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曼桂陨石是新降落我国的一颗目击降落陨石。虽然目前世界上回收到的陨石数量众多,但目击降落的陨石却非常稀少。因为新降落陨石受地球环境影响程度小,可以更加准确的研究陨石所携带的信息。本文通过对曼桂陨石的熔壳和球粒的特征进行研究,总结了曼桂陨石的熔壳和球粒特征,针对熔壳内一些特殊现象进行研究,得出了熔壳内陨硫铁细脉的成因。对次生熔壳内矿物和陨石内部矿物进行对比研究,经过数据分析得出橄榄石中的FeO、TiO2、MnO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辉石中的FeO、TiO2、Cr2O3、MnO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说明在高温下有部分橄榄石、辉石中的氧化物被高温还原。结合陨石岩石类型,对曼桂陨石内球粒进行研究,分析了球粒的重结晶过程,对球粒的形成演化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通过激光熔覆Fe基熔覆材料,在钢和铸铁表面获得了组织均匀、细化、无缺陷的激光熔覆层,这种熔覆层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和优异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激光表面处理技术中的激光熔覆技术,并分析了激光熔覆技术的特点及其发展情况。同时论述了利用激光熔覆此技术在提高球头立铣刀切削性能方面的应用,即由低成本金属材料制成的刀体坯材的局部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刀具刃口产生一层致密、均匀的熔覆层,并且不需经过热处理工序即可使球头立铣刀获得良好的硬度和耐磨性,使刀具耐磨、抗冲击,从而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孙吴陨石的主要特征和孙吴陨石雨的建造原理。通过对孙吴撞击熔融陨石的仔细观察和深入研究发现,孙吴陨石的前身流星体在太空中运行时经常遭到砾石雨和砂尘暴撞击。一般来说,当它遭到砾石撞击以后,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就会产生熔融变质现象,并且建造出一层熔壳包裹着砾石嵌入到流星体内。也有的砾石与流星体撞击以后,又被弹回了太空,但它却在流星体上留下了一个撞击熔壳。有的岩矿撞入到流星体内以后,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变成了粉末状态,这种太空撞击粉末化现象属于首次发现,意义重大。通过对孙吴陨石的研究,还发现许多流星体多次遭到砾石雨或砂尘暴猛烈撞击以后产生了压缩变形、拉伸变形、扩张变形、扭曲变形和分裂成为碎块等形变建造。  相似文献   

5.
模具金属部件的损伤是影响其正常使用的关键问题之一,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可以快速有效的接近该问题。本文提出采用激光熔覆手段将钨合金粉熔覆到金属表面,进行表面修复和强化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对某个表面有损伤的金属部件进行了修复,得到了无气孔和裂纹的金属陶瓷保护层,且实现了激光熔覆层硬度值较基材硬度值有较大的提升,为提升材料性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于电气火灾的原因鉴定,通常要对火灾现场提取的火灾残留物进行分析。扫描电镜法作为一种新的物证分析方法,常用于对残留物进行微观形貌分析。在电气火灾中,导线的熔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证据,通过扫描电镜对导线熔痕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推断出火灾发生的一些相关信息。为了方便相关人员使用扫描电镜法对导线熔痕与相关火灾信息进行推理分析,提高分析速度,本文总结了使用扫描电镜法进行导线熔痕观察分析时需要遵循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7.
目前电气火灾熔痕的鉴别主要依据国标中对熔痕类别的定性描述,一次短路和二次短路熔痕区别判断缺乏对应参照熔痕图谱,二次短路熔痕鉴定方法属于经验型。通过分析典型实际火灾案例中二次短路物证熔痕的外观和金相特征,分析二次短路熔痕特征的成因和环境影响因素,重点讨论二次短路与一次短路二者熔痕的鉴别特征,从国标、模拟实验和真实火场三者不同角度对比了二次短路熔痕物证判据,给出电气火灾二次短路熔痕物证鉴定应用与实践中应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8.
模具的激光熔覆工艺是一种新型的零件加工技术,这种工艺具有高效、高质量、无污染和低成本的特点,本文基于神经网络和PID控制的研究了视角模具激光熔覆工艺。  相似文献   

