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去那杯茶     
人到了二十四五岁,身边似乎会冒出很多过期的暗恋者。这距离暗恋情愫丛生的岁月,差不多正是十年光阴。那时候,于懵懂中萌动,未必知爱为何物,只希望与那人多说话,便已满足,少有义无退顾去成全这感觉的勇气.便只存在心中,等时间来做主。  相似文献   

2.
《大观周刊》2006,(16):I0003-I0003
宫庭普洱茶本不出自宫庭,皆因茶的气质华丽端庄而让人觉得有了富贵之气,是一套值得看,耐得住品饮,经得住回味的佳茗茶艺。一款来自易武的古树生茶,加一款熟茶,由一个女茶艺师和一个男茶艺师同时开泡。行云流水一番动作之后,一黄一红两杯茶汤就呈现在你面前了。男人,女人;一个是天,一个是地;一边是阳,一边是阴。当两杯茶放在面前时却不知该先喝哪一杯了?钢柔并济,阴阳结全,这就是吉人茶宴楼宫庭普洱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开心淘茶     
《大观周刊》2006,(47):68-68
版纳宫廷饼;雄达茶城二期开业纪念饼;提璧壶;经营普洱茶风险小;茶叶感官鉴别的要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大观周刊》2006,(37):58-58
思茅是普洱茶的故乡,历史上是普洱茶的中心原产地,加工地和集散地,思茅(原普洱府辖区)又是茶树起源的摇篮,这里有第三纪景谷宽叶木兰(新种)茶树始祖化石;有景谷,景东,澜沧中华木兰化石,有镇沅千家寨2700年野生茶树玉及大量的野生茶树自然群落,有澜沧帮崴千年过渡型古茶树,有以澜沧景迈千年栽培型古茶树为代表的大量栽培型古茶园,茶树生产繁衍的生物链环环紧扣,延续进化的历史轨迹无比清晰,它处于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茶书推荐     
《大观周刊》2006,(43):102-102
《普洱茶文化百科》,银生无量山古茶,锦裕乔木古茶,景迈野生古树茶,濮女牌无量山古乔青。[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大观茶事     
王迎新 《大观周刊》2006,(21):I0032-I0032
“云南十大名片”不能没有普洱茶;“普洱天下”举办茶文化普及活动;云南世博教育文化交流中心免费开办周末“百家讲坛”。[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大观茶事     
《大观周刊》2006,(45):61-61
首届中国茶叶行业百强出炉;云南普洱茶叶协会召开第二届常务理事会;昆明举办“普洱茶与女性健康”讲座;极品茶中国“论道”征服摩纳哥奢侈品展;我国有机茶有实力进入北美市场。  相似文献   

8.
大观茶事     
《大观周刊》2006,(46):81-81
首届普洱茶商务大会明年1月举办;云南茶企参加西部文博会;茶马古道国际文化之旅进入尼泊尔;中华茶馆应成为第二张民族名片;安吉白茶嫁接上海新茶文化;23吨贵州珠茶漂洋过海抵达非洲;[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大观茶事     
《大观周刊》2006,(47):61-61
“中茶”商标注册55周年 举行盛大庆典;普洱茶在吉隆坡再次拍出高价;首家沱茶博物馆诞生;“农残标准”戳伤蔡叶出口;杭州茶农走入茶艺课堂;浙江省督促企业进入QS认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王迎新 《大观周刊》2006,(18):I0032-I0033
在思茅制茶、爱茶和收藏茶的人当中,何仕华这个名字很是响亮。从15年前发现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邦葳“国宝级”古茶树,到十几年间一直致力保护和宣传古茶树资源;从2001年一款令景迈古茶声名远扬的茶饼,到思茅多家知名茶厂的技术指导,经他手的普洱茶点石成金一样,总是成为众多茶客追捧的“玩家茶”。  相似文献   

