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就是来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去"生活"。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来说明教师应在课前提炼教材中的数学"生活化"元素,进而创设数学"生活化"教学情境;在课堂上启发学生善于联系生活,进行数学"生活化"教学,才能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轻松地学习到新知,使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3.
谷蒙爱 《金秋科苑》2008,(24):220-220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应该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这就使得要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更富有生活气息。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提炼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到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有趣、有用。  相似文献   

4.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应该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这就使得要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更富有生活气息。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提炼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到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有趣、有用。  相似文献   

5.
国家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科课程生活化,这不仅需要体现课程内容的生活化,更需要体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教学方法的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就是来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去"生活"。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丰富、主动,促使学生树立把数学与生活密切相联系的意识,很好地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努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所熟知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当我们沐浴着课改的春风,走进课堂的今天,尤其体会到陶老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让课堂回归生活,让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课堂,我们的课堂应该始终如一地站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密切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上,我们还应探得更深,拓得更广,让生活融入于数学,更好的为学生的学、思、创开辟出崭新的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9.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教学时千万不要把自己和学生都死死地捆绑在教科书里,死记那些孩子们认为枯燥的概念和公式。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让孩子们亲身参与,有效合作,真正地实现探索性学习。  相似文献   

10.
一、提炼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二、借助生活经验,学会思考问题;三、创编生活情境,培养应用能力。数学融入生活,感受数学价值;生活走进课堂,成就课堂精彩。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广泛深入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今天的农村初中数学课堂都有了哪些喜人的变化?赤橙黄绿青蓝紫,爱心、情感、人文、生活、传统、课改和信技等组成了七彩阳光,沐浴着农村初中数学课堂。现在的农村初中数学课堂俨然是展现生命活力、完善学生个性、沐浴七彩阳光的幸福乐园。学生在老师的爱心、情感、人文的关怀下,在课改和信技的双轮驱动下,愉快地传承数学文化,享受数学生活。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在小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有些学生感到在数学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两方面的因素导致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低下。新课标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在小学数学中进行生活教育来提高课堂有效性。所谓生活教育,就是教师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运用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那教师如何在小学数学中进行生活教育呢?下面的内容会做出简要解析。  相似文献   

13.
林玉香 《知识窗》2012,(1X):51-51
<正>用生活理念构建数学大课堂,就是将数学教学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陶冶生活情操,从而折射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绿色课堂”就是把课堂还原为生活的空间,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享受回归大自然般的轻松自在的感受。让数学回归生活,创“绿色”数学课堂应以转变教师教育意识为前提;以激活数学课堂为内容:以强化教学活动的实践性为保证。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的提出,要求各个教育机构在教学中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精神,培养学生不断的提高创新能力,教学内容要联系实际生活经验。这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数学教师就要想尽办法让孩子们在接受抽象的数学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师生互动、共同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们成为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快乐的数学课堂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因此,对于数学教师来讲,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优化整个教学过程是关键,才能打造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文章叙述了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课堂中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希望对各位同行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源泉。面对新课程改革,数学教学更需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结合教学主题,创设生动有趣的又富有实效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富有激情地学习数学,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绿色课堂“就是把课堂还原为生活的空间,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享受回归大自然般的轻松自在的感受.让数学回归生活,创“绿色“数学课堂应以转变教师教育意识为前提;以激活数学课堂为内容:以强化教学活动的实践性为保证.  相似文献   

18.
孙红坤 《科学中国人》2014,(2S):230-230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只有把生活与数学充分结合起来才能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已有知识经验去思考、去创造。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厚、多样的课程资源,教师要把生活搬进数学课堂,使课堂空间真正实现开放,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相似文献   

19.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数学课堂情景,让数学课堂充满充满魅力,教师要善于通过故事、问题、游戏等,在实验探索数学的乐趣,在生活发现数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数学课堂情景,让数学课堂充满充满魅力,教师要善于通过故事、问题、游戏等,在实验探索数学的乐趣,在生活发现数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