9.
王尊茂 《科技风》2012,(12):69-70
镀锡软熔以往的输入电压由电动机-发电机提供,但随着IGBT技术的发展,应用高压变频器代替电动机-发电机实现对软熔输入电压的控制技术已经成熟,且在冶金行业上得到推广和应用。本文着重介绍HAR SVER T-A高压变频器在软熔上的应用情况,对其节电情况进行对比,说明高压变频装置的优点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火场温度和火场持续时间下所形成的火灾熔痕的微观尺度参数的变化规律,本文通过进行模拟火灾场景从而重现火灾环境,进而采用XRD分析模拟的熔痕,分析熔痕的晶粒大小和微观应变等微观结构和尺度特性参数。结果显示:(1)微观应变和晶粒大小随火场持续时间变化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随火场持续时间增大,微观应变先增大后减少,而晶粒大小的变化规律大致呈倒U型趋势。而随火场温度变化基本呈不断波动的变化趋势,相关度不高;(2)熔痕晶面(111)和(200)的晶粒大小和微观应变随火场持续时间变化规律在200A和300A电流短路情况下较为一致,而与400A电流短路情况下不一致。研究表明,火场温度和火场持续时间对熔痕围观尺度的特征有规律性影响,可初步形成不同熔痕围观尺度特征参数对应不同火场环境的相互关系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分析了原料颗粒度与玻璃熔制效果之间的关系,对硅质原料进行实验,分析衡量玻璃配合料的熔制速率,以期能够地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2.
《技术创新》2005,(5):9-9
美国诺信公司现正推出生产亚微米双组分纤维熔喷非织造布的设备NanoPhase。据称,被称作NanoPhase的设备能稳定地生产含有70%以上纤径在1微米以下纤网且纤维分布平均在0.6微米。由丁纤维细度比常规熔喷设备所生产的产品低,因此在同克重下对液体的屏蔽性和过滤性就有较大的提升。该公司称,将一个NanoPhase装置配置到莱芬熔纺生产线上,  相似文献   

13.
孙吴陨石中存在金属物质结构,应与宇宙尘物质结构、细粒物质结构同为构成早期彗星实体的宇宙原始物质。笔者辅以标本图片就此加以阐述,并展示其两种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14.
孙吴陨石中存在玛瑙质地的陨石,本文重点阐述并展示孙吴单体玛瑙陨石中的陨击痕击标本和呈现陨击撞入体标本。陨击现象是玛瑙陨石最直观的表现形式,笔者以大量标本图片为依据,阐明玛瑙陨石的客观存在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减少CO2气体保护短路过渡焊时的飞溅,文章提出了闭环分段恒流控制法。在熔滴与熔池发生短路时,施加恒流控制,在短路后电流上升阶段对其限流,即在液态熔滴小桥即将爆断时,利用数字化平台,快速准确分段控制电流层叠上升,直至熔滴脱离焊丝,顺利过渡。经过反复试验,优化了过程中的参数,系统稳定可靠,无过调与震荡,动态响应达到较好效果。经过对比试验,该方法能有效地抑制由瞬时短路造成的大颗粒飞溅和由电爆炸产生的细颗粒飞溅,实现了CO2气体保护焊短路过渡过程的闭环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16.
孙吴陨石溅落区发现相当数量的硅质陨石,其矿物成分多种多样,外观形态多姿多彩。标本鲜明而生动的外观特征和陨击形态在熔融状态下的硅质陨体上得到充分的体现,文章就此示图并加以阐述。另外,通过陨击嵌入体展示了孙吴主体陨石与孙吴硅质陨石、孙吴玛瑙陨石是一个互为关联的整体,它们共同构成了孙吴陨石群。  相似文献   

17.
正为什么陨石坑的照片上常常只见坑,不见陨石?原因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陨石撞到了小天体。由于小天体的质量比较小,引力比较弱,陨石有可能在小天体上撞了个坑后被弹起来。如果陨石弹起来的速度超出了小天体的逃逸速度,那么陨石就会再次进入宇宙空间。第二种情况是陨石的密度比较大,比如铁陨石,砸到了密度不太大的松软土地上。由于重力加速度的作用,陨石的速度非常快,落下来后可能直接钻进土里。如果不把它挖出来,谁也不知道它藏在哪里。  相似文献   

18.
2013年2月,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附近有大量的陨石坠落,虽然有1500人受伤,所幸无人死亡,许多人只是被冲击波震碎的玻璃划伤了。根据测算,这些陨石原本是一块直径约18.3米的大陨石碎裂产生的,这颗大陨石在距离地面2.4万千米的  相似文献   

19.
最近发现,一类被称为“碳质球粒陨石”的陨石中,包含着糖类等有机化合物,而这些有机物是构成生命体的重要物质。地球生命的起源物质到底来自何方,又一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两块珍贵陨石引人关注的陨石有两块。第一块是1969年落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北部的默奇森镇(南纬36°37′,东经145°12′)的“默奇森陨石”。陨石在闯入大气层时,破碎成七零八落,散落  相似文献   

20.
颜色,掩盖了陨石的故乡陨石是小行星的碎片吗?目前的行星科学家多半认为是这样。不过,这些掉落在地球上的石块究竟来自哪种小行星呢?恐怕就是专家想要辨别清楚也不容易。石质球粒陨石占了所有陨石的八成以上,数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努力想找出这种陨石来自哪种小行星。从位置上来看,那些主要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内缘,被称为S型小行星的天体是这些球粒陨石最可能的来源。但是,石质球粒陨石和这些小行星的成分似乎差别很大:S型小行星的颜色比较偏红,很少出现蓝色,这表示它们可能含有太多的金属,而缺乏足够的硅酸盐矿物;而球粒陨石的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