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碎叶 《家长》2014,(8):91-92
全世界的香草有3000多种,或气味芬芳具有独特的养生、美颜等功效,或味道独特成为给美食增香的佳品。薰衣草、迷迭香、百里香、香茅、薄荷……这些香草中的明星,更成为时尚一族的至爱——用香草精油做SPA,随身携带香草香包,或是将它们种在家中净化空气。  相似文献   

2.
<正>柯于明长篇小说《茶牌坊》的腰封上有这样一段描述:"离香草"——长在树上是普普通通的叶子,离了树就变香;长在山中是平平常常的"草",出了山就变香。其实,这个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东西,也是这个理儿:失去则好,离开则香!如此美妙的"离香草",实际上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极常见、极熟稔的饮品——茶叶。正如於可训先生在题跋中说到的一样:"茶是民众须臾不可或缺的生活物品,喝茶小到与人的生活习惯有关,大到关乎宇宙之本、天地之心,所谓茶道是也。"而  相似文献   

3.
西方人有"香水是女人皮肤"的说法,大影星阿尔·帕西诺就主演过一部《闻香识女人》(The Scent of Women)的电影。人们,特别是女性,对于香气的钟爱,甚至渗透着对爱情、对异性的迥异表达:有的淡雅,有的俗艳,有的浓烈,有的羞涩,不一而足。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女性虽然没有香水、香氛的萦绕,熏香、药香却赋予她们与众不同的东方情调。每读《孔雀东南飞》,读到"红罗覆斗帐,四角垂  相似文献   

4.
我国盆景虽然发展历史悠久,但近代主要是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以盆景园、盆景协会主办的展览等形式为人们所欣赏。其真正作为一门课程在农林类院校开设,则比较晚,如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至1984年才开设《盆景学》这门新课。现在,全国各高校的园林专业也都相继开设了此课。为了促进《盆景学》教育以及我国盆景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和不足,以改进盆景课教学。一、存在问题1.师资严重匮乏。《盆景学》作为一门新课,走进高校课堂的时间不长,还没有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一些学校把它定为专业基础课,有些学校称…  相似文献   

5.
冷知识     
正"书香"的"香"指什么?我们常称祖辈上有读书人的家庭为"书香门第"。但"书香"的"香"来自哪里呢?有人以为"书香"的"香"指的是书的香,可书又因何"香"呢?难道白纸写上黑字就香了?事实上多数的墨迹是臭的,因此"书香"的"香"一定不是来自墨香。那么这"香"到底是什么香气呢?原来,古人为了防止书籍被蠹虫损坏,一般会在书籍里面夹上几片香草。这种香草叫芸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特异的清香气,即使枯萎,香气也不会变淡,它可以驱除蠹  相似文献   

6.
申颖 《老年教育》2022,(4):30-31
<正>古人认为“兰,香草也”,很多“香草”都被称为“兰”。兰花,是兰科兰属,多年生草本宿根花卉。根据兰花生长环境和生长方式的不同,分为附生兰、地生兰和腐生兰三大类。在唐代,人们开始在花盆中培育兰花,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兰”,属于地生兰。  相似文献   

7.
王珍 《家庭教育》2014,(3):44-44
灵峰是杭州城里一个梅花聚集的地方,新春时节,梅花竞相开放,香气四溢,是个名副其实的香雪海。我们像闻香而去的蜜蜂,真的很想叮着缕缕花香不放开。  相似文献   

8.
考古发现的宋代遗存中,有大量以熏香、闻香、礼香等香事为主旨的考古图像和各类设计精巧的香器、香具,展现了宋代文人士绅钟爱熏香雅事的社会风尚,相关材料散见于宋代砖石雕壁画墓和窖藏、瓷窑中。传世作品如宋诗、宋词、宋画中,描绘宋人用香之处亦多。宋人爱香,一方面与宋代社会生活的精细化和宋代文人倡导专修自身、务品尚德的思想以及广泛的佛道信仰相关,用香于敬神礼佛之中成为风俗。另一方面,宋代社会对香料的喜爱和广泛运用,更有赖于经宋代"海上丝绸之路"远销而来的域外香料所提供的坚实物质基础,丝路繁华的香料贸易也为宋代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了巨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9.
飘香人语     
小遇 《中学生电脑》2006,(11):32-33
我国的制香工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记载,《周记》中说那时候的人们已经懂得燃烧一些香草来驱除蚊虫,屈原也是极有名的爱佩带捍草的人。我们的历史中,最多的是刀光血灾,因此那些浪漫的飘香故事、飘香的人物更被我们珍惜和回味。  相似文献   

