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007年两会报道中,中央电视台坚持"三贴近"的方针,贴近国家大政方针、贴近两会代表委员、贴近百姓民生,在打造两会宣传声势的同时,以创新为主线,围绕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用事实、典型和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说话,形式更易于接受,报道手段更丰富,名牌栏目和新媒体的优势更充分发挥,沟通传递百姓心声的渠道更畅通、速度更快捷。翻新老品牌创造新品牌今年两会报道中,各频道通过品牌节目的改革创新和个性化的特色节目,进一步凸显了各频道两会报道的品牌特色。在"新闻联播"中特别新设"两会一年间"板块作为联播两会报道的新品牌,在时间上以"年"为脉络主线,强调节目的历史纵深感与厚重感;在空间上,实现了会内会外实时联动,  相似文献   

2.
中央电台民族广播中心高度重视两会报道,精心准备,各语言节目精心策划,组织播出了一批舆论导向正确的高质量的节目。今年民族广播中心五种语言节目的两会报道,最大托点是关注民生,关注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天茂 《视听》2016,(6):20-21
2016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2016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那么如何保障改善民生?如何加强社会建设?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做好法律援助和社区矫正工作,改进信访、人民调解工作,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平安祥和",等等。作为从事法制节目宣传多年的媒体工作人员,真切感受到中央对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等工作的重视。业界都认为法制节目迎来了新的契机,而调解节目也是大有可为。"人民调解"  相似文献   

4.
2020年是湖北历史上极不平凡、极不容易、极其难忘的一年。是年,荆楚儿女全力打好战“疫”、战洪、战贫三场硬仗,交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英雄答卷。2021年1月,在湖北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的关键时间节点,省两会在武汉如期顺利召开。对湖北来说,这是一次特殊的省两会。出于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会期相对以往有所缩短,采访省两会的记者也实行闭环管理。在时空双重制约的情况下,如何让省两会报道出新出彩?湖北日报在省两会前科学谋划精心部署,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会中紧紧围绕省两会热点组织采写稿件,提高站位精准提炼精心编辑,着力提升报道内容的传播力、含金量。  相似文献   

5.
"两会"年年报,年年出新招。全国"两会"报道如何创意创新?如何充分传递民声民意,将节目做活做精?笔者从安徽卫视的一个典型案例,从策划者和实践者的角度,做了有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地方两会是地方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时政新闻中最受群众关注的内容之一,也是地方新闻媒体开年报道的重点。两会年年开,报道年年做,如何让地方两会报道出新,让两会新闻更出彩?近年来,海南日报在地方两会报道中一直求新求变,特刊、专栏、图片、图表各展所长,线上、线下、内宣、外宣一体联动,呈现出鲜明的主题、多元的视角、可视化的版面,产品数量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坚持从报道会议向讲好两会故事转变,进而讲好海南故事。  相似文献   

7.
<正>在现今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如何让节目冲出重围?专业房产节目如何开启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听众、客户、电台如何实现共赢?就此分享实践工作中的一些体会,让我们总结创新,与大家共同探索与时俱进的广播地产节目生存之道。一直以来,房地产节目都是电视的长版,广播房地产节目,因为欠缺了画面展示,总是让人纠结,但广播特有的长处——时效性强、访谈的深入并给予听者想象的空间等,给予了广播人深刻的思考,明白到只要扬长避短,立体运用媒介资源和平台,必定可让广播房地产节目赢来不俗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8.
李卉 《记者摇篮》2005,(7):46-46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省和全国两会的直播报道任务.亲历了18期卫星直播节目的顺利播出。这其中,有辛苦.有兴奋,有欣喜,更有心得。而如何在直播节目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主持人的作用,成了我两会报道归来一直在考虑的一个问题,应该让主持人成为直播节目中的“安全阀”和最有效的备播手段也是我此次参加两会直播报道的一个最重要的心得。  相似文献   

9.
如何策划电视民生新闻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做好民生新闻?笔者认为加强策划是做好节目、吸引观众的关键。确定节目风格,优化节目理念在节目风格定位上,要充分考虑到节目的权威性、服务性和时效性。同时在报道上要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鲜度,要力争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报道最近的新闻。注重传播形式,真实展现事件民生新闻应始终坚持"关注民生、反映民意、贴近民情"的理念,运用百姓的语言,报道百姓的故事,让普通人成为节  相似文献   

