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二人教版《物理》(必修加选修)教材中介绍的学生实验“传感器的简单应用”,只是通过用多用电表显示敏感元件的阻值变化来说明传感器特性.事实上,这样的实验做起来平淡,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做过以后,学生普遍反应“没意思”.对此,我们制作了一套“传感器特性演示仪”,能生动地演示敏感器元件的特性及其应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朱小娟 《物理教师》2006,27(1):34-35
高职物理第二册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一节,讲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热“传递”现象,在课本第11页有两个演示实验,“摩擦和加热铁块的温度升高”,这个实验要在课堂上做不太方便,且实验效果也不形象直观;特别是那些思维活跃的学生提出:热是如何“传递”的呢?这一实验无法说明.笔者  相似文献   

3.
“哪支蜡烛先灭”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引言中的第1个实验,也是初中物理的第1个实验。该实验让学生分别观察到长、短蜡烛都有可能先灭,使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一会儿长蜡烛先灭,一会儿短蜡烛先灭呢?由此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然而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教师该实验只做一半。若长蜡烛先灭了,短蜡烛先灭的实验就不做了。使实验的效果大打折扣。究其原因是短蜡烛先灭的实验难以成功。经笔者所在教研组共同研究.短蜡烛先灭的实验是可以成功的。现将笔者的做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交流平台     
《内蒙古教育》2005,(10):28-28
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到,多数学生是带着“物理难学”等思想包袱,坐在物理课堂里的。本节教学,要把学生的“沉重负担”,转变为“愉快享受”,充分体现“物理就在身边”。为此,我安排了下列“用嘴做的学生实验”: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二册《比热容》一节中关于“比热容”的概念 ,学生难学、教师难教。其实本节的关键在于做好揭示比热性质的演示实验 ,但是实验中的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难于购得 ,而若使用两只酒精灯又不易做到相同 ,且都因为实验可见度低和装置过于复杂使得教师望而却步。怎样才能做好这个实验 ,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呢 ?在教学中我们利用“熔化和凝固实验器” (装置图见图 1 )做比热实验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图 1   (1 )取两套熔化和凝固实验装置 ,在其大烧杯中放入等量热水 (尽可能多的热水 ,减小实验中不同液体吸热不同…  相似文献   

6.
一、设计意图“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是初中物理重要内容之一,现行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电阻”一节中,原有的“电阻定律演示器”实验器材只能由教师提供,而且体积大,很不方便,如果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材料(锰铜线、镍铬合金线)难找,现象不明显。为了提高实验效果,节省实验时间,  相似文献   

7.
在做“研究影响小水轮转动快慢因素”的实验时,要做三组对比实验:水位高和水位低、流量大和流量小、水流冲击小水轮叶片外侧和水流冲击小水轮叶片内侧。在做每组对比实验时,要同时控制一个不同条件和两个相同条件,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很难同时控制这三个不同的关键点:水位、流量、水流冲击小水轮叶片位置,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小议课外物理探究小实验的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与实验的关系,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验能力.演示和学生实验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是十分重要的.”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静电电动机”的研制及原理分析的过程。“静电电动机”用于静电实验研究,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可做性、创造性,具有更好的实践研究价值。用于物理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这一实验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5》(人教社)中提供三个参考案例,都不太适合做学生分组实验,因此有很多教师就干脆将探究性实验改成验证性实验,直接给学生提供老教材中的实验器材,利用平抛运动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11.
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课堂物理实验有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科技化的倾向,有的甚至以虚假的或者是虚拟的动画来替代实验。在当今的时代,我认为朱正元老先生所提倡的“瓶瓶罐罐当器材,拼拼凑凑做实验”的实验教学思想还是极有价值的。利用身边常见的或是容易获取的物品做物理实验,不完全是因陋就简、废物利用,而是因为器材为学生所熟悉,学生会更感兴趣。友克斯韦就说过:“一项实验,使用的材料越简单,学生越熟悉,就越想透彻地获得所验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学习物理时,实验必不可少。“物理、物理”,没有看见“物”,怎能悟出藏在其中的“理”来呢?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各种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丰富而全面,其作用勿庸赘言,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再演示一些自己设计的“小”实验,更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现举两例:  相似文献   

13.
数据采集器应用于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发展的方向。利用数据采集器做实验,可以节省记录数据、处理数据所用时间,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究。另外,数据采集器在做可见度小、显示瞬间变化的物理实验时具有极大的优势,能定量验证并配合图线展示实验变化过程,是传统实验仪器无法实现的。但是数据采集器一般比较昂贵,给其在物理实验中的普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满足物理教学的需要,在LabVIEW环境下,笔者研制了一套基于声卡的数据采集器。它具有成本低、兼容性好、通用性和灵活性强的优点。使用者只需在计算机上安装用户程序,就可以将其作为音频范围内良好的数据采集器供物理教学使用。  相似文献   

14.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培养、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是学习物理的主要目标之一。当前,农村学校的实验教学一直没有从根本上重视起来,大多数还是以教师“讲”,学生的“背”的形式为主。这种教学方法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忽视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长期以来造成了教师、学生做实验的兴趣淡漠,甚至根本不想做或不去做。因此,调动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5.
谢宇农 《生物学教学》2004,29(10):29-30
“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个必做的重要实验,它是讲授“光合作用”时所做的一个难度较大的实验,在历年高中实验会考的“高中生物学实验考查试题”中也都有它。在做“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常会发现按照教材指导,有时很难获得高效率和满意的实验效果,这样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该章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经过探索对实验材料的选取、提取剂的使用做了一些改进,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实验效果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现行高中物理课本 (试验修订本 )中不少章节正文后面有提供学生课外做的小实验“做一做” ,这些小实验简单易行、生动有趣 ,对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提高学习物理兴趣大有好处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将有些小实验改为课堂的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 ,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课本第一册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三章“超重和失重”内容后面 ,安排了一个“观察失重现象”的小实验 .实验方法是将一容器靠近底部的侧壁打一小孔 ,里面装上水后 ,水从小孔中射出 ,放手让容器自由落下 ,在下落过程中水将不再从孔中射出 .我们将该实验在课堂上演示 ,因…  相似文献   

17.
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做演示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培养其实验技能,但有些教学内容的演示实验效果并不明显或根本无法当堂演示。这时可以让学生采取用抽象实验的方式得到实验结论,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抽象实验对于那些演示实验效果不显著或根本就无法进行当堂演示的实验有很好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特制的实验仪器,对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教材中“植物的呼吸作用”中“研究种子的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进行改进与优化。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可以定性验证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还可定量探究呼吸作用的速率,以及温度对种子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等,实现“一器多用”。通过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经评价量表优化后进行自主探究,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发展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19.
刘卫红 《物理教师》2005,26(4):3-24
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重点内容.凸透镜成像实验是学生必做的“学生实验”.学生在进行实验观察、探究的过程中发现一些与本实验目的相悖的怪现象,这些怪现象的存在是事实.探究这些“怪现象”虽非本节课主题,但真正解释好这些“怪现象”,既可以使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又可以培养学生“刨根问底”的探究精神,对成就学生的良好科学素质是十分有益的,也是难以回避的.  相似文献   

20.
李强 《中学生电脑》2010,(6):59-59,61
“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六步教学法”针对初中学生物理实验的“初学”实际,狠抓实验教学的落实,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的实验练习,取得了明显的实验教学效果。是提高初中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有针对性、有操作性、有实效性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