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如何在学生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良好地学习习惯和实际操作能力、实践能力。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的学习方法,真正把合作学习的思想化为学生们的行为,确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近年来,学习新课程思想,感受新课程理念,通过对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探索,采用“自主,合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家校合作就是指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更多地得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更多地得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也即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作。本文主要讨论运用家校合作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结合家校合作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合作品质与合作能力的教育目标往往被单一的认知目标所遮蔽,其根源正在于知识本位、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仅仅提倡合作学习是不够的,必须实现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提升,鲜明地确立起培养学生合作品质与合作能力的教育目标,真正实现合作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逐渐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一种新模式。在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对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从空乘专业学生角度出发,探究分析校企合作模式下空乘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针对当前校企合作模式下空乘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营造民主宽松的班级氛围,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要通过合理统筹,发挥合作学习对班级管理的积极作用、对学生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的培养作用,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班主任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发挥教育主导作用,通过学生自主管理的信息反馈不断优化对学生的教育指引,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是中学的重要基础课程,以其独特的学科特点使数学素质教育构成了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生理心理素质教育。对数学素质教育进行了尝试,教学中采用了以学生训练、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形式,在给学生积极指导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阅读、独立练习、互相讨论、积极探索,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基础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开展的过程中,推动家校有效合作成为教师的重要教学目标。这是因为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推动家校之间的有效互动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生教育工作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推动家校合作的信息化建设成为家校合作的新方向。本文主要分析信息2.0时代家校合作内涵的演变以及相应的提升策略,以期提升家校合作教育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合作学习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现阶段高职学生实施合作学习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合作的形式化,分组的不科学,合作学习目标模糊,评价体系单一等。本次研究采用课堂观察和个别访谈的方法,对教师在课堂实施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合作学习情况进行真实的测评,以此来探究新时期高职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实施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非常关键的两个教育阵地。因此,应积极加强家校合作,家校共“育”携手同行,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基于此,可以分析家校合作的优势,家庭和学校都要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采取合理科学的措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然而在实际家校合作中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仍存在一定的现实困境,阻碍着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发挥,分析其困境,进而提出正确的防御机制,发挥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作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迎接未来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实验法对天水师范学院社体专业体操课进行了合作学习教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合作学习教学的实验组学生更喜欢体操课,态度更加积极主动,在技术和技能表现上均显著优于一般常规教学组.此教学法发展了学生的教学和人际交往能力,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实验对照法和文献资料法对网球教学中小组合作结合组间竞赛的教学和考核模式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网球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结合组间竞赛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网球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们的合作和竞争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组织形式,已经被许多一线教师接纳,并已开始内化成一种教学行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有效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能够大大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加速学生社会化的进程。通过合作学习,有利于实现学生优势互补,共创共生共荣;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和合作精神。然而近年来,笔者在观摩各类公开课、研讨课、优质课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教师对合作学习仅停留在“小组协作,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上,以致一提到合作学习就是分组让学生交流。也有教师为了追赶时尚,出现了教学实践中不管学习者的个性、学习的内容、时机如何(特别是在公开课和优质课中),一律采用“合作学习”,这显然违背了合作学习的教育内涵。笔者经过对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大量深入地探索发现,很多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出现的问题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下列几...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和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经济管理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了校企合作的模式。经济管理专业作为高校管理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对高校人才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以及企业的需求进行有效连接,对校企合作模式在经济管理教学中的路径选择进行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合作+竞赛法”在高校健美操专选课上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对“合作+竞赛法”在健美操专选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合作+竞赛法”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巩固健美操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分析与解决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荣誉感;有利于客观反映教学效果,改进和指导教学。  相似文献   

15.
责任意识教育是职业院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当今学生责任意识弱化的倾向、表现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强化职业院校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基本思路,强调了校企合作是责任意识培养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靠教育,更要靠实践.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与实践具有较大的推动意义,它可以激活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增强师资力量,拓宽实训载体及锻炼平台;同时,校企合作机制助推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育已经具备可能性及持久性.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在双创基本素养培育、文化氛围及实践平台建设和保障机制的建设等三方面,构建一个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的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7.
唐其荣 《阅读》2014,(24):39-41
<正>新课程改革提出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由此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合作学习被引入课堂,而小组合作学习则是最常采用的组织形式。然而,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存在这样一些现象,比如:小组活动重视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因此笔者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再思考。  相似文献   

18.
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两大重要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健康成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的家校合作进行分析,让广大的教师和家长能够进一步了解两国家校合作的利弊,便于取长补短,更好的改善我国的家校合作,以寻求更好的教书育人之道。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及未来世界里,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更为重要。而在我国,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技能的问题还比较普遍。许多学生不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与他人的合作性互动之中。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学会合作。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最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导作用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途径。把合作学习的观念引入教学系统,不仅是让更多的学生有参与到课堂的机会,更是为了更好地体现课程改革中的新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0.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北省部分体育院校学生教育信息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高等体育院校必须结合专业教育的特点,培养学生运用现代设备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自行探究、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针对性地在信息意识培养及软硬件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加快体育院校教育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