11.
《大观周刊》2006,(43):98-98
由于现代普洱茶创始人吴放英先生发明的普洱茶“渥堆技术”将云南的普洱茶生产从山间的茶马古道升级为现代的高速公路。从此,云南普洱茶的发展进入了大规模、高速度、质量稳定、保健功能提高的阶段,吴放英先生成为了有卓越贡献的划时代的历史人物,因此,吴放英先生的遗作《现代普洱茶创始人吴放英亲制茶品》绝版纪念套茶也成为普洱茶藏家争购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茶事     
我喜欢喝茶,觉得比饮料好,苦涩中有清香.且能提神。由喝茶而想了解茶.于是去翻阅了一下《茶经》,知道茶有“轻汗发而肌骨清”、“有力悦志”等好处,能“与醍醐甘露相抗衡也。”然而.我却不是那种会品茶的雅士,仅仅一直喜欢喝茶而已。或可说是那种喝“自然主义的茶(冈仓觉三语)”的人吧。  相似文献   

13.
贡茶 紫阳茶     
紫阳县境内由于北有秦岭和凤凰山两道屏障阻隔西北寒流,南有任河天然水气通道输送西南暖湿气流,形成降雨充沛、气温适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气候,为茶树的生长发育提供了优良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4.
王迎新 《大观周刊》2006,(24):19-19
龙润普洱茶体验馆最吸引人的,不仅是它琳琅满目的藏茶,还有那自己动手压一饼“唯我独有”普洱茶的乐趣。  相似文献   

15.
《大观周刊》2006,(30):75-75
薄荷绿豆汤;芥菜牛肉汤;鲜莲蘑菇鸭羹;冬瓜皖鱼汤。  相似文献   

16.
大观茶事     
《大观周刊》2006,(43):95-95
首届中国普洱茶商务大会将在北京召开,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铁观音秋茶价格上涨,信阳茶叶实现农业产业化,靖安白茶被荐为奥运会“国礼茶”,浙江景宁惠明茶有了地方标准,我国专家确认现存最早《茶经》版本。[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人上三十,正到一生的紧要处。倘若再遇些触及身体进而给灵魂作记号的事情,忏悔的心自然一日胜过一日,方才懂得点安身立命、利己利人的常识。我从十七岁起,曾经做过四年“教书育人”的事业,又做过几年“上面下来的”记,当年正是无畏无知,其中一件难忘的,是一位对我关爱有加的老县委书记,有一回大约对我的浅薄忍无可忍,当面训导了我几句:“小侯啊,你也是个农村娃,怎么对农村的情况如此陌生.你不能光呆在书斋里写章啊!”  相似文献   

18.
《大观周刊》2006,(44):52-52
云茶印象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与电影《亮剑》投资人蔡伟杰先生交谈中,蔡先生表示:“我是做文化产业的,一件收藏品的文化含量很重要,我一直在收藏茶壶,我收藏的茶壶一般都是出自名家之手,有独特创意的,比如有一把吴扣华的壶,现在就值几十万元,但一直苦干没有好茶来匹配。  相似文献   

19.
王迎新 《大观周刊》2006,(30):60-61
某日,四、五好茶人聚会,各人自带了得意的茶品。张姓茶兄小心翼翼掏出来一小袋散茶.略带几分神秘地透露:这可是极难得的野茶,一年一棵树那也只摘得下五六公斤。众人艳慕间开汤。有人喝了,赞不绝口:好,茶气劲道!有的人却悄悄捂着肚子跑卫生间,末了还不敢在一于资深茶人面前声张,“要是被人知道了自己消受不起着这‘绝世孤品’,那可丢大了份。”[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古代茶书是茶叶科技、经济、文化的载体和茶史研究的基础资料。《枕山楼茶略》为清代陈元辅撰写的茶书,万国鼎教授在《茶书总目提要》中曾提及该书。近半个世纪以来,有关人员遍寻国内各大图书馆,均未发现该书,相关出版物称该书已经佚失,近年茶史专家朱自振教授在日本发现该书。文章对这本新发现的茶书进行校注研究,旨在为我国茶史研究提供一份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