10.
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我们在学生自筹下,举办了一次花鸟盆景展览活动。全校共筹备展品达400多件,其中动、植物计有37个科,约120种。在展品中有开花的君子兰、花大如绣球的八仙花和色白而味香的栀子花等,还有造型逼真、形态各异的山石盆景,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1.
林莉 《文教资料》2020,(5):80-82
《楚辞》中香草元素的类别是由不同植物形成的,不止一种,均为香草的一类指代。从《楚辞》中发掘香草元素的自然美和人文美,分析《楚辞》中香草元素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探讨其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价值,设计和开发《楚辞》中的香草元素文创产品,使人们重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并且传播楚文化。本文将《楚辞》中香草元素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通过设计语言表达出来,为《楚辞》中香草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提供有利的借鉴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书香与铜臭     
沈括《梦溪笔谈》载:“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草。芸,香草也。”古人在书中放置香草,不仅可以防蠹虫咬蛀,而且可以给书留下幽幽清香,“书香”一词便由此而来。后来人们据此加以引申,形容读书人有“书香气”。而读书人家或曰“知识分子家庭”即被称之为“书香门第”。  相似文献   

13.
一"哇噻!"17岁的精灵女孩芯芯终于踏上这条传说中的香草街,她闭上眼睛闻着街道上浓郁的芳香,调皮地吐吐舌头,"穆宾说得没错,这里真的比塔罗山还香呢!"  相似文献   

14.
香草     
上课铃响了,只见尹老师手里端着一盆绿色的植物走上讲台,把它轻轻地放在讲台上。我想:这是什么植物,只见绿叶不见花?这时,尹老师向我们招招手,大家连忙跑上讲台,把花团团围在了中间。我使劲闻了闻,觉得那气味怪怪的,不好闻,便把脑袋偏到一边去,不闻了!可同学们还围在讲台上,有的伸长脖子,鼻子尖都挨到了叶片;有的用手轻轻拨动叶片还将拨动过叶片的手凑近鼻子去闻呢!他们嘴里连声说着“好香,好香!”尹老师告诉我们,这是香草,它散发出来的香气,蚊子闻了就会逃之夭夭。真的?我有点不敢相信,不禁又朝桌上的那盆香草望了一眼。今天,我很高兴。因…  相似文献   

15.
水香     
蒲棒上,立着一只蜻蜓.也许是嗅着水的香气了,振翅一飞,薄翼轻触水面,滑向湖的深处去了. 水是有香味的.李贺《月漉漉篇》:"秋白鲜红死,水香莲子齐."读着这样的句子,鼻尖会掠过一缕幽幽草香.至于苏轼"闻香","水香知是曹溪口,眼净同看古佛衣."嗅着湿漉漉的扑鼻水汽,一方水码头的繁华人烟,就在依稀不远处了.  相似文献   

16.
卢正雄 《现代语文》2009,(2):134-134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模块二《离骚》一课,有两个注释,值得质疑。其一,“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此句,教材注释如下:“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替,废弃。蕙,香草名,也叫‘薰草’,俗名‘佩兰’。纕,佩带。申,重复,再三。揽,采集。茝,香草名,  相似文献   

17.
盆景艺术向来被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其奇特的自然姿态、蓬勃的生机常常受到人们的赞美。徜徉在蜿蜒曲折的走廊,欣赏着质朴典雅的盆景.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油然而生。让我们走近盆景,走进这无声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适用年级、学期:小学高年级全学期活动安排: 一、激趣 a.展示几盆课文盆景.学生欣赏。 b.让学生找出盆景表现的是哪一首诗或课文中的情境。学生讲述、背诵相关课文。 c.告诉学生:这种展现课文内容的盆景叫课文盆景。它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有生命的课本。  相似文献   

19.
香草冰淇淋与“蒸汽锁”一天,一个客户写信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庞蒂雅克部门,抱怨道:最近买了一部新的庞蒂雅克车后,但每次只要他买的冰淇淋是香草口味,从店里出来车子就发动不  相似文献   

20.
<正>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新的一年开始了,《创新作文》向您诚挚征稿啦!稿件一经采用,我们即寄样刊和稿酬。征稿对象为小学生、初中生、教师及自由写手。一、学生写作类自由作文、考场作文以及课堂同步作文均可,内容生动,具有真情实感。主要栏目:宝贝话匣子、作文抢先看、哈皮长镜头、同步写作文。二、教师指导类作文技法实用,讲解深入浅出,可读性和实用性强。主要栏目:作文直播室、今天写什么、中考创高分。三、自由写手类故事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向上,情节生动有趣。主要栏目:童话跳跳糖、故事一朵朵、小故事大道理、香草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