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进退于反对禁锢人们思想的传统文化与引进给世界造成巨大灾难的西方文化的两难之间,围绕“五四”新文化的去向涌现出多种思潮、派别。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主张,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发展方向。以瞿秋白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引领中国新文化朝着符合历史潮流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2.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进退于反对禁锢人们思想的传统文化与引进给世界造成巨大灾难的西方文化的两难之间,围绕“五四”新文化的去向涌现出多种思潮、派别。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主张,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发展方向。以瞿秋白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引领中国新文化朝着符合历史潮流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师,将中国传统的文化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但这类活动,在形式上都比较保守,少有突破和创新,因此,我们将其与艺术领域相结合,发掘新的教育资源,比如舞蹈活动。相对其他来说,舞蹈对老师的掌控能力有一定的考验,既要安静地听,又能让孩子快乐地跳。如何做到收放自如呢?就此本文作了以下简述。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科学阐述了新旧文化的实质内涵.判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期的文化性质,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指向,为“五四”以来的新文化作出了科学总结。这对于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五十周年。明年是“左联”五烈士牺牲的五十周年。胡乔木同志在首都隆重召开的纪念“左联”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三十年代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的先驱者用血肉铸成的纪念碑,它与中国人民结成了不可分离的血肉联系,它的伟大功绩是永远不可磨灭的。胡乔木同志要求我们:“坚持和发扬三十年代左翼文艺和左翼文化运动的光荣传统,把左翼文艺和左翼文化运动留给我们的战旗举得更高。”在三十年代粉碎国民党反革命文化“围剿”的激烈战斗中,用自己的血肉铸成中国革命文化的纪  相似文献   

6.
黄公度是晚清历史时期的关键人物之一,在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中,其突出表现最为典型。黄公度胸怀全球,目光深邃,他把"诗界革命"与中国的文化和政治改革紧密地联系起来,涉及到政治、文学、民俗、教育、妇女诸问题。从而解决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的重大问题,这就是中国现代新文化思想所要解决的主要难题。他全面地反省和鞭挞灾难深重的封建文化思想和制度,成为中国文化现代性转型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7.
从新化运动的主体来看,新化运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精英“创造”新化,它涉及到“新化”的建设方向和何“创造”新化;二是他们开展白话、大众语、普罗学和注音字母运动,希望以此启迪民众,传播新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系统提出“全盘西化论”的,是三十年代留美归国博士陈序经。今天我们旧事重提,分析当年“全盘西化论”提出的背景、它的内容和历史地位,对于正确认识近几年国内出现的“全盘西化”言论,也许会提供有益的启示。近代的中西文化关系,是在一个特殊的背景下展开的。从鸦片战争开始,外国侵略者用大炮叩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传统文化被动地面对着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这种背景,造  相似文献   

9.
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固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是民族文化传统合乎规律的发展.民族的历史经验为当前认识现实事物、解决现实问题所必需;文化只有具备民族形式,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我们民族历史遗产中台有大量的优秀成分。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意识形态领域对文化价值的判断标准进一步多元化。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出发,分析当前中国社会转型阶段面临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国内文化与国外文化、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之间的界限与冲突,阐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涵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发展方向,以期真正构建适时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并符合广大人民利益,引领社会青年不断进步的新型文化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1.
黄兴刚 《教师》2012,(33):89-89
英语与汉语这两种语系在构成体系与文化背景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如果单从汉语角度进行英语的教学,势必导致“中国式”的英语产生,在语义表达和理解上产生偏差。因此,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语言本身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这能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更加准确掌握语言所表述的含义。同时,文化背景知识的引入也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对于语言教学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2.
一、传统的“听课评课”及其弊端 传统的听课评课,“听”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评”有“被评”和下结论的对象。评课活动主要将“表现”、“展示”作为献课取向,执教者重在展示教学长处。评课是把教师看成等待帮助的客体,它蕴藏了我们习焉不察的文化假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灾害伦理文化建设必须从继承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丰富的灾害伦理文化内容,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构建适合本土的防灾减灾伦理文化,最终建设成有中国特色的灾害伦理文化.目前针对人为性自然灾害的伦理文化研究还是局限在西方的生态伦理文化的背景下,表现为对于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强调的都是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把握,是在西方的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的背景下提出的.而就中国来说,现代中国的发展,正在逐步反思中国自身传统的伦理文化,正走着继承与扬弃、借鉴与反思的构建现代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伦理文化的道路,这是我们反思传统灾害文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灾害伦理文化的理论视域.  相似文献   

14.
按着《论传统》一书的作者E·希尔斯所说的 ,一种传统必须是经历了三代以上的习俗和文化 ,他也说传统是深藏于人内心的类似于人类学意义的感情。对于这样一种东西 ,我们怎么才能来谈“新传统”和“创造传统”呢 ?其实 ,与其说“传统”是儒道精神 ,还不如说“传统”是我们今天活生生的中国人当下的现代经验 ,所以实际上中国新传统的创造早已开始了──它始于一个中国历史和社会的断裂性的事件 ,鸦片战争。这使得中国的现代经验区别于西方 ,也就是说 ,现代中国人必然要在自己的本土和心灵中升发出一种完全异类的东西 ,这就是我所说的“新传统…  相似文献   

15.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认为传统文化中蕴涵着建设新文化有价值的因素,主张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传统文化中的腐朽成分是建设新文化的主要障碍,批判封建腐朽文化是建设新文化的必要环节;在新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把认识民族文化的研究过程和创造民族新文化的实践过程统一起来,批判继承,发展创新。这些论述不仅对延安时期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对当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仍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综合创新论”是张岱年先生提出的著名文化观.通过师生问答,张先生具体阐述了这一观点要义,着重回答了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化的内在契机和源泉问题,总结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指出由《易传》“生生日新”学说引申、转化出来的创造精神,应是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自从19世纪下半叶,中西文化的关系问题就一直是中国知识界关注的焦点.从世纪之交的“作用之争”“夷夏之辩”,到“五四”前后的“欧化与国粹”的论战,从20年代“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之比较”,到30年代“全盘西化”说与“本位文化”说的辩难,再到40年代“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等,都无一例外地突显出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文化情结”,而这种“情结”随着中西文化冲突的日益加剧而愈发难以化解的事实,又清楚地显示那个文化断裂时代中知识分子的内心紧张状态。(一)对于像林语堂这样的“五四”一代知识分子来说,其全…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下,中国电影艰难地跋涉在“走向世界”、“走向国际”的征程中。面对强大的西方文化霸权,中国电影是通过夸大渲染所谓民族文化差异、营造东方奇观去迎合西方观众的猎奇心理,还是通过对西方文化认同、接受的急切表达来证明自己的国际身份?中国电影到底该如何抒写自己的文化身份,有效地树立新世纪的中国形象,已成为我们必须做出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越来越多的“洋节”登陆中国,这给我们的传统节日带来了冲击,并引发了一场关于“洋节”的论争。在中西方文化不对等交流的社会现实中,这将直接影响到青年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影响民族的命运与发展,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对于一种新的社会现象,正视总比回避更有益,对“洋节”论争的实质进行认真思考,客观分析了“洋节”现象的社会成因,并有针对性提出了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20.
一批现代作家纷纷在前半生开始撰写自传,造成了20世纪30年代的自传写作热。他们的自传冲动与他们在新旧文化转型过程中取得的"新文化英雄"地位密切相关。自传既是他们对过往人生历程、思想、经验和文化业绩的总结,更是对他们的"新文化英雄"地位的一种确认,也是他们努力建构的新文化历史话语的一部分。从他们的自传中不难发现他们的文化英雄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