10.
2014年3月3日,央视国际频道《“两会”直播报道》和新闻频道《“两会”解码》两档节目中,央视与百度、亿赞普公司等合作,通过相关指数数据洞察用户对“两会”的关注热点,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实时多维的数据挖掘呈现、深度的大众思想分析以及直观易懂的可视化呈现服务。在大数据环境下,新闻工作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1.
<正>电视媒介是构建城乡人群文化交流和对话的最佳平台,那么,电视媒介是如何让农村受众更好地了解城市文化,也让城市受众了解农村文化?如何让更多的农村受众走进荧屏、参与节目,成为节目的主人?如何让电视工作者加强自身  相似文献   

12.
"特约评论员",是指新闻机构约请有关权威人士、专家、学者就某一重大理论或现实问题发表重要评论时所使用的称谓.较一般评论更为显著,是新闻机构对外发言的一种灵活方式,往往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反响.最近,两会报道中,央视新闻节目"杨禹快评"受到了大家关注,这是央视两会报道中首次以"特约评论员"为品牌的节目.随着节目的热播,"特约评论员"重新获得大家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3.
《奔跑吧兄弟》第一季自开播以来就凭借其强大的明星阵容和精彩绝伦的节目内容获得极高的关注和收视,使其在2014年第四季度的电视综艺节目大战中遥遥领先,一路火到2015,成为浙江卫视的标志性节目。第二季节目热度不减,在开播之初就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每期节目收视爆红。《奔跑吧兄弟》是如何持有如此高的收视率和关注度的?又是如何实现收视与口碑双赢的?本文通过SWOT理论对《奔跑吧兄弟》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方面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有的放矢的为节目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为节目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地方两会,是地方上重要的政治活动,因为地域性、贴近性等特点,深受地方读者关注。两会年年开,报道年年做,如何拉近政治性会议与读者的距离,如何让报道更为读者所接受,许多媒体都在积极探索。2008年1月4日至10日,大连市召开两会。相比各家参会媒体,半岛晨报精心策划的《两会全景》特刊,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  相似文献   

15.
如何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如何使广播法制节目让人一听就懂、一听就会?从事法治节目制作的广播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故事化处理手段运用到节目制作过程中,使严肃、抽象的法律常识和政令法规以更加亲民的姿态走进百姓心中,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陆亚男 《新闻世界》2013,(7):256-257
【摘要】每年两会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如何让经常性的会议报道出彩成为各路媒体的头等大事。本文以中青在线2013年的全国两会新闻报道为例分析其在新闻策划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新闻竞争的实质是什么?有人说,它是媒体的竞争,强势媒体必有强势新闻。有人说,它是人才的竞争,高水平人才是高水平新闻涌现的保证。这些论断都有道理,但是对于一个在激烈竞争中诞生的电视新闻节目来说,找准定位、发挥特性、保持特色才是节目快速提升的根本。北京电视台《特别关注》节目就在“特别”二字上做文章,取得了成功。2000年11月16日,《特别关注》正式开播。作为当时北京有线电视台的主打新闻节目,《特别关注》面对的是一个已经十分激烈的新闻竞争环境。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的诸多知名新闻品牌已经有十多年甚至几十年的运作经验,节目影响深入人心。而以当时有线台的媒体地位和经济实力,如何将一档新节目发展成知名品牌呢?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全国两会是本届政府任期内的最后一次两会,也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最重要的一次政治会议,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而信息的传播手段也正在完成从论坛时代、博客时代到微博时代的转换,处在这一特殊历史节点和传播时代的媒体,如何在两会中引领积极健康的主流舆论?又如何把握两会这样一个重要的外宣时机?成为今年两会报道所必须肩负的职责.于是,中央媒体和各大报纷纷将“走转改”精神延伸到两会报道中去,为两会报道开辟了新的探索,提供了新的经验,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19.
农业的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可动摇,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正因为如此,农业问题一直是近年来“两会”期间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 广播述评《让农业真正成为首位》,是笔者参加1995年“两会”报道时采写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在两会开暮的次日清晨全文广播后,在听众中引起反响。听众们认为,这篇述评抓住两会期间人们普遍关心的农业话题,明确阐述了让农业成为首位的观点。全篇言简意赅,广播语言流畅又有力度,层次清晰,结构严谨,使人听后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一篇很有广播特点的记者述评。 笔者自1975年到中央台工作后,就一直分工农业的新闻采访,有幸亲身经历并报道农业十余年的改革历程。历史发展到今天,如何认识农业,如何进一步发  相似文献   

20.
“两会”年年报,年年想出彩。2006年全国“两会”报道如何创新出彩,中央电视台可谓是颇费功夫,除了保持以往的现场直播、新闻、专题、访谈、文艺等形式外,着力开辟新的报道形式,创新节目形态,使今年的“两会”报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广受好评。“两会”期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