通过细读文本,确定具体教学点,构建12个系列微专题,以“研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实施专题教学,实现从文言积累、文章梳理、文学鉴赏到文化熏陶的进阶。  相似文献   

5.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增加了文学教育的比重,18个任务群中设置"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研讨"和"文学阅读与写作"等专题,要求"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查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作品对中华文化发展的贡献"等对文化进行理解体认、借鉴包容并传扬传承。  相似文献   

6.
王静 《读写月报》2023,(6):28-31
<正>统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其人文主题为“诗的国度”。学生通过此单元的学习,能体察古人情感与生命思考,感受古诗词之美,获得情感浸润和审美体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本设计综合“单元导读”“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的指导,将选文与单元任务融合,形成专题化学习形式;  相似文献   

7.
<正>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任务群主要由“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和“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两个任务群构成,在新课标18个任务群中看似占比不大,但仔细梳理必修和选择性必修5本教材共计28个单元(如果算上古诗词诵读共计33个单元),其中和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直接相关的单元有6个(如果算上古诗词诵读单元则有11个),间接相关的单元也有6个,几乎占了所有单元的一半。  相似文献   

8.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是“至情至性——古代经典散文作品研习”,对应“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选择合适视角研读《陈情表》《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试图从三篇文章所表现出的“至情至性”的精神世界里,努力探索其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正>《石钟山记》是高中语文课程选择性必修“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中的教学篇目,依据教材的框架设计,“研习”该文所指向的语文素养目标应有三点:通过诵读、涵泳与品味理解文意,把握思想情感及文化观念;理解作者以特有的语言形式抒发情志的方法 ;品析章法之妙和细节之美。需要注意的是,从内容到思想情感再到文化观念,其“把握”的方式都不是“告知”,而是主动的发现和体验;  相似文献   

10.
程修平 《学语文》2024,(2):22-25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中的先秦诸子学说,研习三篇文章的思想及背景,探讨先哲在探寻理想社会形态中的入世和出世思想,融通语文学习和经典文化,让经典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五个“研习”任务群之一。如何落实该任务群,是摆在教师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以《氓》的课堂研习教学为例,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专题研习的一般路径,运用“对接课标,聚焦任务,同类延伸,深度拓展”的策略,以达到提升课堂研习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赵子嵩 《学周刊C版》2021,(15):189-190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学习任务群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文化传承与发展是语文课程教学实践的主要任务。故从学习任务群背景出发,围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探究如何引导学生诵读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以期对初中生的文化教育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沈正平 《教育》2022,(12):4-5
在我国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学一直都是比较重要的内容.我国教育部门出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语文核心素养进行凝练,在18个学习任务群中整合语文学习内容,其中"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的学习研究对象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在任务群视域下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改理念的学习方式,帮助...  相似文献   

14.
孙月 《成才之路》2023,(19):49-52
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的合理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和审美趣味,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使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该任务群教学中,应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中的意境美、语言美通过创新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5.
吴秋雁 《学语文》2023,(5):23-25
<正>【单元分析】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任务群,其人文主题为“至情至性”,所选篇目为魏晋到明代的六篇经典散文。通过本单元研习任务群的目标引导,既要关注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和能力的获得,也要关注“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教材分析】《陈情表》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讲课文。  相似文献   

16.
文伟 《英语学习》2023,(8):37-41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具有深远意义。在英语课程中引导学生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在于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项目式学习是深化优秀传统文化主题阅读、开展文化回应性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学生通过项目式主题阅读大幅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学习语言、理解文化,还在实践探究中构建意义、认同文化,在行为外化中表达文化、传承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由知到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不仅明确指出文化素养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且突出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落实文化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载体。然而,由于教师缺乏对“真实情境”的正确理解与运用,致使学生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研习时难以深入。研究表明,借鉴概念隐喻及人类学情境学习观可以得到“真实情境是动态的充分参与过程”这一概念隐喻。借助“共时”“历时”概念可以建构语文“真实情境”模型。以儒家经典《论语》为研习案例,进而生成强调思辨与表达的研习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地域文化名人"是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方向之一,"地域文化名人"拓展性阅读资源开发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地域文化名人"为基点的高中语文拓展性阅读资源开发,紧密联系了学生生活,且在实践活动中深化了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知,促进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19.
<正>普通高中阶段语文课程内容之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从实际功用来讲,这些作品更能给我们许多人生启发,在我们失意或彷徨的时候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本期笔者将先从谋士、谏官两个类型入手,做素材运用的示范,助你备考。  相似文献   

20.
以“历史人物纵横谈”专题讨论会为主任务,设计了“策划会议方案”“评价历史人物”“整理发言提纲”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结合人物生平事迹、时代背景、当今影响、文化心理等来深入“纵横谈”,落实“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